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傳播媒介無孔不入的時代,公眾意見越來越成為社會公眾參與社會管理、反映自身社會訴求的一種普遍表現(xiàn)形式。在司法實踐中,強烈的公眾意見更青睞于法院對某些個案的判決。司法中立、不為公眾意見所左右是司法公正的要求。而“公眾意見”是真假難辯卻又頑強地左右著人、支配著人的東西。從哲學(xué)的存在論上解析公眾意見的本質(zhì)及存在特性,可以幫助我們揭開公眾意見面紗,正確認識公眾意見,特別是司法裁決中能正確對待公眾意見。
關(guān)鍵詞 公眾意見 存在論 司法裁決
作者簡介:王素珍,四川省社會科學(xué)院助理研究員。
中圖分類號:D920.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0.375
一、 存在論上的公眾意見
“存在”是指:“①事物持續(xù)地占據(jù)著時間和空間;實際上有,還沒有消失 。②不依賴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客觀世界,即物質(zhì)。” 這是現(xiàn)代漢語的解釋。本文講的“存在”是一個哲學(xué)概念。關(guān)于存在的概念曾經(jīng)有過不少爭論,甚至有人說難以給存在下定義。
在海德格爾看來,“存在”(being)是一個自明的概念,“存在”就是事物以其本來的樣子呈現(xiàn)的狀態(tài)。 存在論即是還原事物的本真面貌。
公眾意見作為一個“存在”,其是如何形成,以何種形態(tài)展現(xiàn)的呢?我們需要對“公眾意見”之為“公眾意見”在存在論上進行分析,才能揭開“公眾意見”的面紗。
在海德格爾看來,存在論上的“公眾意見”就是“那種世代相傳,真假難辯,卻又頑強地左右著人、支配著人的東西。” 它是由“常人”以他們的存在方式組建著的。也即是說,公眾意見是由我們所生活的常人世界的“常人”的意見構(gòu)建的。因此,要揭示“公眾意見”的本真面目,就得對“常人”進行探究。何為“常人”?“常人”以何種方式存在?要認識“常人”的“存在”,我們就得首先認識“此在”、“他人”及“共在”之間的關(guān)系。
“此在”(Dasein)是存在論的基礎(chǔ),是存在論最根本的東西?!按嗽凇痹谕庋由希褪侵溉耍皇呛5赂駹柌辉赣萌诉@個概念,因此他用了一個專門的概念即“此在”來表示他的哲學(xué)觀點。海德格爾將“此在”定義為:期望、理解、把握、通達,都是構(gòu)成存在的行為,它們本身就是一種存在——事物的本來面貌。即“‘此在就是我自己一向所是的那個存在者;存在一向是我的存在。” “此在”有兩個特征:一是指“我的存在”,這里的“此在”是單一性的,不可替代不可重復(fù)的;二是此在的本質(zhì)在于“他的存在”,“他”不是事先規(guī)定好的,而是從存在中去獲得本質(zhì)。
通俗地說,“此在”就是事物本真——事物與生俱來的那個樣子。“此在”是單一性的,不可重復(fù)的,但此在在“在世界中”就不再只是孤獨的一個“此在”,它是以一種“共同在此”的方式存在——既以其本真樣態(tài)“在”世界之內(nèi)展現(xiàn),又以“在世”的方式(被遮蔽)在世界之中。
哲學(xué)中的“他人”并不是指除我以為的所有其他人,因為我們本身與世界中的其他人沒有區(qū)別,我們本身就是“他人”中的一員,我們自己也是“他人”眼中的“他人”?!八恕迸c“也在此”有一種共性。由于這種共性都同在,所以世界就是“我”和“他人”共同享有的共同世界,我與他人共同在世界中。在運用媒介溝通的情況下,每一個他人都和其他人一樣,“我”即是“他人”,而這個“他人”又消散于其“他人”之中,于是便沒有了“我”,“他人”也不復(fù)存在了?!啊嗽诓皇撬约捍嬖?;他人從它身上把存在拿走了。于是,此在作為日常共處的存在,就處在于他人可以號令的范圍之中?!?這些‘他人是不確定的,這個不確定的“他人”就是——常人。這個“常人”可以是一個不存在的或不具體的人,而一切與這個“常人”共同存在的“人”(存在者)卻總是聽任這個不存在的或不具體的“常人”擺布。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海德格爾說:“‘常人是以非自立狀態(tài)與非本真狀態(tài)的方式而存在的?!?即真正的“我”是從來不以“此在”方式存在世界中,而首先存在的是以“常人”方式出現(xiàn)的“他人”。
