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元
(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223)
?
大型公共建筑附屬公共衛(wèi)生間的設計研究
李 元
(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223)
介紹了大型公共建筑附屬公共衛(wèi)生間的分布和數量,從入口、空間尺度、局部設計、無障礙設計等方面,探討了衛(wèi)生間的設計方法及注意事項,從而使衛(wèi)生間的設計滿足舒適性、私密性、便利性的要求,提升建筑的體驗感。
公共建筑,衛(wèi)生間,空間尺度,無障礙設計
一座大型的公共建筑,無論其性質是商業(yè)抑或行政、文化,其中包含了建筑設計的方方面面,功能復雜,細節(jié)紛繁,即便是工作數年的設計師,能夠將其設計的面面俱到也是有一定難度的,設計過程中,設計師的思路可能主要集中在外部造型、功能主體、交通流線、室內外環(huán)境營造等等設計環(huán)節(jié),對于其中的公共衛(wèi)生間也只是將其作為一般的公共輔助用房來設計,而事實上,衛(wèi)生間是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功能空間,特別是在人員集中、空間復雜的公共建筑內部,公共衛(wèi)生間所承載的人文意義遠遠大于其物質價值,設計優(yōu)秀的公共衛(wèi)生間能在建筑內部的恰當位置為使用者營造舒適的環(huán)境、私密的空間和良好的使用便利性,進而提升整座建筑的良好體驗感。
本文深入研究了大型公共建筑內的公共衛(wèi)生間設計,對其進行多方面深入地剖析、歸納、總結,并結合實際工程案例,以期促進建筑設計中該部分的發(fā)展進步。
建筑物內的任何空間都有其面積、數量、尺寸以及形狀,這些都屬于空間的性質屬性,衛(wèi)生間也不例外。關于衛(wèi)生間的規(guī)模數量問題,CJJ 14—2005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規(guī)范(下文中簡稱為規(guī)范)已經講得很具體,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值得一提的是,規(guī)范中關于廁所潔具數量的計算,是充分考慮了人性化設計的,比如:男女比例問題,一般男士蹲(坐)位與女士蹲(坐)位的比例宜為1∶1~2∶3,商業(yè)區(qū)域內的比例宜為2∶3,還有不同種類潔具的比例,小便器與大便器的比例宜為2∶1,洗手臺的數量宜和小便器的數量一致等等。只是在很多實際工程中,都因為種種因素并未做到。
公共建筑中的公共衛(wèi)生間要滿足大量人流的使用要求,那么它在整個建筑平面中的位置相當重要,其最好具有導向性好、便于進出、較少干擾等特點?,F在的公共衛(wèi)生間分布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1 大型集中布置
此方案是將衛(wèi)生間盡量集中布置,整棟建筑內布置一個或幾個大型衛(wèi)生間,衛(wèi)生間內蹲位的數量需要考慮整棟建筑的人員需求,因此面積較大。那么需要單獨開辟一片區(qū)域來設計大型衛(wèi)生間,此區(qū)域往往較為隱蔽,遠離建筑主要功能空間,甚至有些位于地下或半地下室,然后通過走道、坡道將其銜接,走道兩側的空間還可以布置為樓梯間、配電房等輔助用房,并向走道開門。此類型布置的優(yōu)點是節(jié)省衛(wèi)生間總面積和配套的設備數量,對于建筑主要功能影響很小,缺點是使用者可能需要行走較長的距離才能到達位于建筑物中某個位置的衛(wèi)生間。
1.2 小型分散布置
將衛(wèi)生間分散均勻布置于建筑平面中,每個衛(wèi)生間只考慮照顧附近區(qū)域的人員使用,因而面積較小,但需要布置的數量較多。此類型可以讓其更加靠近功能主體,方便使用者辨識和進入,并可以縮短到達衛(wèi)生間的距離,不利的一面就是所有衛(wèi)生間的設備數量和墻體所占的面積等元素疊加起來,也是一個不小的數量,不利于節(jié)約面積和減少設備投入。
1.3 根據性別區(qū)分布置
