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海山
隨筆六題
關(guān)海山
男人掙錢女人花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為了幫助男人把錢花完,女人便一趟又一趟地上街。
女人上街有女人的自在瀟灑,與男人上街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女人上街“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一顰一顧之間,頓生千般姿態(tài)、萬種風情,一街的紅綠藍紫、春夏秋冬、高矮胖瘦、飛短流長,盡收眼底;男人上街是心無旁騖、目不斜視,他們都能深刻領(lǐng)會“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的幾何原理,出門直奔目的地,買完東西扭頭就回。
男人自己不喜歡上街,尤其恐怖陪女人去上街,然而,護花使者的厄運卻在劫難逃。
“哎,陪我上會兒街吧?!倍Y拜天早上起來,男人剛想享受享受“沖杯茶,抽支煙,悠悠哉哉活神仙”的滋味,女人就下達任務(wù)了。男人裝作沒聽見,希望女人能有自知之明,知難而退。不料這個時候的女人都極有韌性和耐性,而且脾氣也好,軟硬兼施,正面、反面、左面、右面,不厭其煩地為男人闡明道理、權(quán)衡利害,盡管柔聲細語很容易使人產(chǎn)生置身花前月下的陶醉,但男人明白:溫和的詞語里往往含有堅硬的立場。在裹著糖衣的炮彈的猛烈轟擊下,男人屈服了,一邊往外走,一邊心里感嘆:世間唯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
挽著男人的胳膊走在街上,女人一臉的洋洋自得。心情愉快了,逛街的興致便愈加高昂。大商店得進去轉(zhuǎn)一轉(zhuǎn),小地攤也要蹲下來翻一翻,似是經(jīng)心又似無意地放下一樣、拿起另一樣,有一句沒一句地與賣主搭個腔,問問質(zhì)地,討討價錢,不一定都買,但一定要都看;給不給臉色是賣主的事,理不理他的茬自己作主張。問多了問煩了賣主不再吭聲,不吭聲拉倒,反正壓根兒就沒打算相信他的話。賣瓜的能說自己的瓜苦?生意人的話從來都打九成埋伏,他們的介紹只能作為參考。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鍋碗瓢盆、服裝面料、燈具首飾、美容化妝,一一拜訪周到。這么走下來,一街的甲、乙、丙、丁全了然于心,吃虧上當?shù)氖卤悴灰装l(fā)生。聽那邊小伙子唾星四濺,大喊“清倉大減價”?!昂撸 迸俗煲黄?,“什么‘出口轉(zhuǎn)內(nèi)銷’‘賠本大跌價’,全是騙人的把戲!”女人對街上的這一套都了解:某某商店門口圍一大堆人搶購旅游鞋,其實一多半的搶客是店主花錢雇人為其拉生意的;哪家購物中心的門口掛塊破布,“最后一天跳樓大處理”,血淋淋的幾個狗爬爬字著實讓人大動惻隱之心,其實再過半個月你去看,仍是那塊破布,仍是那幾個歪歪扭扭的狗爬爬字……女人雖然沒有讀過列寧“在市場上常??梢钥吹揭环N情況:那個叫喊得最兇和發(fā)誓最厲害的人,正是希望把最壞的貨物推銷出去的人”的光輝論斷,但她能扳起指頭如數(shù)家珍般一口氣給你說出一百個你見所未見、聞所未聞而足以令你驚訝得瞪破眼睛合不上嘴的見怪不怪的事實。于是,男人不得不承認自己孤陋寡聞,不得不佩服女人興趣如此廣泛知識如此淵博!激動之下,男人甚至覺著回家以后實在應(yīng)該從此承包洗衣、做飯諸等家務(wù),只是沒和女人商量,不知人家是否同意?
其實,做不做家務(wù)并不關(guān)鍵,真正令女人感興趣的還是衣服。愛美是人的天性,渴望年輕、漂亮更是女人永久不倦的話題。中國的旗袍、日本的和服、巴黎的時裝、美國的牛仔衣……一件件積淀著厚厚的民族歷史和現(xiàn)代文化的服飾,是女人生命中的驕傲。男人有錢都抽了高檔煙,隔三差五地去飯館揮霍一頓;女人就是女人,不舍得吃香喝辣,卻舍得買穿買戴;不過,女人畢竟是女人,一家的柴米油鹽使她不能不對一件高檔服裝考慮再考慮否定再否定,實在心癢忍不住了,便去穿上試一試。試一試總不要錢吧?時間久了,許多商店的高檔時裝前便多了一塊“請勿動手,謝謝合作”的醒目硬紙牌?!靶夤?!”女人憤憤不平地罵一句,退而求其次,轉(zhuǎn)身又去羨慕別的衣服?!疤煅剑@么‘山’的衣服也敢掛出來!”對稍低檔的服裝女人最喜歡挑三揀四??蛇^幾天再去,老板說就是她最看不上眼的那種衣服結(jié)果連樣品也賣出去了,“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嘛!難怪男人一直不明白為什么有那么多的女人寧肯關(guān)住家門啃窩頭吃咸菜可出了門一定要打扮得光彩照人,女人便自豪地告訴你:世界就因為有了女人,才變得五彩繽紛;就因為有了女人的打扮,才有了綾羅綢緞,才有了香奈爾,才有了華倫·天奴和皮爾·卡丹!
