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備
成功人士往往非常忙碌,每天睡覺時間很少,有時事情多壓力大,一夜完整的睡眠幾乎成了奢侈品。因此一旦入夜有時間睡覺,他們會盡一切努力排除干擾,使自己酣然而眠。這種努力五花八門,就形成了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睡覺習慣。
湯姆·克魯斯自創(chuàng)隔音“鼾室”
湯姆·克魯斯是美國好萊塢著名演員,歷任《碟中碟》系列電影男主角,還拍攝過多部著名電影,獲得過多次奧斯卡獎項。他2015年收入4000萬美元,居福布斯全球演員富豪榜第六位。
克魯斯睡覺時打鼾,而且鼾聲非常可怕。為不影響家人,他把家里一個小小的嬰兒室改造成隔音間,并命名為“鼾室”。
可想而知,這樣的鼾室有多么小,而且光線很弱,幾乎全黑,但卻很舒適,特別適合克魯斯睡覺。關(guān)上門后隔音效果絕佳,他可以在里面盡情打鼾,外面的人什么聲音都聽不到。
美國歌星瑪麗亞·凱莉
每晚必須睡15小時
瑪麗亞·凱莉被譽為美國樂壇天后,擁有5個八度的高亢音域和R&B式演唱技巧,并以此聞名于世。她的專輯在全球銷售達2億張,目前冠軍單曲數(shù)量最多,為所有藝人之冠。
在臥室里,凱莉圍著床放了20個加濕器,睡覺時把它們?nèi)看蜷_,然后整個臥室云霧繚繞,仿如仙境。
凱莉聲稱唱歌時間長了,自己喉嚨會痛,借助這些加濕器,濕潤房間的空氣,間接地為喉嚨補充水分,能緩解喉嚨痛,感覺更舒服。而且她的工作就是唱歌,為保持噪音“優(yōu)質(zhì)”,她每晚必須睡15個小時。
狄更斯必須面朝北睡覺
狄更斯是19世紀英國最偉大的作家,他多部作品都成為世界文學史上不朽巨著,如《霧都孤兒》、《雙城記》、《遠大前程》等等。狄更斯去世后,人們?yōu)榧o念他,在英國查塔姆鎮(zhèn)興建了“狄更斯世界”,這是世界上第一座以文學為主題的大型主題公園。
狄更斯才華卓著,卻被失眠困擾,而且據(jù)說還挺嚴重。為保證睡眠質(zhì)量,他相信必須朝向北方,才能在短時間內(nèi)獲得高效的睡眠,于是他隨身攜帶一個羅盤,用于檢測自己是否朝向北方。
另外,他還相信必須朝向北方,才能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寫作時才不至于文思枯竭。
美國評論家赫芬頓把臥室
裝扮成宮殿
作為一名時事評論家,阿里安娜·赫芬頓觀點獨到,精力充沛。2005年她55歲時創(chuàng)辦《赫芬頓郵報》,如今《赫芬頓郵報》是美國最著名的時事博客網(wǎng)站,也是美國最受歡迎的五大新聞網(wǎng)站之一。
赫芬頓非??粗赝砩系乃哔|(zhì)量。她精心布置,把臥室裝扮成“沉睡的宮殿”,努力營造出睡覺的氛圍。在床的四角裝了4根柱子,上面再加裝一個罩蓋,四周垂下遮光的簾子。
上床前,赫芬頓會關(guān)閉手機,再把它與其他電子設(shè)備都插上電源,放在臥室外面充電。然后,她會洗個熱水澡,使身體徹底放松,也使心情得以平靜,忘記白天的一切煩憂和壓力。再然后,她會穿上特制的睡衣上床,有時讀讀詩歌集,有時讀讀哲學書,邊讀書邊進入夢鄉(xiāng)。
美國游泳冠軍菲爾普斯
降低臥室含氧量
邁克爾·菲爾普斯是美國著名的游泳運動員,也是世界游泳冠軍。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他一人獨得8枚金牌,成為同一屆奧運會上獲得金牌最多的人;2012年倫敦奧運會后,他成為奧運會史上獲得金牌數(shù)(18枚)和獎牌數(shù)(22枚)最多的運動員。
