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礪鋒
唐憲宗元和七年(812),二十三歲的李賀作《金銅仙人辭漢歌》:“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酸風射眸子??諏h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贝嗽娝伒氖穼嵎浅C鞔_,因為詩序中已交代清楚:“魏明帝青龍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贝耸率芳休d,據《三國志·魏書·明帝紀》裴松之注引《魏略》,景初元年(237),“徙長安諸鐘虡、駱駝、銅人承露盤,盤拆,銅人重不可致,留于霸城”。李賀序中所云,除年代不夠準確外(青龍元年為公元233年),均為史實。甚至連銅人流淚也載于史冊,裴注引《漢晉春秋》:“帝徙盤,盤拆,聲聞數十里,金人或泣,因留于霸城?!钡抢钯R為何作詩追詠六百年前的故事?詩中又為何用大筆濡染銅人流淚的細節(jié)?讓我們先讀文本。
首句從漢武帝說起。“茂陵劉郎秋風客”,這個稱號真是別出心裁。按古人的習慣,“劉郎”應是對劉姓青年男子的美稱,比如《幽明錄》中所載的劉晨,曾與阮肇在天臺山中同遇仙女,仙女即呼其為“劉、阮二郎”。唐代詩人劉禹錫在詩中自稱“劉郎”,即出此典?!稘h語大辭典》中“劉郎”條的第一義項是“劉姓帝王”,并舉《宋書·符端志》為書證:“逆旅嫗曰:‘劉郎在室內,可入共飲酒?!贝四苏`引。《宋書》中所說的“劉郎”,乃指宋武帝劉裕少時,當時他還是個以販履為業(yè)的窮小子。等到劉裕稱帝以后,誰還敢稱他為“劉郎”?李詩中說“茂陵劉郎”,是指漢武帝登基乃至駕崩之后。漢武帝十六歲登基,在位長達五十四年,這才是“劉姓帝王”。但是除了李賀,恐無他人敢稱武帝為“劉郎”。至于“秋風客”,當因武帝曾作《秋風辭》。清人王琦評曰:“然以古之帝王而渺稱之曰‘劉郎,又曰‘秋風客,亦是長吉欠理處?!保ā独铋L吉歌詩匯解》卷二)然而詩人之言,何必定要合“理”?還是清人黃周星說得好:“徽號甚妙,使?jié)h武聞之,亦當啞然失笑?!保ā短圃娍臁肪矶┮驗檫@個稱呼不但顯得親切,而且富有“文藝范”。漢武帝雖是雄才大略的帝王,但多情善感,且喜好文藝,以“劉郎”稱之,妙不可言。
漢武帝的生命力特別旺盛,不但功業(yè)彪炳,且有無數風流韻事。無怪他渴望延長生命,求仙服丹,無所不至。他聽信方士之言,在建章宮中建造高達二十丈的銅人,掌托銅盤,夜承露水,和玉屑而飲之,以求延年益壽。可惜死生有命,壽夭自有定數。杜詩說得好:“人生七十古來稀?!睗h武帝享年七十有一,終究難逃一死。也許他對此耿耿于懷,故死后猶不甘寂寞,據《漢武故事》記載:“甘泉宮恒自然有鐘鼓聲,候者時見從官鹵簿等似天子儀衛(wèi)?!崩钤娗八木?,就是對這個傳說的生動想象。歲月無情,朝代更迭,三百個春秋風馳電掣,轉眼到了魏代。魏明帝下令將銅人移往洛陽。李賀用濃墨重彩深情描寫銅人啟行的過程:魏官車載銅人,向千里之外的洛陽進發(fā)。及出長安東門,秋風凄厲,如箭鏃般射入眼眶,直吹得兩眼發(fā)酸。銅人思念漢武帝,不由得潸然淚下。“鉛水”一詞,想落天外,又妙合情理。一則銅人之淚水應有金屬性質,二則此淚水格外沉重。讀者恐怕都未見過鉛水,但讀過此句后閉目一想,竟仿佛得見兩行沉重的、閃耀著暗淡銀光的淚水從銅人眼中緩緩流出。晉人桓溫曾有名言:“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我們完全可以仿照著說:“銅人猶如此,人何以堪!”
