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絲綢之路甘肅段重要石刻資料概說

2016-11-23 10:08任曦甘肅省博物館甘肅蘭州730050
絲綢之路 2016年14期
關鍵詞:碑刻絲綢之路

任曦(甘肅省博物館,甘肅 蘭州 730050)

絲綢之路甘肅段重要石刻資料概說

任曦
(甘肅省博物館,甘肅 蘭州 730050)

[摘要]我國石刻文字的歷史可追溯到周秦時期。一些重要的經(jīng)典和重大歷史事件,為了長久保存而鐫刻在石碑之上,歷幾千年而未終止,從而為研究古代歷史文化提供了堅實的可靠依據(jù)。絲綢之路上的石刻資料涉及歷史地理、政治軍事、經(jīng)濟貿(mào)易、民族宗教、語言文字等各個方面,是研究絲綢之路歷史不可忽視的重要資料。本文對絲綢之路甘肅段重要石刻資料進行了概說。

[關鍵詞]絲綢之路;石刻資料;碑刻

在絲綢之路甘肅段,存有大量的石刻,保存了有關各民族政治經(jīng)濟、科技文化等方面極為珍貴的文字記錄。本文將有關絲綢之路政治、軍事、交通特別是民族政權及古代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字的碑刻,檢其要者略作介紹。

一、漢代石刻

(一)《西峽碑》

此碑在今成縣天井山,是東漢時期武都太守修建西峽故道的記功碑。東漢靈帝時李翕任武都太守,鑒于西峽故道乃是通往巴蜀之要隘,但峽中兩山壁立,其道險惡,遂決定開通之。因采用了當時比較先進的方法,如對突兀當?shù)乐畧杂簿奘没痨褵怪樯?,以改高就低,對轉(zhuǎn)彎危惡處,置木籠填土石以堅固之,收到了良好效果。從此西峽故道寬廣可夜行,無擁塞追回之虞,行人稱便,民受其惠,遂摩崖鐫石以頌其德。碑建造于東漢靈帝建寧四年(117),仇靖書文。因此處臨江難行,捶石不易,故保存尚完好,實漢碑之良者。碑文不僅涉及當時的政治經(jīng)濟、科學技術,而且書法雄健渾厚,造詣頗深,為歷代學者所珍視。

(二)《耿勛碑》

此碑建造于東漢靈帝熹平三年(174),乃武都太守耿勛德政碑。耿勛,扶風茂陵人,字伯瑋,熹平二年(173)三月奉調(diào)武都郡守。李勛繼上任太守李翕續(xù)修峽道,完善交通,溝通巴蜀之功不可沒??と藶楦衅涞?,摩崖勒石,以頌其功。此碑仍存成縣天井山,后人曾有挖補,痕跡顯然,亦有訛誤出現(xiàn)。

二、唐代石刻

(一)吐谷渾慕容氏王族系列石刻

本世紀初,甘肅省武威市南山青咀灣等地陸續(xù)出土不少文物,其中尤以吐谷渾慕容氏王族墓葬系列石刻最為珍貴,包括《大周故西平公主墓志》(《弘化公主墓志》)、《大周故青海王墓志銘》(《慕容忠墓志》)、《大唐故輔國王慕容志》(《慕容宜徹墓志》)、《大唐故代樂王上柱國慕容明墓志》。吐谷渾為鮮卑的一支,西晉末年首領吐谷渾率部西遷今甘肅、青海間,傳至曾孫葉延時始以吐谷渾為姓氏,南北朝時,其王呂夸始稱可汗,都伏俟城(在青海湖西十五里處),雄踞青海等地達數(shù)百年之久。絲綢之路有一時期經(jīng)過吐谷渾轄地,即由今甘肅進入青海后,過青海湖,沿柴達木盆地北緣到達西域。次段被稱為吐谷渾道。隋開皇時吐谷渾甚盛,其王娶隋皇公主。唐初,太宗封其王諾曷缽為河源郡王,仍授烏地也拔勒(勤)至可汗,貞觀十四年(640),以弘化公主妻之。時吐蕃強盛,屢侵吐谷渾轄地,高宗龍朔三年(663),諾曷缽偕同弘化公主逃至涼州,其部族隨之不斷徙居河西,咸亨中,高宗詔徙部眾于靈州,以其地置安樂州,以諾曷缽為刺史。武后垂拱四年(688),諾曷缽卒,子慕容忠襲父爵。圣歷元年(698),弘化公主卒,年七十有六,翌年歸葬涼州南山。時武則天當政,故墓志題“大周”之名。慕容忠及其子孫慕容宣徹、慕容明等死后均遷葬于涼州南山,可知此地為吐谷渾南遷后諸王族之墓地。自諾曷缽遷靈州后,有關吐谷渾歷史史籍記載甚少,且語焉不詳。以上各墓志的出土,對補正新、舊《唐書·吐谷渾傳》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二)隴西李氏修繕莫高窟系列石刻