男人卻顧不上這些。男人可以下圍棋、打麻將三天三夜不合眼不覺著困,可以上山、旅游、打獵跑幾十里路不知道累;可上街不行,小半天走下來,腰也酸了,腿也疼了,腳跟老也往上抽,脖子一個勁地朝下拽。見女人還要去商店,男人說什么也不進了,“你去轉(zhuǎn)吧,我在商店門口等你?!币粋€人蹲著沒事,就盯著過往的漂亮姑娘看,一直目送好遠回不過神來,女人從商店出來見狀妒火中燒,一把揪住男人的耳朵:“看什么你看?人家好跟人家去!”男人心里一驚,仍故作鎮(zhèn)定地趕忙解釋:“我是看她穿的那身衣服若穿在你身上會比她漂亮一千倍?!迸嗣髦e話,卻也心中高興,撲哧一笑:“少貧嘴,回家!”
拖著兩條僵硬的腿往回走著,男人禁不住心中偷想:什么時候能規(guī)定上街跟上班一樣,遲到半分鐘也得扣錢,不知女人還有沒有興趣?
忽然有一日,你竟一躍而成了個“彩迷”。實話實說,打心眼里你對于這個綽號是嗤之以鼻的。當然你也知道,彩迷者,并非財迷也,從外表看去,雖然二者似乎有著諸多的相同之處,實則,差之一字,謬之千里呢。
要說小日子嘛,你其實過得也不賴,這幾年做生意,走南闖北摸爬滾打,功夫不負苦心人,總算是有滋有味吧??扇酥疄槿耍裁撍渍弋吘故菢O少數(shù)又少數(shù),要不怎么說,溫飽思……愉悅呢?往時髦里擠,這就叫:善待自己。不過,你自小心地善良、膽小如鼠,走路都怕踩死了螞蟻,那坑蒙拐騙打砸搶抽的勾當你肯定想也不敢想的,玩麻將、打撲克、跳舞、下棋、釣魚、上網(wǎng)……你又全都不會,難怪你老婆直夸你是“打著燈籠也難找的特級保護珍奇動物”哩。
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在這時,各種彩票陸續(xù)上市了。先了解,后觀察,再研究,用盡統(tǒng)籌法、歸納法、篩選法、排列組合法,等等,你終于得出結(jié)論:這可是件政府允許、公安不抓、廣大群眾拍手稱快、自己心里偷著澎湃的大好事,果真蒼天有眼、千年等一回哪!
人的潛意識里其實都有“賭一把”的渴盼的??礈柿藱C會,那可無論如何不能錯過,該出手時就出手,這是你多年來養(yǎng)成的堅定不移的性格。先是小額投資,花上幾塊錢熱熱身、熟悉熟悉行情,說是小心謹慎也行,叫做投石問路呢也罷,反正這又不丟人,改革開放都還摸著石頭過河哩,別人有別人的計劃,自己有自己的主意,隨意選擇,互不干涉。開始幾次的中獎與否你都還挺大度,全然不放在心上,來去一副寵辱不驚倜儻瀟灑的派頭;慢慢地就坐不住了,心想:咱也不比別人差哪兒呀,怎么就那么幾個簡單的數(shù)字左思右想用盡了辦法卻也勾畫不對?雖說人們買彩票都是奔著那大獎去的,可人家大獎并沒有限定中獎的名額!話再說回了,大獎難中倒也講得過去,幾百萬人里面出一個,是不容易;關(guān)鍵讓你心理不平衡的是,小獎光每期就好幾萬個,可也從沒光顧過你一次,這才真叫——干著急,不出汗!