銅人流淚,當然是因為思念漢武帝?!皯浘鍦I如鉛水”句中所說的“君”,必是指漢武帝而言。但是李賀為何要對這個細節(jié)如此濡染大筆?則眾說紛紜,主要有四種解法。第一種是出于黍離之悲,明代無名氏云:“前四句有黍離之感,方落出銅人淚下?!庇衷疲骸般~駝荊棘之情,言下顯然?!保ā独铋L吉歌詩編年箋注》引)第二種是感懷時事,今人錢仲聯(lián)先生云:“此詩是傷順宗之死及王叔文諸人被貶出京之作?!杞疸~仙人之離長安,指王叔文諸人被貶出京,不忍離開順宗之情景?!保ā独钯R年譜會箋》)第三種亦是感懷時事,但具體指向有異,清人姚文燮云:“憲宗將浚龍首池,修麟德、承暉二殿,賀蓋謂創(chuàng)建甚難,安得保其久而不移也。孝武英雄蓋世,自謂神仙可期,作仙人以承露,糜費無算。中流《秋風》之曲,可稱曠代,今茂陵寂寞,徒存老桂蒼苔。而魏官牽車蹂踐,悲風東來,唯堪拭目?!捣颍∫孕⑽渲箝L生且不免于死,所寶之物已遷他姓,創(chuàng)造之與方術,有益耶?無益耶?讀此當知辨矣?!保ā恫仍娂肪矶┑谒姆N是自抒懷抱,清人陳沆云:“自來說此詩者,不為詠古之恒詞,則謂求仙之泛刺,徒使詩詞嚼蠟,意興不存。試問《魏略》謂魏明帝景初元年,徙長安諸鐘虡、駱駝、銅仙承露盤,而此故謬其詞曰‘青龍元年,何耶?既舉其事矣,而又特稱曰‘唐諸王孫云云,何耶?此與《還自會稽歌》,皆不過詠古補亡之什,而杜牧之特舉此二篇,以為離去畦町,又何耶?《歸昌谷》詩云:‘束發(fā)方讀書,謀身苦不早。發(fā)軔東門外,天地皆浩浩。心曲語形影,只身焉足樂。豈能脫負擔,刻鵠曾無兆。而后知‘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潸然淚下之意,即宗臣去國之思也?!ヌm送客咸陽道,即《還自會稽歌》之‘辭金魚‘夢銅輦也?!汲且堰h波聲小,即王粲詩之‘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長安也。長吉志在用世,又惡進不以道,故述此二篇以志其悲。特以寄托深遠,遂爾解人莫索。”(《詩比興箋》卷四)
對詩歌旨意進行闡釋雖然有多種可能性,但是萬變不離其宗,任何闡釋必須符合文本。離文本越近,其合理性也越大。凡與文本風馬牛不相及者,其合理性就不復存在。上述四種解說中,后面三種顯然與文本相距較遠。第二種認為李賀有感于順宗之死及王叔文諸人被貶,可是唐順宗其人,享年僅四十有六,登基不到一年即被迫退位,且始終纏綿病榻,他與漢武帝的差異不可以道里計。至于王叔文諸人被貶出京,又與銅人有何相似?恐怕只有流淚憶君一端。但是銅人流淚是追憶數百年前之武帝,王叔文諸人則是思念剛退位的順宗,若李賀果真取之相比,那真是比擬不倫。即使李賀真有此意,歷代去國懷君的賢臣不知有幾,為何一概不取,偏偏托意于銅人?況且全詩中充溢著濃重的滄桑、黍離之悲,卻不見有絲毫忠而被謗之怨。第三種的情況大同小異:唐憲宗一朝,并無大興土木、勞民傷財之事。即使偶爾修繕宮殿,李賀意欲譏諷,則盡可借歷代君主所建之著名宮殿如秦之阿房、漢之井干為喻,何取于銅人?漢武帝鑄造銅人,意在追求長生而非享受奢華。后人譏之,亦指向其迷信而非糜費。李賀為何用此來譏刺唐憲宗修繕宮殿?況且全詩中除了“三十六宮”一句稍及宮殿廣大之外,根本沒有寫到“宮室崔巍”的情形,李賀寫詩怎會如此離題萬里?
