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年”:與詩有關

2016-11-19 19:49:01關山
初中生學習·低 2016年4期
關鍵詞:農(nóng)耕甲骨文文明

關山

年復一年,當時間在每一樣東西上都刻下年輪,“年”字已經(jīng)與時間密不可分——對于中國人來說,一年中最重要的時間也許就是過年。為什么人們感嘆如今的年味兒越來越淡?我想是因為“年”原本豐富的內(nèi)涵越來越少,慢慢地只剩下了時間。其實,“年”字所表達的意思中,與時間無關的那些才是更重要的,那就是:收獲、希望和詩。

不過還是要從時間說起。

在現(xiàn)代漢語2 400多個常用字中,“年”字的使用頻率排名高居第27位,超過了“著”“就”“那”等常用字。而帶“年”字的詞語、成語多得超乎想象,僅是以“百年”二字開頭的成語就有10多個。而在這些詞語中的“年”,幾乎都是表示時間。

“年”字用于表示時間始于周代。在此以前,堯、舜時稱一年為“載”,表示天體星辰運載一周之意;夏代稱一年為“歲”,含人長一歲、新春將臨之意;商代稱一年為“祀”,表示四時已過,該編史造冊、奉祀神靈祖先了。雖然在唐肅宗時又曾一度將“年”改回“載”,但為期很短,又復稱為“年”——如今在書面語言中,有時還會出現(xiàn)用“載”字表示一年的情形,顯然是受了古時稱謂的影響。

實際上,雖然商代稱一年為“祀”,但“年”字至少在商代就已經(jīng)存在。這個結論并非后人臆造,殷墟出土的大量商代甲骨為此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據(jù)。在甲骨文里,“年”字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而且還是頻繁出現(xiàn)的。

甲骨文被契刻在龜甲、獸骨上,主要表達的事項是先民對于上天的祈求。在商代的甲骨文中,留下了許多“年”字最早的身影,出現(xiàn)最多的一句話是“其受年”,翻譯過來就是“收成好嗎?”

“其受年”在甲骨卜辭中頻繁出現(xiàn),表明了商代人對農(nóng)業(yè)的重視。當商人一次次在龜甲、獸骨上虔誠地刻下“年”字祈求豐收的時候,似乎已經(jīng)注定了農(nóng)耕文明也將深深刻在中國的歷史中,再也無法抹去。

古代四大文明,唯一沒有中斷并一直延續(xù)至今的就是中華文明。直到今天,中國仍然是一個農(nóng)業(yè)大國,農(nóng)耕文明貫穿了中國的“上下五千年”。從某種意義上說,農(nóng)耕文明是一種善的文明,它本質(zhì)上需要順天應命,需要守望田園,需要辛勤勞作。它不需要培養(yǎng)侵略和掠奪的戰(zhàn)爭技藝,而是需要掌握爭取豐收的農(nóng)藝和園藝;它無需培養(yǎng)爾虞我詐的商戰(zhàn)技巧,而是企盼風調(diào)雨順,營造人和的環(huán)境。盡管農(nóng)耕文明也不都是田園牧歌,也有爭斗和戰(zhàn)亂,但較之于游牧文明和海洋文明,仍有質(zhì)的不同。

在農(nóng)耕文明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收獲,人們對此寄予了無盡的希望。在甲骨文中,“年”字是一個人背著一捆“禾”的樣子。這是一大捆“禾”,沉甸甸的,把人的腰都壓彎了。不過我們有理由相信,此時此刻這個先民的心中,一定充滿了喜悅。

“年”字演變?yōu)闀r間的代名詞,還是和“人背禾”的字形有關。

可以這么說,如果中華文明起源于長江流域,“年”字可能不會由最初表示收成的意思演變?yōu)闀r間的代名詞。為什么?禾在古代指粟,即今之小米,它原產(chǎn)于中國北方黃河流域,是中國古代的主要糧食作物。禾的生長成熟過程從春到秋,跨越時間很長。而長江流域則是中國水稻的發(fā)源地,稻的生長速度非常快,最快三到四個月,就能完成從發(fā)芽、開花到成熟的過程,因此在氣候溫和的地區(qū),一年可種三期稻。設想一下,如果“年”字最早不是“人背禾”,而是“人背稻”,那么它應該不會有機會來表示春夏秋冬四季更替這樣漫長的一個輪回。