回到家里坐下來細細地一思量,你問自己: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該不是自己心還不夠虔誠吧?要么是選號的方法不對?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集思廣益歷來是我黨推崇的政策,那就發(fā)動“群眾”搞民主吧。叫過來老婆、孩子圍坐在一起,臨時召開家庭常委擴大會議,開宗明義,重點討論如何使家里的經(jīng)濟在短期內(nèi)突飛猛進更上一層樓的熱點問題。于是,你一言,我一語,暢所欲言,煞是熱鬧。經(jīng)過激烈的唇槍舌劍、各抒己見,最后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達成一致協(xié)議,每選一組號碼必須不厭其煩地進行一系列虔誠而復雜的運作程序:先氣沉丹田,情緒穩(wěn)定,去除雜念;再洗干凈雙手,用自制的“號球”模擬搖獎,搖出的號碼可填入正規(guī)的投注單,作為有效投注。至于“號球”么,可視實際情況適當放寬條件,凡撲克、紙蛋、黃豆、布頭、玻璃球等,均可入料制作,以選出堪當大任的號碼為目的。
做好一切準備,你一筆一畫認認真真誠惶誠恐地填好投注單,絕不允許上面有一丁點的污跡;然后把投注單平平整整地夾進一本新書中——不是說“書中自有黃金屋”嗎?——一臉神圣地走向投注站。這時,你的心情是極為矛盾的:努力放松做出滿不在乎的狀態(tài),因為據(jù)說幸運之神往往垂青于那些求財并不心切的人??墒悄忝髅鳚M腦子的彩票和阿拉伯數(shù)字,甚至連中獎后的獎金分配問題都記不清在燈下和老婆紅過幾次臉了,這時候又要自欺欺人,還要不露聲色,實在是——難于上青天呀。
然而,“天”降大任于斯人,就這么義無反顧日復一日地,你念的是彩票、說的是彩票、夢的是彩票——為伊消得人憔悴,都是彩票惹的禍——當時的激情這時已多變成了機械的重復,但你依然癡心不改。貝多芬說過:卓越的人的一大優(yōu)點就是,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里百折不撓。這話你服。何況,彩票這種事兒,不分高低貴賤,公平競爭,即使中不了大獎,“失之東隅,藉此收之桑榆”誰也說不準哩。
只是周圍的人并不十分明白你的心情。路上遇見了,看你的眼神怪怪的,有時候臉上擠出來的笑容也同樣不可捉摸。于是問你“中啦?”“沒?!薄斑€買?”“買!”就有人湊過來嘆氣:“要我說呀,這彩票絕對應(yīng)該再增加一個獎項:一個號碼都沒選中獎!都不容易,以資鼓勵么!”
你卻很清高地瞥了他們一眼,并不答話,只心里想:獻愛心就是獻愛心,掏了沒有幾塊錢,倒念念不忘中大獎,一點兒風度、境界都沒有,哼——俗!
已經(jīng)許多年了。那時候剛參加完高考,十年磨劍、十年寒窗,聚集了這一次全心力的沖刺??己每級墓们也蝗ス芩?,反正寫完了考卷上的最后一個字,走出考場,太陽也比以往的暖,天空也比以往的藍,街上的陌生人一個個也都比以往和藹可親了很多。做幾次擴胸運動,長長地出口氣,放肆地跳起來摸一摸街邊垂下來的柳樹枝條,這下好了,可以暫時有段長時間不再去和老師捉迷藏,不再在父母的虎視眈眈下夜點明燈下苦心,不再連睡夢中喊出的囈語也嘰里咕嚕的漢英夾雜——多年來忠心耿耿地陪伴著我的課本、練習冊一下子不再重要了,完全可以隨心所欲地把它們作為禮物送給鄰居的小弟小妹,也可以毫無顧忌地把它們?nèi)拥艋蛘弋攺U紙賣掉。我相信,那一時刻的突然放松、愉悅和復雜,絕對是人的一生中也難有幾次堪與比擬的。
隨之而來的便是空虛。過慣了緊張的生活,猛然間沒有了壓力、沒有了確定的目標、沒有了老師或父母站在身側(cè)的監(jiān)督和逼視,還真叫人手足無措。因為掛念著考試的結(jié)果,焦急?渴盼?擔心?祈愿?說不上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總之,拖得人懶洋洋的,根本產(chǎn)生不了出去玩?;蛘呦硎苁裁吹挠D蔷蜕辖肿咦甙?,隨處看看也好,散散心,省得一個人坐在家里悶出病來。
