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文昊
林徽因說:“真正的寧靜,不是避開車馬的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毕﹃栃闭?,余暉片片,泡一杯香茗,品一卷詩文,于茶墨飄香中感知傳統(tǒng),詩意人生。
猶記兒時,牙牙學語,長姐誦詩,頓挫抑揚,我見頗為有趣,吱吱呀呀地跟讀,長姐說古人多才,作詩留于后世成經(jīng)典之學。鄰家爺爺總愛沏一壺茶,抱一本泛黃的詩書,在搖椅上低吟,他也說詩詞是好東西,得多讀。我并不明白其中道理,但爺爺儒雅的風范久久印在我小小的心底,我愛讀詩,愛詩的瑯瑯上口,更愛爺爺讀詩的醉意。
待識字后,一字一頓,字里行間中,我開始看詩意,漸漸了解作者的用意?!按睬懊髟鹿猓墒堑厣纤?,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弊x李白的《靜夜思》,我知道他思念故鄉(xiāng)。“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痹娙耸琴澝狼嗲嗔鴹l。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笔菍Z情有獨鐘。那時才覺得詩并非將若干不相關字硬湊在一起,這其中有一定的用意。
到中學之后,對詩詞認識便深了,“詩詞”更像是一根線,連古至今,我從詩中窺作者思想,品其中情愫,悟其中道理。我頗愛李白的《行路難》,從中,我讀出的不是惆悵滿懷,不是失意沮喪,而是狂人獨有的曠達、樂觀、自信。每當吟到“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時,就心潮澎湃,滿腔熱血翻涌。二讀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毙乃破界R,眼眶潤濕,內心啜泣,這次第,怎一個傷字了得!這些或許是詩詞饋贈給后人的。
后來,不再見鄰家爺爺,或許他去了遠方,但那儒雅的風范,滿臉的醉意卻在心頭拂之不去。我也有了煮茗讀詩的習慣,茶墨飄香依舊。
清晨,朝陽初升,沏一杯香茗,手持一卷詩詞,吟道:“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本胍馊珶o,唯墨香入鼻,茶香縹緲,離詩意人生更進一步。
看那都市繁蕪,聽那車馬喧囂,品茶讀詩,已變作奢侈之舉,“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币央[沒雜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敝e適又去何處追尋?“人們走得太快,以至于靈魂都跟不上步伐了?!薄对谠贫恕分姓f,那是否傳統(tǒng)已落入遠方,追不回來了?并不是,只是傳統(tǒng)已落滿灰塵而被忽略。我們要做的是拂去塵埃,讓傳統(tǒng)在當代熠熠閃光。
朋友,于都市一角,一杯香茗,一卷詩詞,靜心品味。詩意人生……
(指導教師:滕繼美 評委:馬文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