從上面的論斷可以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他人”,而每一個“他人”都是“常人”,而且通常一直是“常人”。這個“常人”無處不在,像幽靈一樣散布于生活世界的每個角落?!俺H恕碧卣骶褪?“平均狀態(tài)”,在日常生活中它表現(xiàn)為:“常人怎樣享樂,我們就怎樣享樂;常人對文學(xué)藝術(shù)怎樣閱讀怎樣判斷,我們就怎樣閱讀怎么判斷;竟至常人怎樣從‘大眾抽身,我們也就怎樣抽身;常人對什么東西憤怒,我們就對什么東西‘憤怒。就是這個常人指定著日常生活的存在方式?!?公眾意見正是由“常人”的這種特性和方式所組建——常人怎么認為我們就怎么認為,常人的意見就成了大眾的意見——公眾意見。由于“常人”本身的特性之故,這個“常人”中的“他人”對事情了解不深入,也無法感知(辨別)事物存在的差別。這個“他人”更只愿意以其感知的某一表象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而其“他人”也不愿意去窺探事件真相,這樣一來,“他人”都愿意以現(xiàn)成的意見作為自己的意見,這就是“常人”意見——“公眾意見”的形成。即使“我”想獨立自主地進行判斷,已形成的“公眾意見”便會在“我”耳旁呱噪,使“我”聽從于它,然后“常人”成了我責(zé)任的承擔(dān)者,仿佛做出決定的不是“我”而是“常人”,“我”也就不再為“我”的決定承擔(dān)責(zé)任了,但同時“我”也就沒有了我的個性?!叭绱艘粊?,那個本可以獨立思考、決斷、籌措,獨自承擔(dān)責(zé)任的‘我自己,就成為‘常人自己?!?因為“我”將“我自己”的決斷拱手交給“他人”,由“他人”代替我作出判斷、承擔(dān)責(zé)任,于是, “我的”觀點就成了人云亦云。
由于公眾意見的形成和傳播是以閑談方式展開的,而閑談是以不真實的方式遮蔽了真實的存在,使事物的本質(zhì)不能得以敞開、澄明——閑談并不是以事物本來所是的那個樣子來保持其在世的這種狀態(tài),而是將這種狀態(tài)鎖閉了,掩蓋了閑談對象的真正面目。
因此,公眾意見便更不再是如他本來所是的那個存在者,公眾意見所展現(xiàn)出來的可能是被常人扭曲了的此在。
二、公眾意見的現(xiàn)實特征
從上述的解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公眾意見”并不一定代表“廣大公眾”的觀點;“公眾意見”實際上是“常人”的意見,由于“常人”他不是一個具體的人或者他根本都不存在,那么這個“常人”的意見就不是這個人的意見,也不是那個人的意見,而是“人云亦云”;“公眾意見”是一種“平均意見”,它事實上把事情的本真給遮蔽了,而它所表現(xiàn)出來的卻又是讓人認為它是真的假象。公眾意見具有如下特征:
(一)公眾意見不是“公眾”意見的集中反映
從“公眾意見”的字面意思來看,“公眾意見”應(yīng)當是“公眾”的意見。是多數(shù)人就某一特定事件經(jīng)思想交流后匯集而成的意見總和?!肮娨庖姴⒉淮砻恳粋€人的每一項意見。它只是在一特定的時空以及團體之內(nèi),就某項共同相關(guān)的事務(wù),反映出團體內(nèi)各種不同的意見?!?這應(yīng)當是公眾意見在哲學(xué)上的“此在”。但存在論上的“公眾意見”并非“公眾”的意見,它并不一定是公眾意見的真實反映,有時它是一種民眾意見的假象,是飄忽于空中的轟轟隆隆的雜音。
傳播學(xué)上的“沉默的螺旋”(Spiral of Silence)現(xiàn)象更能進一步揭示公眾意見的本質(zhì)。即“如果看到自己贊同的觀點屬于多數(shù)、廣受歡迎,就會越發(fā)大膽地發(fā)表和擴散;而發(fā)覺某一觀點屬于少數(shù)、不受歡迎,就會保持沉默。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見的增勢,形成螺旋發(fā)展過程。” 這樣一來,一方越是保持沉默,另一方形成“優(yōu)勢”地位的意見就越來越強大,這種越來越大的聲音被當成是 “公眾”的聲音,但實際上它是“公眾”聲音的一種假象。