獨自在街上漫無目的地溜達著,無所事事,干脆哪兒人多、哪兒熱鬧,就往哪兒擠。賣藥的,耍猴的,算命的,下棋的,練氣功的,推銷減價貨物的……全都成了我光顧的佳處。聽著四面八方的話語,看著形形色色的人物,“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欣賞與平衡中,積少成多,腦子里便裝下了許多津津有味的故事,充實和成熟著我懵懂的年齡。
大街就是一個濃縮了的人生舞臺,生,旦,凈,末,丑,皆盡情地表演;而熱鬧就是短小精悍的小品,深邃的哲理蘊藏其中,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耍猴的圍觀者最多。一陣鑼聲響過,披紅掛綠的猴子便一蹦一跳地來到觀眾面前,眨眨眼睛、嘟囔嘟囔嘴巴,接著,惟妙惟肖地模仿著人的動作去拉車、吸煙、翻筋斗、做游戲,遵照其主人的指揮,去完成各種規(guī)定的動作,它會和貓因為饞嘴而打架,也能與狗聯(lián)合起來共同對付主人分配的任務(wù),抽空還要對圍觀的人群擠眉弄眼拋去一個飛吻。于是,大家全都開心地笑了,前仰后合,抑揚頓挫。觀察著忘乎所以的人們,我突然心中感到納悶:面對如此聰明而靈活的猴子,誰能知道到底是人在耍它,還是它在耍人?說不定主人把它關(guān)了一天,這會兒它正心情郁悶渾身煩躁想出來撒撒野、逗個樂呢!下棋者鬧中求靜處之泰然,亦步亦趨步步緊逼,一招一式絲絲入扣,頗有大隱隱于市的超然風度。然而,河、漢對壘,將、帥爭命,棋盤上血光劍影,危機四伏,“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看似寧靜、超然的沉默中,其硝煙彌漫排山倒海之勢,卻一點兒也不亞于電視連續(xù)劇《三國演義》開片的大場面。要不,對面弈者的全身已被汗水濕透,為啥卻頭上青筋爆裂眉頭緊攥,兩眼怒逼棋盤,手上的大蒲扇“呼哧呼哧”地只管掀動人家旁邊賣雪糕姑娘的超短裙?有時運氣好了可以看到“街頭散打”比賽,這在當年可是常事——自然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原由,和許多庸俗的武打影片一樣,為打而打而已。素不相識的兩個人,因為芝麻小事口角起來,精彩的對白很快引來了眾多的“知音”圍觀助威,就有一方覺著面子下不來,遂施展拳腳證明自己的存在。得勝一方趾高氣揚凱旋回師,被教訓者站起身拍拍衣服上的灰土,罵一句“媽媽的,老子先前比你……”大概也不覺吃了多大的虧;賣減價服裝的挺有意思,我每天觀看都學習無數(shù)次了,總是相同款式大致顏色的那幾件衣服,每一天都是“最后一天清倉跳樓大甩賣”,可總有人從人腿的森林中鉆到前面轉(zhuǎn)身抱出好幾件來,笑瞇瞇彌勒佛一般,就像走在街上揀了個大元寶;頂叫人不理解的是賣耗子藥的,啞著嗓子唾液飛濺指手畫腳地向過往行人信誓旦旦:“……祖?zhèn)髅胤?,一粒見效。大老鼠吃了蹦三蹦,小老鼠吃了瞪三瞪!”可讓人不理解的是,他說話歸說話,為什么老要使勁地拍打自己的胸脯呢?“嘭嘭嘭”地讓人聽了渾身長雞皮疙瘩。我真想靠前去告他一聲錢掙多掙少無關(guān)緊要,那胸脯可是自己的,又不是去拍瑪麗蓮·夢露……但終于沒那膽量。據(jù)宣傳他的藥功效那么大,我怕他著急了不等我說完,就會免費給我嘴里填進一包!
近些年,工作,家務(wù),孩子,朋友,職稱,買房……雜事一多,也就再沒有機會溫習昔日閑時里培養(yǎng)、滋長的特別愛好了。不過,現(xiàn)在的人們每天都在忙忙碌碌地埋頭奔波尋找時機實現(xiàn)自身價值,似乎即使有“熱”也難“鬧”起來,不值得再削尖腦袋去套近乎湊份子了。這當然是正常的。人生大舞臺嘛,每個人都要拼力扮好自己的角色,干嗎老要有人不負責任客串去做閑適的觀眾呢!
“摳將”也就是打麻將。作為“國粹”,麻將之所以能夠獨領(lǐng)風騷,歷經(jīng)幾百年而不衰,令中國的其它藝術(shù)性消遣方式嫉妒,自有其特點,而簡單、容易、熱鬧、刺激,更是它的引人之處。古時,也有一些與麻將具有同等功效的娛樂活動,如養(yǎng)鳥、種花、斗雞、斗蟋蟀,雖也廣為尋常老百姓所接受,但不是太費時費事,就是太靜太寂寞,盡管振興有望,終不過成為博物館里的收藏藝術(shù),給后人增添一點點紀念與唾液飛濺的話題罷了。