原始農(nóng)業(yè)社會時期,在長期的耕作實踐中,先民發(fā)現(xiàn)了四季交替的周期,同時觀測出天體運行與地上農(nóng)作物生長之間的規(guī)律,即所謂“觀象授時”。在夏、商、周時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以北斗斗柄所指星象位置的變化來確定干支并紀年、月、日的辦法,這就是歷法的雛形。歷法的出現(xiàn),促成了“年”字的演變,“年”就這樣從五谷成熟到四季更替,在歷法中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究竟一年從哪一天開始,需要歷法予以明確。每年的第一月稱正月,為歲首。史料證實,夏朝的正月是現(xiàn)在我們所用的陰歷一月,商朝以今之臘月(十二月)為正月,周朝以今之十一月為正月,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以今之十月為正月。漢朝初期沿用秦歷,直到漢武帝時,才正式確定今之陰歷正月為歲首,正月初一為新年——與今天相同。

漢武帝之前的人們,不確定什么時間過年。而今天的中國人卻要過兩個年,一個是公歷新年,一個是中國年。這兩個年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分量卻截然不同。公歷新年分量很輕,因為new year對中國人來說,除了時間的交接,沒有別的特殊含義,吃什么無所謂,也沒有別的事情好做。中國年的分量卻很重,它承載了太多的文化,需要做的事情也很多很多。

公歷的新年準確地表示了地球公轉(zhuǎn)的時間,地球繞太陽一周后又回到了起點。而中國新年則在人們心中播下希望的種子,人們期盼著又一個春天的到來,播種的季節(jié)的到來。所以中國人的年,不是地球公轉(zhuǎn)一周,而是四季輪回一遍。雖然兩者是同一件事情,或者說是因果關系,但兩者的差異卻表明了中國人和西方人在看待事物上的根本差別。有些人說西方人是直腸子,而中國人說話做事總是喜歡繞幾個彎,體現(xiàn)在這里,就是西方人看問題,看它的自然屬性,中國人看問題,看它的社會屬性。這是不是西方發(fā)展了自然科學,而中國人的人文科學很早就達到了巔峰的一個原因呢?從這個角度解讀“以人為本”,那么可以說,中國人是真正的以人為本。

河水泛濫、鳥類遷徙、植物開花、第一次結霜,這些都是地球公轉(zhuǎn)、四季變化帶來的后果。自然科學家會說,結霜是因為氣溫下降到了多少攝氏度,空氣中的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水珠。而中國人會說,啊,又到一年“霜降”時,進而寫出“昨夜大寒,霜降茅屋如小雪;今朝驚蟄,春分時雨到清明”這樣絕妙的對聯(lián)。中國人的表達方式?jīng)Q定了中國的自然科學都蘊含在哲學和詩中。中國人的學問都帶有詩意,中國古代的科學家都是詩人,他們不會用物理和化學的表達方式,但他們卻用詩的語言來描述萬事萬物。中國文化就在詩中,中國的科學也在詩里,這和漢字是分不開的,因為漢字就是詩意的文字。

“年”這個字,本身就有淡淡的詩意,當你寫下“年華”“年輪”“似水流年”這樣的詞語時,想必你已有所體會。而過年時,你看那大門上張貼著的大紅對聯(lián)和威武門神,你看那漫天飛雪中星星點點閃爍的紅燈籠,就已然是一派詩情畫意。

關于中國年的來歷,有很多種傳說,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這兩種。一個是說“年”是頭可怕的怪物,它害怕火光和巨大的聲響,人們放鞭炮就是為了趕跑“年”。另一個說法里也有一頭怪獸,只不過名字變成了“夕”,人們要除掉它,所以才有了“除夕”一詞。一個聰明的小孩想出了燃燒竹節(jié)的方法,幫助大家嚇跑了“夕”,這個小孩的名字就叫“年”。兩個故事相比,我更愿意相信后者。因為在中國人的心中,“年”是又一個輪回的開始,是一切美好和希望的開始——它怎么會是可怕的怪物呢?

猜你喜歡
農(nóng)耕甲骨文文明
農(nóng)耕初體驗
農(nóng)耕舊事十二韻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18
請文明演繹
銀潮(2021年8期)2021-09-10 09:05:58
立足農(nóng)耕 特色強校
甘肅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漫說文明
甲骨文“禍”字新證
三千年甲骨文
遵義(2017年24期)2017-12-22 06:10:48
對不文明說“不”
最“萌”甲骨文——心
文明歌
偃师市| 堆龙德庆县| 枝江市| 斗六市| 丰城市| 西安市| 东乡族自治县| 乃东县| 九江县| 云林县| 句容市| 隆安县| 玉门市| 政和县| 屏山县| 皮山县| 交城县| 博罗县| 巩留县| 新乐市| 科技| 杭州市| 邵武市| 利津县| 泗阳县| 乌海市| 苍溪县| 云浮市| 榆树市| 古蔺县| 洮南市| 西畴县| 长乐市| 泽普县| 甘南县| 同德县| 宁乡县| 洛南县| 萨嘎县| 麦盖提县| 故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