由此可知,真理并非被這越來越多的占“優(yōu)勢”的多數(shù)所掌握,公眾意見并不能代表大眾的意見,貌似大眾意見的公眾意見也并非就是真理。個體因其閱歷不同,對事物的評價也不盡一致,有時甚至針鋒相對。因此,即便是過媒介等表達的多數(shù)人的意見,也不能就此認為是公眾真實意見的客觀反映?!罢鎸嵉墓娨庖姂?yīng)當是包括公眾的態(tài)度和意見,但不等于所顯現(xiàn)出來的公眾意見?!?/p>
(二)公眾意見容易被人操控,具有易變性
由于公眾意見是常人的意見,而這個常人不是特定的人,常人是他人但又不是那個特定的他人,因此那個他人隨時在變化,那個他人的意見也在不斷變化。對于觀眾的特性,態(tài)度理論認為,個體的選擇行為與個體個性特征和教育背景關(guān)系密切,而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因此在決策過程中個體總是按照對自己“利益最大化與傷害最小化”原則作出選擇。而“個體是最容易改變態(tài)度的,特別是到良好教育、具有聰明才智的個體,他們的認知能力越是復(fù)雜,頭腦越是開放,就越容易改變態(tài)度?!?這個個體就是存在論中的“他人”,由“他人”所形成的公眾意見就越容易改變。
由于公眾意見的易變性特征,公眾意見就經(jīng)常被他人牽著鼻子走,甚至成為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獲取公眾同情的手段。在傳統(tǒng)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互動基本上是“在場”進行的,受到場所的約束,人們意見扭曲的可能性很小。而現(xiàn)代社會,特別是通過網(wǎng)絡(luò)在虛擬世界交往已成普遍的當今時代,人的日常交往活動以“脫場”或“缺場”為常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下的交往互動極易產(chǎn)生責(zé)任分散心理——個人真實被掩蓋和個人標識缺乏的場景下,個體對責(zé)任的承擔(dān)意識削弱。媒體的優(yōu)勢就在于把握了公眾意見的這種特性,不斷為自己發(fā)現(xiàn)甚至制造“新聞”服務(wù)??梢姡F(xiàn)實生活中所展現(xiàn)出來的公眾意見就是被層層遮蔽了、扭曲變異的假象。這種假象是靠不住的。
三、公眾意見對司法裁決的影響
公眾意見固有缺陷,但現(xiàn)實生活卻無時不刻籠罩在公眾意見的轟鳴中,在司法審判中尤為突出。“在法庭森嚴的高墻上空,公眾意見的浪潮無時不刻徘徊在法庭的大門外,輕拍著法庭的大門。法官也是人,他們不可能做到與眾不同,久而久之,他們也會被這種聲勢浩大的‘公眾意見所影響?!?在當下中國的司法實踐中,法官判案要想擺脫公眾意見的影響幾乎是不可能的。在疑難案件和新奇案件中,尤為如此。表現(xiàn)為一些重特大案件在判決前案件的信息就被新聞媒體公開報道,成為公眾熱議的焦點。如曾經(jīng)備受關(guān)注的許霆案,就許霆案本身而言,并沒有多大的特別之處,在刑法學(xué)上也并非難以處理的疑難懸案 。但由于公眾輿論的介入,“公眾主流意見”的形成,導(dǎo)致法院的最終判決迎合了公眾意見,但卻損害了司法公正和穩(wěn)定的權(quán)威。
在司法實踐中,由于人們掌握了公眾意見對法官司法裁決的影響這個秘笈,一些當事人在面對可能對自己不利的裁判時,就試圖謀求其他能引起公眾關(guān)注來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頗具爭議的南京彭宇撞人案堪稱這類典型。在彭宇案中,最具諷刺意味的是彭宇和媒體左右了公眾意見,而法院和法官又被公眾意見所左右。彭宇案原本是一起再普通不過的民事糾紛了,該案在一審?fù)徶卸歼€是那么的默默無聞。經(jīng)過戲劇性的變化后 ,一件普通的人身損害賠償糾紛,經(jīng)過新聞媒體的加工報道后,在公眾面前變成了一個冤屈故事。