撲克牌倒也讓人感興趣,只是輕飄飄的不如麻將夠味;另外,麻將牌與撲克牌還有最關(guān)鍵的一個區(qū)別:平等。在麻將中,每一張牌都具有相同的價值,甲與乙沒有隸屬主從尊卑好壞之分,一條與九條也沒有大小關(guān)系,東風與西風出牌時不必考慮誰先誰后更不必考慮誰要壓倒誰的問題,二萬與八萬哪個做麻頭也不掉價;任何一張牌都可能充當呼風喚雨頂天立地的角色,任何一張牌都可能是最糟糕最討人厭的東西,問題是這張牌出現(xiàn)在哪里、出現(xiàn)在什么時候。每一張牌都只有在打麻將的具體過程中才會體現(xiàn)出它的獨特價值來,而這種價值又是短暫的、轉(zhuǎn)瞬即逝的。每張牌的實際意義在每一輪的打牌過程中都不相同,一張決定生死的牌頃刻間會身價百倍,頃刻間又還其本來面目,回到蕓蕓眾生之中。撲克牌就不一樣了,王永遠是王,它的存在永遠決定著一種不平等的秩序。
當然,一般人打麻將僅僅為了解悶,不會有這么多的理論上的緣由。幾個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喝茶,一邊聊天,一邊打麻將,說說笑笑的,沒有了經(jīng)濟利益的制約,各自的心態(tài)都是健康而自在的。玩得久了,大家都有點昏昏欲睡,“來點刺激吧?!庇谑?,三元兩元地加點“小菜”,提高了玩的興致,也能為人們所接受。
一旦幾個以賭為業(yè)或以賭為樂的嗜賭者聚到一起,便意味著一場驚心動魄的鏖戰(zhàn)的開始。首先決定用什么打法:京式的、廣式的、川式的、滬式的;是平和,是立四,是算點,是打圈,是打鍋……再互相通個氣,看有無新的規(guī)定。打麻將在座的都可以參與制定新的規(guī)則,不用開會研究決定,也不須打報告請示審批,只要牌友同意,便是約定俗成的牌場“法律”?!胺伞泵媲叭巳似降?,但具體操作過程中每個人又有著廣闊的自由,可以興致所至憑感覺行事,也可以作細致嚴密的分析,察言觀色打理性麻將,缺、坎、邊、吊、清一色,愿怎么打就怎么打,只重結(jié)果不計過程,勝者為王敗者寇,最終和了牌算本事。打牌剛開始都還能說個笑話逗個樂時不時冒句俏皮話調(diào)侃調(diào)侃對方,半個小時過后,輸贏的差距一拉開,氣氛頓時就緊張起來。“上了賭場,不認爹娘?!睍r間的流動往往造成幾家歡樂幾家愁,眨眼間工夫河東變河西。贏了錢的興高采烈,而且一順百順,好手氣是擋不住的,起手牌還是八面不挨,幾張上來,就像模像樣,嘴子夠麻頭有,眉眼齊全,凈等上停和牌了?!昂?,老天爺也是勢利眼!”心情愉快,摸起牌來也瀟灑,輕輕巧巧地揭過一張,根本不用翻過來看,“麻壇高手”的手上是長眼睛的,拇指與食指捏緊麻將牌,中指在牌底下“哧溜”滑過,子卯寅丑便心中有數(shù)了。摸了張好牌,圍觀者也齊刷刷地伸長脖子,評頭論足,“嘖嘖”有聲,好像是他們的功勞;打出一張錯牌,周圍的人就埋怨:“真臭!該打那一張?!蓖媾频娜丝嚲o著臉眼睛朝后翻一圈,誰也不理;轉(zhuǎn)手摸上一張有用的牌,剛好與局外人上次喊著要打的相靠,便亮出正面讓他們看,并甩過一句不屑的話:“凈是給我瞎嚷嚷,我還不知道這牌該咋打?麻將書上就這么講的!”后邊的觀者一個個全都啞然。三下五除二地把牌收拾順當,才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最后一張牌也最讓人等得心急,眼珠發(fā)直,手心冒汗,心臟簡直提到了嗓子眼,全身的肌肉呈小幅度高頻率顫動,生怕一不小心前功盡棄。膽顫心驚中摸到一張和牌的夾張,五臟便全都歸了位,仰頭長出一口氣:“看你往哪兒跑!”把手往空中一揚,“這張牌是不能再換了?!薄芭尽钡匾粋€脆聲拍在桌上,“算賬!”周圍人便也歡呼雀躍,嘰嘰喳喳地雨后送傘。輸者則耷拉著眼皮黑著臉,嘴里面嘟嘟嚷嚷、罵罵咧咧,幾只手同時伸向沒揭起的牌,一張張翻起,或嘆息,或悔恨,或埋怨,或釋然……
其實,人生何嘗不是打麻將!在時間的長河中,每個人的興衰榮辱成敗勝負隨時都會發(fā)生變化,生活的麻將桌上,沒有常勝將軍,也沒有永遠的俘虜。只是,麻將桌旁尚有“運籌帷幄”的旁觀者,人生卻只是自己孤獨地把牌一張張賭出去,沒人能做逍遙的看客。