隴西李氏修繕莫高窟系列石刻包括《李克讓修莫高窟佛龕碑》、《大唐隴西李府君修功德碑記》、《唐宗子隴西李氏再修功德記》三碑,藏于敦煌莫高窟,乃初唐、中唐及晚唐三個不同歷史時期隴西李氏修繕莫高窟的歷史記載。《李克讓修莫高窟佛龕碑》建造于武后圣歷元年(698),俗稱《圣歷碑》。《大唐隴西李府君修功德碑記》建造于唐代宗大歷十一年(776),俗稱《大歷碑》。《唐宗子隴西李氏再修功德記》鐫刻于《大歷碑》碑陰,建造于唐昭宗乾寧元年(894),俗稱《乾寧碑》。此三碑史料價值極高,是研究絲綢之路上各民族關系和敦煌學的重要實物資料。

三、宋代石刻

《涼州重修護國寺感通塔碑銘》簡稱《西夏碑》,是西夏文石刻中的瑰寶,現(xiàn)藏于武威市博物館。嘉慶十五年(1810)秋,張澍先生在家鄉(xiāng)武威閑居期間,約數(shù)友同游城內(nèi)北隅之感應寺,見寺內(nèi)有一碑座,前后用磚砌封閉,乃請數(shù)人先啟開碑的正面,見碑文清晰可讀,細視之則無一字可識。張度碑陰必有釋文,遂盡去其背面磚封,見果有漢字釋文,碑額篆書《涼州重修護國寺感通塔碑銘》,始知為西夏文碑。是西夏第四代皇帝崇宗李乾順天佑民安五年,即宋哲宗紹圣元年(1093)刻石建造。此碑西夏文部分最早見錄于羅振玉《西陲石刻錄》,最早將西夏文譯為漢文者乃羅福成先生。其后日本西夏文專家西田龍雄重又做了考釋,對羅振玉錄文失誤處多有改正。近年來,西夏史專家史金波先生對西夏碑又做了全面考釋,對日本西田龍雄釋文有所改正。此碑是識讀西夏文字,研究絲綢之路上西夏民族與其他民族關系以及當時河西地區(qū)的政治、經(jīng)濟、宗教、文化乃至地震等各個方面極有價值的實物資料。

四、元代石刻

(一)《亦都護高昌王世勛碑》

《亦都護高昌王世勛碑》自1933年發(fā)現(xiàn)后,縣署隨即移入文教館,現(xiàn)藏于武威市博物館。此碑殘損嚴重,現(xiàn)僅存其下半段。高僅1.8米,寬1.4米,正面漢文為元代著名學者奎章閣侍讀學士虞集所撰,虞集《道園學古錄》、《元文類》、《(乾?。┪鍥鋈尽の渫尽返葧沼写伪?,然各家錄文字里行間稍有差異。乾隆纂修《武威縣志》時,此碑尚完好。嗣后,未知其故埋入地下,再次出土時已殘缺不全?!对贰ぐ蜖栃g阿忒的斤傳》、邵遠平《續(xù)弘簡錄·也立安敦傳》等,皆據(jù)《道園學古錄》碑文寫成。此碑背面的回鶻文,已漶漫不清,但其內(nèi)容與漢文基本一致,近人耿世民先生對部分回鶻文做了考釋研究。

此碑乃元文宗命虞集為高昌亦都護帖木兒補花及其父母祖輩所撰,是研究回鶻史的第一手資料。除前人烏史傳取材此文外,須繼續(xù)深入研究之處尚多,如回鶻族源問題等?;佞X是絲綢之路上古老而又重要的民族,曾在絲綢之路上做出過重大貢獻。有關其族源歷史,因無文字記載,則得知于口耳相傳。因是口頭傳誦,難免說法不一,多似神話故事,但傳說中卻又保存了某些史實。因此,據(jù)碑文記載再與各家著述比較研究,則可得出較為可信的結論。又如回鶻族西遷問題,據(jù)碑文記載,歸之于唐人取和林山石所致,但據(jù)新、舊《唐書》所載,回鶻因連年遭災,又遭黠嘎斯攻擊,于唐文宗開成五年(840)舉族西遷,直至別失八里分五部居焉。又據(jù)近代學者研究,早于此之前北庭及西州一帶就有回鶻族活動的記載。再如回鶻民族在唐代及其以后,在絲綢之路上極為活躍,對絲綢之路上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交流曾起到重要作用,特別是文化上的影響深遠,史書記載和研究成果頗豐,但據(jù)石刻資料進行研究還有待加強。