公共衛(wèi)生間一般會男女合在一處布置,通過隔墻和入口的設置將其分開。而也有例外,比如在商業(yè)建筑中,有時候會出現男女衛(wèi)生間分別布置在不同的樓層和不同方向的情況。相對于男女一處的衛(wèi)生間設計,男女分開設計的衛(wèi)生間能夠更好的考慮到使用人群的特殊性,因為在某些特定場所,某種性別的使用比率確實要比另外一種高很多,而且這樣設計的環(huán)境私密性也很好。但是,缺點在于男女同伴時需要到不同的地點“方便”,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使用者的不便。
這幾種公共衛(wèi)生間的分布方式,各自有其優(yōu)缺點,很難說哪一種設計更好,不同的場合、不同的使用功能造就不同的建筑形式,建筑設計是需要不斷創(chuàng)造的過程,是跟隨需求不斷變化的。有句諺語叫“魔鬼藏在細節(jié)里”,但凡成功的設計都不會在細節(jié)處失敗,而構成細節(jié)的空間尺度、人體工程、顏色、氣味等等,集合在一起造就了人的體驗感,體驗感的好壞影響了建筑設計的成敗。
以下我們集中討論公共衛(wèi)生間設計中關于細節(jié)的方方面面。
2.1 入口的位置
衛(wèi)生間是帶有私密性質的場所,需要“避諱”,其入口要具有很好的視線遮擋,但也要有良好的視覺引導性,因此想把衛(wèi)生間的入口設計好還是需要花些心思的,而首先要注重的是入口的位置。
以商業(yè)建筑來舉例,商場內部走道都是環(huán)繞著營業(yè)廳的,而衛(wèi)生間的入口如果直接面對營業(yè)廳,就會帶來比較突兀的感覺,即便是一個衛(wèi)生條件非常好沒有異味的衛(wèi)生間,它所帶來的心理感受也是不舒服的,因此大部分商場都沒有直接將衛(wèi)生間設計在靠近營業(yè)廳的位置,而是盡量創(chuàng)造一個緩沖空間,比如走道、連廊,在這個緩沖空間內再做入口,它或者在走道的盡端,或者在其兩側。緩沖空間成了衛(wèi)生間的門廳。
2.2 入口視線設計
衛(wèi)生間入口的視線遮擋作用有兩重意義:一個是遮擋衛(wèi)生間內外的視線;一個是遮擋男女衛(wèi)生間之間的視線。比較傳統(tǒng)的做法是設門,一道門不行就設置兩道門,然而這并不適合大型公共場所,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門是需要手去開的,公共場所如廁的人那么多,進進出出都去碰那個門把手,不衛(wèi)生,心理上也不舒服,另外,門內門外如果同時進出,也會帶來互相沖撞,十分不便,而衛(wèi)生間門的尺寸往往不可能較大,也限制了人流。因此本文不主張設置門來阻隔視線,而用墻來阻隔。通過調整平面布局來遮擋視線,做到曲折而不通透,方便人員進出(見圖1)。
總之,公共衛(wèi)生間的入口看似不起眼,但如果設計的好,完全可以起到提升建筑室內整體效果的作用,增加使用者的愉悅感。
3.1 走道寬度
規(guī)范中指出“廁內單排廁位外開門走道寬度宜為1.3 m,不得小于1.00 m;雙排廁位外開門走道寬度宜為1.5 m~2.1 m”。當然,規(guī)范中所指的數據一般都是極限值,即最低要求,如果想創(chuàng)造出更加舒適開敞的空間體驗,則最好是高于此要求設計,在某些要求富麗堂皇的建筑中甚至遠遠高出此要求進行設計。
3.2 頂棚高度
《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中指出“公共廁所室內凈高宜為3.5~4.0米(設天窗時可適當降低)”。從以上規(guī)定中分析得出,公共廁所要提供給人較為開敞的空間體會,因此層高不能太低,還可以借此獲得較好的自然光。
3.3 空間分隔
公共衛(wèi)生間室內較狹小(部分高級豪華衛(wèi)生間除外),遇上“高峰”時段,進進出出的使用者在其中“輾轉騰挪”,也頗為不便。因此,利用空間設計使流線合理、高效十分重要。
衛(wèi)生間室內空間基本上是以潔具為中心的,潔具的擺放順序是基本元素。如:洗手臺放在離入口較近的地方,方便使用,小便器或蹲便器放在衛(wèi)生間較里面的位置,有助于隱私。如果,衛(wèi)生間的空間可以根據潔具類型的不同劃分成多個區(qū)域,那么相對于傳統(tǒng)的不劃分功能分區(qū)的做法,前者有利于將不同需求的人流分開,讓使用者的流線更加簡潔(流動性好),也減少了相互干擾的可能性,增強了私密性。
