陳遠麗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癥性病變,內鏡下表現為食管黏膜的破損,即食管糜爛和(或)食管潰瘍。常見癥狀為反流和燒心,有嚴重食管炎或并發(fā)食管潰瘍者,可伴吞咽困難。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約有40%表現為反流性食管炎。內科治療目的是減輕反流及減少胃分泌物的刺激,常用促胃腸動力藥、抑酸藥治療。
促胃腸動力藥
由于這類藥物療效有限且不確定,因此只適用于輕癥患者,或作為抑酸藥合用的輔助治療。常用藥物有多潘立酮、西沙必利等。
多潘立酮用法為10mg/次,3~4次/d,睡前和餐前服用。長期服用可致高催乳素血癥,產生乳腺增生、泌乳和閉經等不良反應。
西沙必利
可加強并協(xié)調胃腸運動,防止食物滯留與反流。用法為10mg/次,3~4次/d,幾乎無不良反應。
抑酸藥
H2受體拮抗劑常用藥物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西咪替丁用法為400mg,2次/d;雷尼替丁用法為150mg,2次/d;法莫替丁用法為20mg,2次/d。
質子泵抑制劑
抑酸作用比H2受體拮抗劑更強且作用更持久。常用藥物有奧美拉唑、蘭索拉唑等。
奧美拉唑用量為20mg,1次/d;蘭索拉唑用量為30mg,1次/d。
堿性抗酸劑可中和胃酸,從而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減少酸性胃內容物對食管黏膜的損傷。常用藥物有氫氧化鋁凝膠、鋁碳酸鎂等。
氫氧化鋁凝膠用量為5~gmL/次,三餐前1h服用;鋁碳酸鎂懸膠液用法為10mL/次,3次/d,于兩餐之間及睡前服。
抑酸藥治療是目前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措施,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宜以質子泵抑制劑治療,以求迅速控制癥狀、治愈食管炎。
食管黏膜保護劑
同胃潰瘍需要使用胃黏膜保護劑一樣,食管黏膜損傷也需要保護,常用藥物有硫糖鋁、膠體鉍制劑。服這類藥時不能大量用水沖服,而應讓其以凝膠狀,借助自身重力和食管蠕動,均勻地分布到食管黏膜上。此外,在治療食管炎時,這類藥宜在餐后半小時服用,會更有利于藥物在食管內停留,起保護和修復作用。這與藥物說明書上的常規(guī)用法有所不同。
維持治療
本病在用藥好轉而停藥后,具有慢性復發(fā)傾向,約80%病例在6個月內復發(fā),因此需要維持治療。H2受體拮抗劑、質子泵抑制劑均可用于維持治療,以質子泵抑制劑效果最好。維持治療的劑量因人而異,以調整至患者無癥狀之最低劑量為最適劑量。對于那些需要長期使用大劑量質子泵抑制劑維持治療的患者,可以根據患者的意愿來決定抗反流手術。
藥物治療常見誤區(qū)
忽視用藥存在個體差異對大多數患者而言,每日服用1次質子泵抑制劑就可以有效控制食管酸反流。但有些患者存在“晚間酸突破”(指發(fā)生在午夜至凌晨6:00之間的燒心、胸痛、噯酸癥狀)。質子泵抑制劑在這些患者體內可能代謝得比一般人快,這時,就需要在傍晚加用1次質子泵抑制劑或睡前加用H2受體抑制劑。
忽視保護受損食管黏膜
已經受損的食管黏膜需要修復和保護。硫糖鋁或膠體鉍制劑可以有效保護食管黏膜,但要注意使用方法。
忽視使用促胃腸動力藥有些患者認為,只要強力制止胃酸分泌就可以減輕酸反流,消除食管炎癥,因此只要使用強力抑酸藥就可以了。其實,酸反流并非全由胃酸引起,胃液里的其他成分包括從十二指腸反流到胃液里的膽汁也是引起食管炎的原因。因此,促胃動力藥在治療中有一定作用。
忽視在適當時機根治幽門螺桿菌不少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知道自己同時有幽門螺桿菌感染時,都強烈要求醫(yī)生立即根除它。殊不知,幽門螺桿菌產生的銨,有中和胃底食管連接處局部酸環(huán)境的作用,可能減輕酸對食管的腐蝕。而立即根治幽門螺桿菌,反而可能會加重酸反流。所以,應選擇在食管炎基本控制后的適當時機殺滅幽門螺桿菌。
忽視全身疾病的影響
胃腸運動受很多因素影響,如糖尿病、硬皮病都會減緩食管和胃的清空,加重酸反流。這時,如果不針對這些原發(fā)疾病進行有效的治療,反流性食管炎是很難治愈的。
忽視生活習慣的影響有些患者在治療期間照樣抽煙、喝酒,大量食醋或喝濃茶、咖啡等,給酸反流以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