很多年前就知道孝義有座金龍山,也曾多次途經(jīng)金龍山,卻從來沒有生出過上去看一看的欲望,因為整座山荒蕪蒼涼,似乎并沒有什么看頭;還知道金龍山原有著名寺廟,文化底蘊豐厚,是中國佛教文化、道教文化與當?shù)匦⒂H文化的結(jié)合之地。據(jù)資料記載:“孝義西鄉(xiāng)臨水村南岸有山,名十八甲者,其巔舊建金龍大王之廟,前襟勝水,左涌清泉,山形層疊,恍矗青云之梯,廟貌巍峨,儼開龍門之遙;在昔文人蔚起,仕宦云從,孰謂神靈之默佑、風水之發(fā)祥耶?!庇种佬⒘x市這幾年由煤炭資源主業(yè)轉(zhuǎn)型為發(fā)展其它綠色產(chǎn)業(yè),傾力打造了由孝親景區(qū)、忠孝景區(qū)、義仕景區(qū)、農(nóng)業(yè)觀光園、金龍溝組成的金龍山文化旅游景區(qū)。于是,湊空閑,與喜好游玩的朋友一起去探個究竟。
傳說有金龍山四大王,姓謝名緒,出身士族,本為宋代江南讀書人,當年臨安遭水患,謝緒散財普濟民眾,宋朝將亡,謝緒奔走聯(lián)絡(luò)抗元。大勢頹敗,謝緒殉國而亡。百年之后,朱元璋抗元興明,謝緒托夢鄉(xiāng)人,有明主出,黃河北徙以應(yīng)驗,亡國之恨今當報,呂梁相逢必助戰(zhàn)。爾后化身金甲神,躍馬橫槊助明臣。殺敵兵,開漕運,建功勛。美好的傳說寄托著民眾美好的愿望,金龍山也便因此而得名。
金龍山寺廟群由崇孝寺、敬德祠、財神殿、青云十八階、觀音大佛、金龍廟、金龍泉、娘娘廟、文昌閣等主要建筑組成,建筑獨特,氣勢宏大,廟內(nèi)塑像生動傳神,皆栩栩如生。然而,一路走下來,最使我感慨的,卻是景區(qū)內(nèi)的對聯(lián)。
對聯(lián)藝術(shù)實在是中國的國粹,講究平仄、對仗、用典等,尤其懸掛于景區(qū)的對聯(lián),不但要契合對聯(lián)撰寫的要求,而且還要囊括當?shù)氐臍v史、人文、傳說、風俗——當然,還應(yīng)該蘊含美好的寓意。因此,從某個角度就可以說,要想知道一個景區(qū)的大體狀況,完全可以通過閱讀對聯(lián)去了解。
走進金龍山風景區(qū),迎面便是金龍殿。此殿始建年代不詳,重修于清光緒丁酉年(光緒二十三年)夏初,為一堂兩屋的規(guī)制,大堂正中供奉著金龍大王圣像,屋外有圍墻環(huán)繞。聯(lián)云:“金龍郁秀,異石奇峰,茫茫云海三千景;孝義和諧,清風明月,浩浩道經(jīng)五萬言?!贝寺?lián)運用鶴頂格嵌字手法,開宗明義,既說孝義,又講金龍;既寫風景優(yōu)美,又言文化深厚,詩情畫意,描繪了金龍山風景之奇異、秀雅。走出金龍殿,還有一聯(lián):“千載嘉風此盛孝義得傳承乃至人知孝虎知義;四時惠雨何榮道德同櫛沐只因神有道民有德?!贝寺?lián)節(jié)奏多變,既將“鄭興孝母”“義虎救樵”的故事隱含其中,又將唐貞觀元年唐太宗御賜“孝義”縣名、千百年以來傳“孝”“義”文化、而致“嘉風此盛”的因果關(guān)系,描述以陳。
大雄寶殿于一般寺廟里都有。此處仍為兩幅對聯(lián)。一聯(lián)為“大奏孝音時時融洽傳千里;雄興義舉處處祥和樂萬家?!睆臅r間、空間上頌揚了孝音、義舉的功德。另一聯(lián)云:“香煙裊裊融月色風光一塵不到真清凈;鐘馨悠悠匯禪音佛韻萬善同歸最吉祥。”上、下兩聯(lián),一寫觀景,一寫聽音,而一“真”一“最”,又把這圣地、佳音描繪到了極致。
山回路轉(zhuǎn),來到金龍泉。這是位于金龍廟左側(cè)半山腰的一處泉眼,泉眼處有一空口石雕,清冽甘甜的泉水從龍口源源吐出,一年四季長流不斷;龍口下置一個放生池,以方便游人將魚、龜?shù)雀鞣N水生生物在這里放生。泉水邊懸一對聯(lián):“不盈不竭祛病祛災(zāi)香泉古井分甘露;教孝教忠登仙登圣妙手仁心濟蒼生?!贝寺?lián)不但寫了金龍泉,而且由泉水及人、及事,聯(lián)內(nèi)貫穿著極深的人生哲理。
上到山頂,有一長廊,習習山風中,穿廊而過。廊頭掛一副對聯(lián):“處事當思義多少;論交先問孝如何?!边@是整個金龍山風景區(qū)所掛對聯(lián)中,唯一的一幅七字聯(lián)。此聯(lián)明白如話,言簡意賅,然而,卻讓人思考頗多。在當今社會,許多人借口忙事業(yè)、忙工作,忙忙碌碌,為孩子、為房子、為車子,焦頭爛額,惟獨迷茫了人生觀、價值觀,忘記了“情”“義”二字該如何寫。
