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子
唐三彩的形制里有曼妙的仕女、搞笑的丑俑、跋涉的駱駝以及奮蹄的駿馬,尤以馬居多。馬在唐代,從君王到庶民都特別欣賞看重,所以在唐三彩中的地位也顯得尤為突出。馬的雄健神勇恰好映襯了盛唐的如日中天浩蕩國威,明君唐太宗李世民一生的卓異功勛都與其坐騎分不開,昭陵前面即刻有“六駿”,千年日夕相伴。在大唐盛世,全國上下掀起了一股持久的“愛馬”風(fēng),詩人詠馬,畫家繪馬,詩圣杜甫贈丹青高手曹霸詩云:“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碧迫示驮诖吮尘跋聭?yīng)運而生。
“三彩”并不意味著只能有三種顏色,其基本色調(diào)是黃、綠、白,亦有紫褐、藍、黑等色,以藍、黑尤顯珍貴,特別是黑色馬,古稱“驪駒”,乃罕得一見的藝術(shù)珍品。
筆者收藏過一尊唐三彩神駿,是一匹白馬,造型可謂獨具匠心,高8,6厘米,長11厘米,頭昂起,尾甩開,全身色白,馬鞍及垂下的部分為綠色,前后腹部也顯出亮綠。左腿提起,正在行進中,馬蹄下有一滴淡綠,那是沾上去的露珠,“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地上不見草,但見晶瑩欲滴的鮮亮露珠,讓人可以想象清晨草地上馬的行進。神奇的是尾巴上也沾上了淺綠色的露珠,那馬尾是甩動的,可見草地露水之重,一匹行進中的白馬,蹄下、尾上都傳出了不同的生動信息,不能不讓人驚嘆藝人的深刻洞察力和豐富表現(xiàn)力。大唐盛世有一位赫赫有名的戰(zhàn)將叫薛仁責(zé),他常常一匹白馬馳騁沙場,人稱“白馬將軍”,不知藝匠是否根據(jù)這位英雄的傳奇而精心煉制出來的?
唐三彩里的各種馬形氣宇軒昂,而又有獨特個性,情調(diào)浪漫,姿態(tài)萬千,線條流暢,骨肉均勻,神備氣足。唐三彩飽含著強勁的時代精神,是光輝燦爛、享譽世界的大唐文化的奇特體現(xiàn),頗受“唐迷”們的青睞,那么收藏者如何辨別真?zhèn)文??主要方法如下—?/p>
一看形制——古樸莊重為真,光亮清新乃假;二辨工藝——捏塑輪制,同類物大小有異為真,同類物規(guī)范統(tǒng)一乃假;三識坯胎一真,品為高嶺土,基本色調(diào)或白或白中泛黃,而仿品硬度高,發(fā)聲清脆;四看釉色一真品的足部、底盤多露坯胎,且不施釉,有細小紋片,而仿品有玻璃感,無水蝕或土銹遺痕。
唐三彩是大唐文化里一朵盛開的奇葩,是漢唐威儀的高度文明,是橫空出世的一道亮麗風(fēng)景,難怪有詩云:“良馬不念秣,烈士不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