因為公眾意見的始作俑者彭宇的意見是“我做好事被冤枉”,于是為其報道的媒體的意見也是“做好事被冤枉”,最后追隨媒體、被媒體左右的“公眾”對該案的意見就成了“做好事被冤枉”。公眾只會在既有(媒體提供)事實的基礎(chǔ)上評價,甚至不會評價,而只是“隨波逐流”地“人云亦云”。于是彭宇成了“公眾”同情的對象,被撞老人成了眾矢之的。該案在二審中,法院無賴于“公眾意見”,面對鋪天蓋地的“道德輿論譴責(zé)”,法官甚至不敢再作判決。在多方的努力下,最終使得該案以和解撤訴告終。但法院的做法并未贏得公眾的諒解,由于其費盡心機促成的和解讓這個案件真相更加撲朔迷離,也讓公眾更加懷疑事實真相。即使最后和解及相關(guān)證據(jù)都表明了彭宇事實上是撞了人的,仍然有人懷疑事件真相。在百度搜索“你相信官方公布南京彭宇案的真相嗎?”得到的“滿意回答”是“到底真相是什么,只有天知道”。
事實上,在當今媒體無孔不入的時代,真正的“公眾”是難以辨別是非的,也懶得去辨是非,而唯有媒體或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他們抓住了公眾意見的特性,將自己的意見強加于“公眾”頭上,左右著公眾的意見。
四、去除公眾意見的面紗,法院審判應(yīng)當慎重對待公眾意見
因為“常人”的存在,原來的那個“我自己”一開始就不是以“我自己”的方式存在著,而是以“常人”方式存在的“他人”。因此,如果要讓這個“他人”或“常人”展現(xiàn)出其本真的面目,就要去除種種掩蓋與蒙蔽——去蔽見真,即在共在中找出那個“此在”,在“常人”中找出存在者的“自我”。既然公眾意見所表現(xiàn)出來的是自己的非本真生存狀態(tài),即進入一種“真”被“遮蔽”的狀態(tài),那么公眾意見的本真生存就是一種“去蔽”?!叭粘4嗽诔翜S于‘他人、‘常人之中陶然忘形,但本真能在的可能性仍然會不期而然地向他閃現(xiàn),啟示他,喚醒他超拔而出,由‘沉淪走向‘超越?!?對公眾意見的“沉淪”,就是揭示公眾意見本來面目的過程,發(fā)現(xiàn)公眾意見的“此在”。然而在沉淪中“此在”既展開著又封閉著自身,在與他人的決絕中,又與他人共在。因此,回歸公眾意見的本真,個體就應(yīng)當保持獨立性,既不能被他人左右也不能代替他人作決斷。
在司法實踐中,真實的公眾意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對案情的了解,但現(xiàn)實決定了公眾無法(或不愿意)了解案件真相。一方面,公眾因個體或職業(yè)需要不同,對司法活動很可能意見不一。
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來源的不對稱,公眾對案件的感知基本上依賴媒體。“民意有盲從性,也是因為在關(guān)注案件時,缺乏信息來源,包括事實信息、法律知識都很缺乏?!?由于公眾既不可能(客觀上)也不愿意(主觀上)去了解真相,他們對案件的了解多半依賴于與其最近或?qū)ζ洌ㄅc其有利害關(guān)系的人或其偏好的人)有利的“他人”意見,他們不會去考慮其他立場的不同意見,因而,由此得來的“公眾意見”便更無真實性和公眾性可言了。
由于公眾意見的現(xiàn)實特征,“在司法裁決中需要慎重對待公眾意見,避免被公眾意見所影響、誤導(dǎo)、夸大、利用而情緒化誤入歧途?!?“公眾判意可以作為司法機關(guān)個案處置的參考,但也需要加以辨識和引導(dǎo)?!?因此,面對被蒙蔽了的真相的“公眾意見”,我們要做的,不是去指責(zé)公眾的愚昧和偏激,而是要構(gòu)建一個足夠獨立和權(quán)威的司法。在紛繁復(fù)雜、魚龍混雜的公眾意見海洋里,首先自己不盲目聽從公眾意見,任憑公眾意見擺布;其次是仔細辨別公眾意見,將公眾意見去蔽,認識公眾意見的真實面目,從而正確對待公眾意見。最后,在司法裁判過程中,對公眾意見不應(yīng)給予過多考慮。法官判案應(yīng)當“以事實為根據(jù)、以法律為準繩”,秉承法律的基本理性,遵循法定程序作出符合司法正義的裁判。
注釋:
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xiàn)代漢語詞典.商務(wù)印書館.1978.182.
