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 弓
向世俗低頭
□ 云 弓
1965年,45歲的非著名作家馬里奧·普佐完成了他的第二部小說,作為一個追求純粹文學藝術的作家,他的作品受到一些好評,如果照此寫下去他可能會成為一個比較有影響的純文學作家。但此時,普佐債務纏身,連最基本的生活費用都發(fā)生了困難,根本不可能埋頭書齋心平氣和地進行高雅的創(chuàng)作活動。于是他屈服了,他放棄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初衷,改寫通俗類小說。3年后,《教父》一書橫空出世,創(chuàng)造了當時的銷售紀錄。
1970年,30歲的藝術影片導演弗朗西斯·科波拉遇到了與普佐相似的窘境,他執(zhí)導的幾部藝術類影片票房幾乎顆粒無收,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欠了哪些人的數(shù)額難以想象的債務,在走投無路之際,派拉蒙公司派人與他商談改編拍攝《教父》的事宜。他匆匆看了幾頁原作就大倒胃口,可是無論他怎樣倒胃口,他的胃口終究還是需要糧食的,為了生存,科波拉也選擇了屈服。不久,電影《教父》問世了,影片所取得的成功可以說是電影史上的一個奇跡。
兩個原本追求純粹藝術的人,在向世俗投降之后創(chuàng)作出了真正的經典作品,這樣的結果肯定大大出乎他們本人的意料。顯然,當時他們僅僅是不得已而為之。或者他們當初僅僅是想以此換幾塊聊以為生的面包,可是他們卻獲得了高額的回報、空前的成功和巨大的榮譽。
普佐和科波拉所取得的成功看起來似乎讓人困惑,在當今,是不是只有向世俗低頭,是不是只有與世俗同流合污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任何藝術總是要與世俗保持相當?shù)木嚯x,兩個向世俗低頭的人所取得的成功的背后并不單純是它的俗,更重要的是他們兩人先前在追求高雅藝術的過程中所積累的雅的底蘊。離開了這樣的藝術底蘊,一味地向世俗獻媚,不可能產生任何精品。
向世俗低頭的人本身肯定立于世俗之外,否則他們早就俗不可耐又何須與世俗媾和呢?高雅的藝術素養(yǎng)與通俗的表現(xiàn)手法相結合,才是《教父》獲得成功的關鍵。很多藝術精品正是在雅與俗的相互交融中產生的,盡管有時候在這種交融中雅常常顯得極不情愿。
(摘自《青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