菲爾普斯把睡覺也當作訓練。為提高肺活量,模擬在水里的缺氧環(huán)境,他抽走臥室里的氧氣,降低氧氣含量,把臥室布置成“高空環(huán)境”,使之相當于海拔2700米高的大氣環(huán)境。如此以來,整個臥室看上去像一個巨大的泡沫,睡在里面好像睡在一個巨大的泡泡里。
睡覺時,在缺氧環(huán)境刺激下,他身體必須產(chǎn)生更多紅細胞,以提高血液輸送效率,從而給肌肉、器官供給足夠的氧氣。這也有助于菲爾普斯提高自己的耐力,并為高海拔地區(qū)的比賽提前做了準備。
美國科學家特斯拉
每天睡覺不到2小時
尼古拉·特斯拉是19世紀末20世紀上半葉的著名科學家,他一生擁有的所有專利和發(fā)明達700多項。比如交流電,就是他發(fā)明設(shè)計的,這直接推動了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到今天仍在使用。有生之年,他被評上諾貝爾物理學獎11次,但全部讓賢。美國特斯拉汽車公司創(chuàng)始人為了紀念他,特意以他的名字命名公司。
特斯拉一生致力于科學研究,工作效率很高,但每天卻睡得很少。他遵循著達·芬奇獨創(chuàng)的睡眠法,把每天平均分成6個時段,每工作4個小時就睡覺15~20分鐘,一天下來總共睡覺時間在90~120分鐘。特斯拉就是這樣,每天睡覺時間不超過2小時。據(jù)說有一次,他在實驗室連續(xù)工作了84小時,沒有一刻休息。
他工作太投入了,完全到了忘我境界。因為當發(fā)明家的創(chuàng)意快要變成現(xiàn)實時,巨大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并且充斥周身,這不代表他一定會興奮、激動,但卻能使其忘記吃飯、睡覺、朋友、愛情等等一切事物。
丘吉爾每天只打盹2小時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丘吉爾臨危受命擔任了戰(zhàn)時英國首相,領(lǐng)導英國“絕不投降”,以頑強的意志和巨大的毅力,堅決抵御了德軍對倫敦連續(xù)57天的狂轟濫炸,為日后盟軍的反擊奠定了基礎(chǔ)。
面對戰(zhàn)爭壓力,在首相任上,丘吉爾經(jīng)常徹夜工作,是眾所周知的夜貓子。他睡覺極不規(guī)律,再加上戰(zhàn)事瞬息萬變,經(jīng)常臨時召開緊急軍事會議,甚至外界盛傳他在浴缸里舉行內(nèi)閣軍事會議。
因此丘吉爾睡覺就是“打盹”,每天下午5點喝一點輕度威士忌和蘇打水,然后打盹2小時。這種短暫的“午休”能讓丘吉爾迅速恢復體力和精力,他說自己每天的工作價值比常人能多出一半,相當于一天有一天半的工作效率。
美國前總統(tǒng)約翰遜把一天
分成兩個時段
1960年因在南方威望極高,林登·約翰遜被提名為美國副總統(tǒng)。1963年美國總統(tǒng)肯尼迪遇刺身亡,約翰遜以副總統(tǒng)的身份宣誓就任第36任美國總統(tǒng),到1964年又連任成功。任職期間,約翰遜推行醫(yī)療制度改革,為美國貧困人口帶來了巨大的社會福利。
約翰遜精力旺盛,他把一天分成兩個時段,從而擠出更多時間工作。通常,他會在早上6:30~7:00起床,然后工作到下午2:00。這時就暫停休息一會,運動運動鍛煉一下身體,然后他會再上床休息30分鐘,大約下午4:00起床繼續(xù)工作,直到凌晨。
據(jù)說約翰遜的這種睡覺習慣承襲于前任總統(tǒng)肯尼迪,肯尼迪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