海德格爾認為:“存在作為問之所問,要求一種本己的展示方式,這種展示方式本質(zhì)上有別于存在者的揭示。那么,問之所以問就是存在的意義,只要問之所以問存在,而存在又總意味著存在者的存在,那么在存在問題中,被問及的東西恰就是存在者本身。”[徳]馬丁·海德格爾著.陳嘉映、王慶節(jié)譯.存在與時間(修訂本).三聯(lián)書店.2006.8.
李利紅. 本真存在與非本真存在——《墻中門》的主人公昂內(nèi)爾·華萊士人物存在分析.長春工程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1(4).
[徳]馬丁·海德格爾著.陳嘉映、王慶節(jié)譯.存在與時間(修訂本).三聯(lián)書店.2006.132,147,149,150.
高岸起.論海德格爾的利益的主體性思想.沈陽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0,34(1).
李利紅.本真存在與非本真存在——《墻中門》的主人公昂內(nèi)爾·華萊士人物存在分析.長春工程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1(4).
胡偉、王行宇.公眾意見概念:對五種觀點的闡釋.南京社會科學(xué).2009(7).
轉(zhuǎn)引自何海波.公眾意見與司法判決——對過去十余年若干轟動性案件的考察.2009.
方工.正確理解公眾意見與公正執(zhí)法的關(guān)系.北京日報.2011年11月7日.
William Mishler and Reginald S. Sheehan
就算許霆構(gòu)成盜竊罪,盜竊金額應(yīng)當屬于數(shù)額特別巨大。按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盜竊公私財物,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chǎn)。那么許霆的法定最低刑應(yīng)當是十年以上,如果對許霆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那么也應(yīng)當是十年以下,而這個十年以下并非是降低一個刑檔,因此最終的五年判決并非是最合理的判決。
第一次開庭審理時,彭宇的妻子在代他出庭答辯時,沒有說彭宇是做好事,只提出:“原告受傷非被告所導(dǎo)致的,不應(yīng)該承擔(dān)責(zé)任。”第二次開庭時,彭宇表示:“我下車的時候是與人撞了,但不是與原告相撞?!碑敱粏柤鞍言娣銎饋沓鲇谑裁茨康臅r,他回答:“為了做點好事?!钡诘弥嫔暾堈{(diào)取的事發(fā)當日城中派出所接警處的詢問筆錄已丟失時,他對由當時處置此事警官補做的筆錄提出異議,并表示要向有關(guān)部門和媒體反映這一情況。二十日后,彭宇主動打電話給一位網(wǎng)站論壇版主,表示自己因做好事被誣告,將一個老太扶起后反被起訴,希望媒體關(guān)注此事。該版主立即用短信將這一情況通報給南京十多家媒體和網(wǎng)站記者。彭宇于當日向法院提出準許記者采訪庭審的申請。參見《南京政法委書記解讀彭宇案誤讀原因》來源:http://news.sina.com.cn/c/2012-01-17/072723812612.shtml,2012-3- 14訪問。
姜紅.從本真生存到人神和諧:海德格爾傳播思想探析.新聞與傳播評論.2007(Z1).
孫笑俠.公案的民意、主題與信息對稱.中國法學(xué).2010(3).
方工.正確理解公眾意見與公正執(zhí)法的關(guān)系.北京日報.2011年11月7日.
顧培東.公眾判意的法理解析:對許霆案的延伸思考.中國法學(xué).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