最后來到文昌閣。此閣既然為文人喜好之地,那么,對聯(lián)就更應(yīng)該顯著、突出。繞閣一看,果然,閣體四周皆有對聯(lián)懸掛。東為“文脈恒昌千秋猶帶詩書氣;人心盡善百姓皆懷孝義情。”此聯(lián)上聯(lián)寫“文”,下聯(lián)寫“人”,所謂“人文”是也。那么,文和人是什么關(guān)系呢?人可以學文,文可以化人,于是,自然會想到因果關(guān)系。西為“星光燦遠月色千秋金龍盈紫氣;文閣登高道風萬里孝義悟天機。”這副楹聯(lián)上聯(lián)詩情畫意,描繪了金龍山景區(qū)的美景、瑞氣,下聯(lián)禪意哲理,頌揚了孝義之地深厚的人文歷史。南為“山起金龍自是志與云齊心隨日朗;運交魁斗由來夢已道圓德共文昌?!鄙下?lián)用嵌字法嵌入“金龍”,其所以“山起金龍”,是因為金龍山主神“志與云齊,心隨日朗”,下聯(lián)也用嵌字法嵌入“文昌”,其所以“運交魁斗”,是因為“夢已道圓,德共文昌”。北為“篤實文風月醉書香人醉閣;盛昌閣運史崇孝德地崇文?!鄙下?lián)寫“文風”,下聯(lián)寫“閣運”,緊緊圍繞文昌閣主題,并運用嵌字手法,將“文昌閣”三字巧嵌于上下聯(lián)之中。雙“文”、雙“閣”、雙“醉”、雙“崇”,復詞手法充分運用,贊頌了孝義人民陶醉于詩書禮樂、崇尚于孝德文化,從而使孝義大地文化積淀深厚,文氣文風濃郁。
當然,金龍山的對聯(lián)不僅這些,像“圓通殿”“天王殿”“藏經(jīng)樓”“鐘樓”“鼓樓”“敬德祠”等等,都有風韻獨特的對聯(lián)懸掛其中。古語云:言為心聲。一個人的思想是要通過語言來表達的,同樣,一個景區(qū)或者一個地區(qū)的靈魂,也是要通過語言來向人們呈現(xiàn)的——在對聯(lián)的引領(lǐng)下游金龍山,也可算是文人的“雅游”吧!
曾有人戲言:要想研究一個國家、地區(qū)或民族的歷史,只需用心研究她的歷代人民所戴的帽子就行了。從學術(shù)的角度看,這話不無偏頗與玩笑,可也不能不承認自有其三分理由。在某些時候,特別是在遇到難以入手的經(jīng)濟問題的時候,這樣做或許不失為一種取巧的辦法——因此而打開缺口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也說不定呢!
帽子是歷代政治的風向標。有關(guān)國外帽子的歷史我不太清楚,但在中國古代,帽子卻有著非同尋常的使命。老百姓一般不戴帽子的,住河邊、海邊以打魚為生的漁夫有時還戴頂箬帽,或叫箬笠,也僅是為了勞作的需要;地主——從我們所得的印象中,總是戴著一頂紅頂黑色的瓜皮帽,顧名思義,與切成兩半但還連著小節(jié)瓜蒂的瓜皮一樣,再沒有別的內(nèi)容。這種帽子的用料是緞子的,大地主、小地主穿著長袍戴著它在衣服襤褸的窮苦人面前一走,一方面顯示了主人的富有,一方面,服飾的迥異又把自己特殊的地位寫在了臉上;另外,有面子的鄉(xiāng)紳和知道茴香豆的茴字四種寫法的知識人士也戴這樣的帽子,則是為了時時向人們提醒自己的身份,是文明的象征了。官場上的帽子,花樣與限制就顯得繁多而復雜??h太爺與節(jié)度使的帽子自然不會相同,御史大夫和九省統(tǒng)制的帽子肯定不是一個概念;做皇帝的可以戴明黃色的帽子,其他人戴了便會招來殺身之禍;慈禧太后的帽子上面還要再頂一塊平行的帽頂,并在四周垂下珠子穿的帽簾,你芝麻官的夫人敢戴這么一頂帽子拋頭露面嗎?每個品級的官員所戴的帽子都有自己的規(guī)定和特點,不同的顏色、不同的用料以及式樣上細微的差別,都有著不同的意義和說法,甚至在帽子上添一些附加的裝飾,如帽翅、帽纓、帽花、帽頂,讓人一眼就能辨出官位的高低。官癮大的人把所戴的官帽看得比性命都重,丟了帽子就等于丟了官位。海瑞罷官不就是先把帽子摘下放在官案上嗎?疆場上部隊里的帽子雖也分著官大兵小,但主要還是為了保命,他們的帽子是鐵制的,在術(shù)語上已經(jīng)叫做“盔”了。也有戲劇里的帽子,像穆桂英戴的那種,拖著兩根長長的雉雞翎、插滿各色小旗,花里胡哨的,觀賞多于實用,但作為舞臺藝術(shù),既然感官上和心理上得到了享受,其它方面人們也就不再苛刻了。