(二)《大元肅州路也可達魯花赤世襲之碑》

《大元肅州路也可達魯花赤世襲之碑》原鑲嵌于酒泉東門兩側,上刻直行文字,咸以為蒙古文碑。1943年,向達等人去敦煌考察路經(jīng)酒泉時,將兩塊碑文拆下,見該碑背面鐫刻有漢文,碑曰《大元肅州路也可達魯花赤世襲之碑》。碑文記載了成吉思汗西征后,率兵南下再征西夏事。西夏自李元昊建國以來,擁有寧夏、陜北、甘肅及內(nèi)蒙西部廣大地區(qū),立國190余年,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強大封建政權。成吉思汗初西征時,預謀征滅西夏,因受西夏抵抗未果。遂直接西征花剌子模,當西域諸國平定后又率兵南下,再征西夏首戰(zhàn)肅州又遭西夏頑強抵抗,蒙軍久攻不下,戰(zhàn)斗極烈。時,城內(nèi)有西夏黨項族大戶舉立沙偷開城門引蒙軍入城,全殲守軍,舉立沙亦戰(zhàn)死,成吉思汗為紀念舉立沙功績,封其子阿沙為肅州達魯花赤,世襲罔替。到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立碑時,已傳五代,任肅州達魯花赤者十二人。此碑是研究蒙古民族征戰(zhàn)史、河西民族關系史的重要資料,同時也是研究識讀回鶻文字的重要文物。

五、清代石刻

蘭州乃絲綢之路上的重鎮(zhèn),是通往寧夏、青海及新疆等地之咽喉,地理位置險要,向為兵家重視之地。但因黃河阻隔,行人商旅苦之。明初,衛(wèi)國公鄧愈西征,乃于洪武五年(1372)在蘭州黃河上建鎮(zhèn)遠橋,鑄鐵柱二,攬系鐵索搭浮橋。洪武九年(1376),宋國公馮勝繼之,又鑄鐵柱二,南北各二,均以鐵索系舟,以堅固浮橋,又利于交通。浮橋建成雖便利行人車馬,但每年冬季冰至時,橋須拆除,迨冰凝結堅固,行人車馬始得以在冰面上行走。翌年河水解凍,又得鳩工建造,如此往復,民皆不堪其重負。況盛夏水漲或冬季河水將結冰之時,浮橋又被洪水或冰塊沖斷,時有行人及車馬陷落,又冰面將凍將解之時,人馬陷落也時有發(fā)生,嚴重影響正常交通及人畜安全。直至清左宗棠督甘期間,曾有修建黃河鐵橋之議,茲因外商索價昂貴而止。光緒三十一年(1905),甘肅巡撫升允來甘,復議建造黃河鐵橋之事,適德商泰來洋行喀佑斯游歷來甘,重又協(xié)商建橋事宜,并與之簽立合同,承修者為美國工程師滿寶本和德人德羅等。自光緒三十三年(1907)二月開始,至宣統(tǒng)元年(1909)六月而工成,遂由宣統(tǒng)皇帝欽命甘肅巡撫升允建此碑以紀之。從此,在蘭州建成了可以通行汽車的現(xiàn)代化鐵橋。此橋也是我國黃河之上的第一座現(xiàn)代化鐵橋。橋建成后,對東西南北的交通起了重要作用,特別是抗日戰(zhàn)爭期間,前蘇聯(lián)援助的抗日物資,均經(jīng)此橋而運往內(nèi)地。此橋的建成,無論對西北地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文化交流以及對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都曾做出偉大的貢獻。

甘肅是絲綢之路的重要路段,是絲綢之路文物之淵藪,僅石刻遺存,俯拾可得。但因自然風化和人為破壞,損缺嚴重,有的碑文俱毀,有的碑雖毀而碑文尚有拓片留存。建國以來,在廣大文物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陸續(xù)又有新的發(fā)現(xiàn)。據(jù)有關信息,全省境內(nèi)存有石刻1000多件,是一筆巨大財富,合理開發(fā)利用這些石刻資料,將會進一步促進和加深絲綢之路研究。

[中圖分類號]K87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6)14-0055-02

猜你喜歡
碑刻絲綢之路
碑刻
黃永年先生的碑刻學研究與拓片收藏
明清豫西北戲曲碑刻所見的“會”與“會首”
金代“舞亭”碑刻的新發(fā)現(xiàn)
古交千佛寺戲曲碑刻淺論
淺析“一帶一路”戰(zhàn)略對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影響
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建設背景下新疆與哈薩克斯坦高等教育合作的發(fā)展
“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視野下國際物流港建設的思考
情灑西域,奠基樂史
從一方碑刻看清代中原的田宅交易
新疆| 新密市| 周宁县| 高州市| 岑巩县| 龙泉市| 和林格尔县| 美姑县| 松滋市| 遵化市| 米易县| 呼伦贝尔市| 潼关县| 五河县| 常宁市| 邻水| 房产| 宁安市| 汤原县| 抚松县| 盘锦市| 新巴尔虎右旗| 呈贡县| 焦作市| 临汾市| 永德县| 建瓯市| 张家口市| 紫阳县| 阳谷县| 台安县| 宁陕县| 黑龙江省| 白沙| 汕尾市| 清苑县| 睢宁县| 福建省| 赣榆县| 浠水县| 陆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