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書偵
在我的故鄉(xiāng)冀中平原,七夕節(jié)有吃七姐餃子的民俗。
七姐餃子,也就是由七個年輕女子包的餃子。為了包七姐餃子,在七夕節(jié)的前兩天,年輕的姐妹們就開始相約商量包餃子的事情。
包七姐餃子的任務很重。包餃子,只能由這七個年輕女子包,其他人不得搭手。如果當娘做媽的或者嬸子大娘一插手,就破壞了七夕節(jié)的氣氛,這餃子就變了味,失去了意義。
一個幾十戶人家的村莊,年輕女子不一定家家都有。所以,要讓家家戶戶都能夠品嘗到七姐餃子,是很費一些氣力的。村子里的年輕女子依據(jù)人數(shù)多少,分成幾個小組,各選擇一戶寬敞些的人家去包餃子。
包餃子首先要集面粉。其實,家家戶戶早就按照自家人口的多少,進行了籌備。七夕節(jié)早飯后,每戶人家就自動將面粉送到包餃子的人家。這面粉也有說道,重量一定要體現(xiàn)出“七”來,譬如:七兩、一斤七兩、二斤七兩。
當家里的人們開始集面粉的時候,七姐們早就出發(fā)去采集包餃子的菜蔬了。她們結隊來到村外,到各家菜園采集韭菜、西葫蘆、南瓜等菜蔬,還要到溪邊地頭采集馬齒莧、曲曲菜等野菜。不論采集什么菜蔬野菜,必須采集到七樣方可。
七姐們包餃子時,不許外人干擾,一般要插門閉戶,帶有一種神秘氣氛。她們包餃子前,要用太陽出來前從小溪里舀來的清水洗臉洗手。因為傳說天上的七仙女在七夕前一天的夜晚要到天河洗澡。天河的水花就濺到了人間的大河小溪里。因此,用小溪里的清水洗臉洗手,包出的餃子就沾上了仙氣,人吃了就會長壽。
包餃子一開始,七個姐妹要首先包出自己吃的有特別寓意的七個餃子來。這倒不是先自己后別人,而是今日不但是她們的節(jié)日,而且里面還有因由。包她們自己吃的餃子時,三個餃子里面分別放入一根繡花針,一枚銅錢、一枚紅棗,另外的四個餃子里面分別包有一粒牽牛花子兒。傳說吃到繡花針的手巧,吃到錢的有福,吃到棗的姑娘在這七個姐妹中結婚最早。吃到牽?;ㄗ觾旱恼业降恼煞蚝团@梢粯訕銓嵡趧?。包出的這七個餃子,要用頭滾兒開水煮,煮熟后分別盛到七個碗里。然后,開始煮大鍋餃子。
在七個姐妹煮餃子的同時,劃在這一片兒的父老鄉(xiāng)親們邊聚攏在這戶人家的門前。等餃子煮熟后打開街門,七個姐妹按照年齡大小依次走出門來。然后由這戶人家的主婦進門,把那含有寓意的只放有一個餃子的七個碗端出來,分別遞給這七個姐妹。這樣,避開了七個姐妹自己端碗可能出現(xiàn)的挑揀之嫌。在父老鄉(xiāng)親們的目光下,她們把吃出的吉祥物展示給大家看。因為是七夕節(jié),女人們都有乞巧的心態(tài),因此吃到繡花針的格外被看好。如果哪一位姑娘吃到了紅棗,嬸子大娘們就會攛掇她的父母:“趕緊給丫頭準備嫁妝吧?!边@位姑娘則害羞地用雙手捂住了臉。
在七個姐妹吃了含有特別寓意的餃子后,她們就會喜滋滋地去給大家端餃子。此時,這戶人家的大門前,就會形成一個臨時飯場,大家吃著、說著、笑著,像一家人一樣親密,歡度著一年一度的七夕佳節(jié)。正是:七姐餃子噴噴香,喜壞鄉(xiāng)親與爹娘。乞巧乞福乞姻緣,乞來幸福萬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