民國以后,由于接受了新的思想和觀念,同政治體制、社會性質(zhì)一樣,無論是顏色、選料,還是外觀式樣,帽子都有了根本性的改變。這種改變最明顯的表現(xiàn)是在軍隊的裝扮上。北伐軍的將士們每人戴著一頂淺灰色的大蓋帽,列隊在大街上那么一走,頓時一股蓬勃的朝氣,很使激進的人們艷羨不已。往后,由于人們審美的改變,帽子的種類便越戴越多起來。浩劫時的紅衛(wèi)兵小將熱衷于軍人打扮,不分男女,每人一頂黃軍帽,這種喜好在年輕人中一直流行到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我們上小學時還經(jīng)常碰到社會上的賴小子光天化日之下騎著自行車在大街上從人們頭上搶黃軍帽的怪事。更為可笑的是,這些小青年的帽子卻從來沒有端端正正地在頭上呆過,他們總是故意把帽檐扯到耳邊,或者干脆轉(zhuǎn)到腦后,以便人們了解他們的伶俐與個性,并為自己這種髦得合時的叛逆精神而洋洋自得,他們從來就不知道也懶得去理會“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的千古名言。
這些年改革開放大膽從國外引進,年輕人已拋棄了往年單一的黑、藍呢子帽,各種新式帽子涌上街頭爭妍斗奇:迷你帽、貝雷帽、濾色帽、紗卡太陽帽、水手帽、馬帽、橄欖球帽……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生活中男士的帽子在款式上變化不是太大,上世紀50年代流行起的冬天戴的“雷鋒帽”一戴就是幾十年,至今雖還流行,但早已今非昔比,以前的布面換成了皮面,人造毛也換成了名貴的狐貍毛、旱獺毛、水獺毛;鴨舌帽倒還時常在街上看見,可往往給人一種不般配的感覺,或許是看電影上知識分子常戴這種帽子,許多人便也想附庸風雅一番,只是帽子下那副墨鏡容易給人不知深淺的迷惑,實在煞了點風景。女性的帽子就不僅僅是新潮了,而且經(jīng)常給人以夸張和驚奇。梁實秋先生說外國女人的帽子“可以是一根雞毛,可以是半只鐵鍋,或是一個畚箕”,中國的女人何嘗不是如此的善變!但這浪漫與別出心裁里蘊含著極大的學問。摩登的男女掰起指頭如數(shù)家珍都能給你說出一大串:臉型長的人宜于戴扁圓體帽子,圓臉的人最好戴頂較高的帽子;卷邊無沿的圓頂小帽不適于臉盤大的女士,但寬松的大帽子壓到眉際常有神奇的效果;臉盤小的人就應(yīng)該把帽子推到頭頂適當留出額發(fā);皮膚較黑的人不要戴顏色過暗的深色帽子,紅色、黃色都能遮丑;米色、青色、深茶色的帽子是黃膚色的朋友;皮膚白的人得天獨厚,各色帽子一概不拒;春天的帽子應(yīng)該色彩鮮亮,給人以生命的氣息;夏天的帽子要沿大而闊,防曬遮涼,即使草帽也別有一種風韻;秋天比較隨便,各人盡隨其好,帽子的顏色、式樣都不用太挑剔;冬天當然是帽子的季節(jié),毛線帽、連衣帽、牛仔帽、遮耳帽、真皮帽、八角帽,形形色色,變幻無窮,大雪紛紛中如果遇上男式呢禮帽下天生麗質(zhì)的淑女小姐,那略帶幾分野性瀟灑的風流嫵媚若不讓“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才怪呢!
還有兩種帽子值得一提。一種是“文化大革命”中的高帽,塔形,純用紙糊,最高者達一米多,帽子的四周寫滿被戴者的名字與“罪行”。這種帽子雖已成為歷史,但一經(jīng)提起,仍讓許多過來之人心有余悸;另一種是張飛戴過的高帽。傳說張飛當年曾怒斥一兜售高帽者,賣者頗具委屈地告訴張飛:“張大將軍,做此生意實非出自小人本愿,只是世人不能都像您廉潔清高剛正不阿,不然,哪有小人立足之市場!”張飛聞言覺得有理,遂不再追究。賣者轉(zhuǎn)身清點高帽數(shù)目,分明少了一頂。其實,也不只張飛喜歡聽順耳話,算到今天,各種得意之人又哪個沒有享用過這種高帽?
人類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警察帽、郵電帽、衛(wèi)生帽、稅務(wù)帽、安全帽、手工帽、圓領(lǐng)帽……不論是作為某種標志,還是為了裝扮、豐富生活,帽子都在以它獨特的魅力孜孜不倦地深入人心:從頭做起,馬到成功!
(責任編輯賈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