4.1 廁位隔間
廁位的尺寸在規(guī)范中有要求:“每個大便廁位長應為1.00~1.50 m、寬應為0.85~1.20 m”,這個要根據潔具的樣式、大小、上下水方式和開門的方式來設計,當廁所空間較為緊張時,可按照最低值進行考慮,而隔間尺寸一般的設計習慣是長度1 200~1 400,寬度900,內開門時長度選1 400,外開門時選1 200,但是外開門就需要額外考慮開門后的空間能夠不影響通道寬度,通道寬度適當增加。
一般廁位設計成高于衛(wèi)生間地面150~300,主要是因為蹲便器下方彎頭的高度需要一定空間,另一方面也是為保持廁位內的干燥整潔。國外的相關設計則是將其設計為沒有高差,這一方面是因為國外的公共衛(wèi)生間一般都用坐便器,另外也是考慮到老年人上下臺階存在不便甚至危險。本文認為,隨著我國經濟水平、服務水平的提高,衛(wèi)生間已經不會再向以前那樣經常污水遍地,而對弱勢群體的關懷也日益得到重視,建議廁位不再做高差設計,技術上可以通過局部降低結構樓板來解決存水彎的高度問題。
4.2 小便器
小便器是男廁所特有的潔具,小便器的尺寸在規(guī)范中規(guī)定為“每個小便站位(含小便池)深應為0.75 m、寬應為0.70 m。獨立小便器間距應為0.70~0.80 m”。小便池的高度也是設計和施工中往往被人忽視的因素。根據亞洲人的體型特征,建議小便池底標高高于地面550~650之間,同時建議考慮未成年人或較特殊人群的使用方便,建議在一組小便器中設置一個高度較低的。
公共衛(wèi)生間的小便器,現在已經相當普及“水管內嵌+紅外感應式”沖水方式,這給使用者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根據此工藝的特征,水管和紅外感應裝置都需要暗裝,因此可以在小便器背后砌筑一堵矮墻(高度1 200左右),以便暗藏設備,還在矮墻頂面形成了一個置物空間,方便使用者暫時將手上物品擱在上面,一舉兩得。
4.3 洗手臺
洗手臺的設計屬于衛(wèi)生間的臉面,往往是進入衛(wèi)生間的“第一印象”,衛(wèi)生間干凈整潔的感受有一大半來自于設計良好的洗手臺。
洗手臺的高度一般為800(參照02J915公用建筑衛(wèi)生間),但這是成人的使用范圍,對于公共建筑而言,最好考慮兒童和特殊人群的需要,兒童洗手臺可以與成人洗手臺并排設置,形成錯層(見圖2)。
4.4 通風、采光
公共衛(wèi)生間的衛(wèi)生條件和客觀感受是通過人的感官器官來形成的,氣味是否刺鼻,光線是否充足,是直接決定衛(wèi)生間體驗感的重要原因,也是干凈整潔的基本條件。
規(guī)范中對衛(wèi)生間的通風設計提出強制要求:“公共廁所應合理布置通風方式,每個廁位不應小于40 m3/h換氣率,每個小便位不應小于20 m3/h的換氣率,并應優(yōu)先考慮自然通風,當換氣量不足時,應增設機械通風。機械通風的換氣頻率應達到3次/h以上。設置機械通風時,通風口應設在蹲(坐、站)位上方1.75 m以上?!薄肮矌慕ㄖL、采光面積與地面面積比不應小于1∶8,外墻側窗不能滿足要求時可增設天窗。南方可增設地窗。”“單層公共廁所窗臺距室內地坪最小高度應為1.80 m;雙層公共廁所上層窗臺距樓地面最小高度應為1.50 m?!?/p>
由此可見,關于公共衛(wèi)生間的通風采光,已經擁有較為完備的設計準則,可以概括為幾個方面:衛(wèi)生間必須有通風,且換氣率要符合要求,并優(yōu)先考慮自然通風;衛(wèi)生間的采光面積是有標準的:當采用自然通風采光時,要注意窗戶高度以保證私密性;當自然通風不足時應考慮機械通風換氣系統(tǒng)和人工照明系統(tǒng)。
另外,基于大型公共建筑的公共衛(wèi)生間需要提升一定的舒適性,以及需要綜合考慮外立面效果、城市公共環(huán)境的影響等,自然通風可能經常不能滿足要求,那么機械換氣系統(tǒng)也成為了主要的通風方式,甚至在有些情況下成為了唯一的通風方式(比如某些商業(yè)建筑中,為保證營業(yè)廳的對外面積,衛(wèi)生間放在建筑內部而不靠外墻),本文建議在建筑設計中盡量預留機械通風的相關管井、孔洞等,以保證衛(wèi)生間在啟用后舒適、衛(wèi)生。