第四種解說最難證偽,因為它涉及文本的意蘊與詩人的心態(tài)之關系。一般來說,這兩者當然是密切相關的。李賀是否“志在用世”?當然是。李賀有沒有“宗臣去國之思”?當然有。然而陳沆對此詩的解說仍不合理,因為詩人的心態(tài)不一定與其每篇作品的意蘊若合符契。陳沆的具體解析則多有穿鑿附會之弊,比如他發(fā)現魏移銅人事在景初元年,遂詰問“而此故謬其詞曰‘青龍元年,何耶”。其實詩人作詩,對史實多憑記憶,一時誤記,乃為常情。而且李賀有什么必要“故謬其詞”?所詠之事如此明確,難道把年代故意寫錯就能表達什么深層含意?又如序中自稱“唐諸王孫”云云,陳沆又詰問“何耶”,其實這是由于序文以“魏明帝青龍元年”發(fā)端,接下來的敘事皆屬過去式,惟末句轉到當前,若徑云“李長吉”,語氣過于突兀,故需點明“唐”字。李賀本為宗室子弟,故自稱“唐諸王孫”。這難道又有什么深層含意?至于“志在用世”“宗臣去國之思”,雖是李賀固有的心態(tài),但是否寄寓在此詩中,仍需進行文本分析。先看后者。李賀于元和七年(812)因病辭去奉禮郎之職,離開長安返回昌谷。作為胸懷大志的宗室子弟,此時的詩人胸懷“宗臣去國之思”,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此詩以如此傷感的情調描寫銅人辭漢之事,與詩人心態(tài)不無關系。但是“宗臣去國之思”只是詩人詠懷古跡的心理背景,并非詩歌的主要意蘊,因為它在文本中若隱若現,遠不如滄桑黍離之感那樣濃重、明晰。至于前者,則筆者對此詩幾番細讀,未見“用世之志”的蛛絲馬跡。陳沆所云,皆用李賀的其他作品作為旁證,語多穿鑿,不足為訓。陳沆的解說是一種“過度闡釋”,既然無法落實于文本分析,則所謂“特以寄托深遠,遂爾解人莫索”,遁辭而已。
那么,李賀詩中的銅人究竟為何流淚呢?讓我們從文本分析入手。全詩十二句,著重描寫了三點內容:一是漢武帝身后寂寞,二是銅人出宮時心酸流淚,三是銅人出關后天地寂寥,正是這些內容在詩人心中組成了濃重的滄桑、黍離之感。漢武帝一代雄主,功垂史冊,可是在李賀眼中,他只是生前吟唱“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瓪g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的“秋風客”,死后則是忽隱忽現的游魂。漢宮荒寂,桂冷苔碧,何等凄涼!甚至漢宮中的銅人也被新朝運走,臨載之際,傷心流淚。只有天上明月亙古不變,當年曾照著銅人舉盤承露,如今又照著他獨出宮門。至于武帝的文治武功,漢宮的輝煌宏偉,早已灰飛煙滅,歸于空無。應該說,“金銅仙人辭漢”這類題材,在任何詩人的筆下都難免滄桑、黍離之感。張說是盛唐名相,其《鄴都引》云:“試上銅臺歌舞處,惟有秋風愁殺人?!崩畎缀狼闈M懷,其《梁園吟》云:“昔人豪貴信陵君,今人耕種信陵墳?;某翘撜毡躺皆拢拍颈M入蒼梧云?!崩钯R生于中唐,國步惟艱,當然會對滄海桑田與朝代興替懷有更加深切的感受。如果此詩僅僅表現了滄桑、黍離之感,那它未必能在同類詩中脫穎而出。此詩的獨特之處是詩人在感懷歷史滄桑的同時,滲入了格外濃烈的時間遷逝、生命無常之感嘆,從而將抒情主體與感懷的客體融為一體。在李賀筆下,不但銅人多情,連衰蘭亦能送客,明月亦解伴人?!疤烊粲星樘煲嗬稀币痪洌笕私栽u為千古奇句,其奧秘就在詩人將內心愁緒投射于天地萬物。李賀體弱多病,多愁善感,他仿佛預見到自己年命不永,故對生命的短促懷著深切的焦慮。諸如“我當二十不得意,一生愁謝如枯蘭”(《開愁歌》)、“月寒日暖,來煎人壽”(《苦晝短》)、“王母桃花千遍紅,彭祖巫咸幾回死”(《浩歌》)等句,即是明證。在李賀心中,天地萬物都是短暫的,都會無可奈何地走向衰老、死亡。所以銅人的淚水就是從詩人心中流出的血淚,它包含著青春不永的惆悵、生命短促的焦慮、歷史滄桑的感喟、朝代更迭的悲慨……萬感交集,憂來無端,所以那兩行淚水格外沉重,有如鉛水。所謂“寄托深遠”,倘在茲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