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慧++宋佳
作為北大古生物學專業(yè)2016年唯一的本科畢業(yè)生,安永睿沒想到,臨近畢業(yè),因為一張照片,自己突然成了網絡紅人。
兩年前,安永睿的師姐薛逸凡將只有自己一個人的“北大2010級古生物專業(yè)合影”發(fā)到網絡上,讓這個“一個人的專業(yè)”為公眾所了解。
北大古生物學專業(yè),下設在北大元培學院,8年時間,6代單傳,一個專業(yè)一個人。
“其實沒有那么孤獨,我的課程都是和地空(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或者生科(生命科學學院)的同學一起上的,學校沒有為古生物學專業(yè)特意開課,也不存在老師對學生一對一VIP教學的情況?!卑灿李O胍m正“一個人的專業(yè)”給人的冷僻感。
薛逸凡則覺得“一個人的畢業(yè)照”走紅,對古生物學專業(yè)的畢業(yè)生來說是一件好事,“會有更多的人知道這個專業(yè),是一種普及。它本身就小眾,需要一個被認識的過程?!彼f。
從稀少的資料中發(fā)掘,像一場偵探行動
對于古生物學專業(yè),很多人將其與考古學專業(yè)混為一談。其實,按照薛逸凡的說法,古生物學是“研究化石,不是研究文物或者墓穴的,雖然與古人類和考古領域有所交集”。
“化石給我一種珍貴的感覺,它是稀有且不可復制的?!痹诎灿李?磥?,研究化石,是一場關于久遠時空中變化的探索,“從稀少的資料中發(fā)掘,就像是一場偵探行動。”1994年出生、從貴州省貴陽市考入北大的安永睿,書生氣十足,看起來并不像經常探險旅行的“背包客”。
不過他喜歡峽谷風光,從上初中起就開始走訪貴陽市周邊,附近的大小河流他如數家珍,還繪制了地形地貌圖。
高考后,他以670多分的成績考入北大元培學院。學院里的學生可以從不同院系的課程中選取不同的課程,組成自己的培養(yǎng)計劃,可在本科4年內的任何一個學年遞交專業(yè)申請,確定自己的專業(yè)——這時候,除了自由選擇其他院系的專業(yè),還可以選擇元培學院僅有的3個專業(yè):古生物學,政治學、經濟學與哲學,外國語言與外國歷史。在近8年的時間里,共有6人選擇古生物學專業(yè)。
既然是自己喜歡的,人少又怎么了
回憶起專業(yè)的選擇,“興趣”與“熱愛”是安永睿和薛逸凡提到最多的詞語。
雖然一直對自然、地理、生物學感興趣,但直到大三,安永睿才做了這個決定。他還咨詢過師姐薛逸凡,學姐表示十分支持。最終,只有他一人選擇了古生物學專業(yè),他決定系統(tǒng)地對古生物進行研究。他身邊的同學多數選擇了數學、計算機專業(yè)。
而薛逸凡,就是沖著古生物學專業(yè),才報考了北大元培學院。在高二時她就確定自己要讀古生物學。填報專業(yè)時,家里人并不是特別支持,覺得這個專業(yè)太冷僻,“聽都沒聽說過”。但在她的堅持下,家人尊重了她的決定。
“古生物學專業(yè)的課表把我很感興趣的幾門生物課和地質課放了進去,是最喜歡的集合?!毖σ莘舱f,“既然是自己喜歡的,學的人少又怎么了?”
安永睿說,他喜歡原汁原味、有生態(tài)感的事物。
霧靈山、東靈山、海坨山、小五臺、東猴頂……大學四年,他和朋友一起攀登了很多山,看山勢的走向、植被的變化、巖石的形態(tài),大自然所呈現(xiàn)的真實讓他癡迷。
他覺得古生物學專業(yè)對化石的研究,就是挖掘古時最原始、最真實的樣子。
對于古生物學專業(yè)的學生來說,野外探索是最尋常的。
去年暑假,安永睿背著裝備去了距貴陽62公里的烏江六廣河段,操縱皮劃艇順著河道漂至猴愁峽?!傲鶑V河是很傳奇的一條河。它有七道峽,有很多美景。王陽明以前寫詩贊美過它?!卑灿李Υ私蚪驑返?。
安永睿的大師兄張博然,仍然記得他2012年11月到訪南極的經歷。帽帶企鵝、長冠企鵝、巴布亞企鵝、阿德利企鵝……他能像相聲里“報菜名”表演一般,一口氣列舉出企鵝的諸多種類。
這幾乎是古生物學專業(yè)學生的共同特征——對生態(tài)與自然的純粹熱愛,探求原始和未知。
又要花上5年青春了
事實上,在元培學院建立之前,北大是有過古生物學專業(yè)的。20世紀90年代初,北大的古生物學專業(yè)設在地空學院,1998年專業(yè)調整時該專業(yè)被取消。2008年,北大元培學院成立之后,按新的培養(yǎng)模式恢復這個專業(yè)——學生去生物系修一半課,去地質系修一半課。
其他專業(yè)的學生通常按班級上課,見到薛逸凡是生面孔,往往會與她主動隔開一個座位。有時,一百多號人的教室,可能只有她旁邊的座位空著。有一天,薛逸凡站在未名湖畔,自我調侃道:“孤獨有時也是件很美的事兒。”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她說:“當時那些自我調侃只是表面上很樂觀,其實多少有點苦澀。”
直到大二,有一次在她大倒苦水之后,室友回應說:“不要以為只有你是最辛苦、最難過的,我們也很忙?!蹦且淮嗡_始認真反思,她突然明白:“你是不是一個人,跟你在大學辛苦不辛苦、承受多少孤獨,已經沒有多大關系了?!?/p>
“一個人一個專業(yè),交際會相對較少,一些人可能會覺得比較閉塞、無聊吧?!卑灿李Uf。空閑無聊時,他會在宿舍唱粵劇、吹笛、吹簫。
大學4年,安永睿幾乎年年拿獎學金,“稍有遺憾的是,大學4年沒談過戀愛”。
做科研,是迄今北大古生物學專業(yè)6位學生的主要選擇。
張博然自北大畢業(yè)后,前往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讀整合生物學博士。薛逸凡畢業(yè)后,選擇了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讀計算生物學碩士。今年,碩士畢業(yè)的她即將前往匹茲堡大學醫(yī)學院,讀生物醫(yī)學信息博士。
安永睿介紹稱,他畢業(yè)之后,北大古生物學只有一個大一的學生在讀了,大二、大三的都沒有。所以,再出現(xiàn)“一個人的畢業(yè)照”需要等上三年。
術業(yè)有專攻,安永睿覺得各司其職是正常的社會狀態(tài)。“這個專業(yè)不熱是可以理解的,有熱門就有冷門。興趣使然,有人堅持做研究就好?!彼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