隨著公眾社會對于弱勢群體和殘障人士的關懷日漸增多,國家在福利設施建設投入與日俱增,建筑行業(yè)的無障礙設計已經體現在方方面面。
GB 50763—2012無障礙設計規(guī)范中指出“供公眾使用的男、女公共廁所均應滿足本規(guī)范第3.9.1條的有關規(guī)定或在男、女公共廁所附近設置1個無障礙廁所,且建筑內至少應設置1個無障礙廁所”。
無障礙廁位是在普通公共衛(wèi)生間內特別設置的滿足殘障人士行動要求的廁位,而無障礙衛(wèi)生間則是獨立于男女普通衛(wèi)生間之外的獨立房間。兩者各有利弊,無障礙廁位無需單獨的房間,占用建筑面積較小,但會占用一部分普通廁所的面積;無障礙廁所有獨立的房間,使用較為方便,但占用面積較多,也需要諸如通風換氣等獨立設施。本文建議,設計中盡量采用獨立式無障礙廁所,原因如下:根據02J915公用建筑衛(wèi)生間的設計范例,無障礙廁位的使用面積大致為2 000~3 000長,寬度不小于1 000,男女各需設計一個,則使用面積大致為4 m2~6 m2,而獨立式無障礙廁所的尺寸為2 000~2 800長,2 100~2 300寬,則使用面積也是4 m2~6 m2,由此可見廁位在面積上并不占優(yōu)勢;無障礙廁位需要在兩處設計,相關設施也需要兩套,而獨立廁所只需要一套設施;另外,無障礙廁所由于脫離普通廁所設置,更加方便于特殊人士的使用,對私密性的保護更好。
大型公共建筑的設計不僅要滿足其主要的功能需求,例如展覽、演出、商業(yè)等,還要在設計中融入設計師的智慧,讓使用者的感官得到良好的體驗,這也是成功設計建筑的一部分,其中的公共衛(wèi)生間也是促成這一感官體驗的重要元素,試想使用者在一個各方面都設計很好的建筑內,經歷了一次“不堪回首”的如廁,他的體驗感會不會受到負面影響。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承載著特殊功能的公共衛(wèi)生間,雖在整個公共建筑中的比重不大,但是作用卻不可替代,其設計一樣涉及到諸如人體工程學、心理學、色彩學等很多方面,能設計好也并非易事,需要足夠的重視、長期的經驗積累,以及積極的創(chuàng)新。
[1] CJJ 14—2005,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S].
[2] GB 50763—2012,無障礙設計規(guī)范[S].
[3] 12J926,無障礙設計[Z].2012.
[4] 02J915,公用建筑衛(wèi)生間[Z].2008.
Study on the design of public toilet in large public buildings
Li Yuan
(ChinaMetallurgicalSouthEngineeringTechnologyLimitedCompany,Wuhan430223,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distribution and quantity of large public building affiliated public toilet, from the entrance, space scale, local design, barrier-free design and other aspects, discussed the design methods and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of toilet, satisfied the design of toilet meet the comfort, privacy, convenience demands, enhanced the experience of construction.
public building, toilet, space scale, barrier-free design
1009-6825(2016)10-0026-03
2016-01-21
李 元(1984- ),男,工程師
TU24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