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光忠
1950年——
剝削消除,勞動換來豐碩果;
壓迫去掉,黎民喜過太平年。
背景:天亮了,勝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人民當家做主,翻身解放后的第一個春節(jié)怎不歡欣鼓舞。
分地分田,喜喜歡歡除舊歲;
有穿有吃,紅紅火火奔前程。
背景:一些地區(qū)率先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土改運動,徹底消滅了封建剝削制度。
1951年——
衛(wèi)國保家,開展擁軍活動;
援朝抗美,發(fā)揚尚武精神。
背景:1950年,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毛澤東發(fā)出“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號召,并組織中國人民志愿軍支援前線戰(zhàn)斗。
普及文化教育,搞好掃盲運動;
掌握科學技術,提高生產水平。
背景:1950年8月,全國第一屆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在北京召開,成立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xié)會;9月,教育部和全國總工會召開全國工農教育會議,掃盲運動在全國展開。
1952年——
麥浪翻青千里綠;
東風送暖百花香。
背景:革命大大地解放了生產力。1950、1951年,每年的工農業(yè)生產總值都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長著。
1953年——
社會主義,天長地久;
人民事業(yè),月異日新。
背景:抗美援朝取得重大勝利,三年國民經濟恢復任務勝利完成,以及1952年國家各項事業(yè)日新月異。第一個五年計劃從1953年正式開始。
1954年——
鞏固政權,開好人民代表大會;
加緊建設,掀起生產建設高潮。
背景: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作出了《關于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決議》,決定于1953年召開由人民普選方法產生的鄉(xiāng)、縣、省市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并在此基礎上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軍民協(xié)力歌防汛;
上下齊心贊伏龍。
背景:作者在此贊頌了荊江分洪工程和軍民防汛的偉大勝利,確保了江漢平原和武漢市的安全。
1955年——
萬里云霞生曙色;
九州黎庶沐春暉。
背景:1954年 9月15日至28日,在北京召開了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第一部憲法,并選舉了國家領導人等。全國人民緊密團結,干勁倍增,形勢一片大好。
1956年——
賞雪吟詩欣送舊;
移風易俗喜迎新。
背景:沈陽第一機床廠等大型工程的建成,1955年7月全國人大一屆二次會議通過了第一個五年計劃,以及農業(yè)合作化、資本主義工商業(yè)和手工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高潮的到來,都使作者興奮不已,“賞雪吟詩”了。
1957年——
銀燕群群,穿云破霧;
車輪滾滾,吐氣揚眉。
背景:1956年8月,國產第一架噴氣式飛機飛上祖國的藍天,使我國成為當時世界上掌握噴氣技術的少數國家之一。1956年7月,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建成,并試制成功第一批國產“解放牌”汽車。從天上到地下,1956年是中國人揚眉吐氣的一年。
有黨導航,堅持又紅又專方向;
因材施教,培養(yǎng)能文能武人才。
背景: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開關于知識分子問題會議,并通過多個全面解決知識分子問題的專題報告。又紅又專:指具有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又掌握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術。在周恩來所作報告中提出了知識分子繼續(xù)“進行自我改造”的要求和途徑,作到又紅又專。作者是教育工作者,故明確提出“因材施教”。
1958年——
發(fā)憤圖強,改變一窮二白面貌;
艱苦創(chuàng)業(yè),樹立上天入地雄心。
背景:1957年2月,毛澤東作了《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報告,第一個五年計劃超額完成。一窮二白:形容經濟文化十分落后。毛澤東在1956年《論十大關系》:“我曾經說過,我們一為‘窮’,二為‘白’。‘窮’就是沒有工業(yè),農業(yè)也不發(fā)達?!住褪且粡埌准?,文化、科學水平都不高。”
1959年——
萬眾一心,翻江倒海;
紅旗三面,趕美超英。
背景:1958年5月,中共中央八大二次會議根據毛澤東的倡議,正式通過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紅旗三面:指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大躍進運動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當時稱為“三面紅旗”。趕美超英,1958年曾提出爭取15年左右時間,在主要工業(yè)產品的產量方面趕上和超過英國的口號?!摆s美”,是原蘇聯最先提出的口號,中國當時也提出在趕上英國以后,再用幾十年的努力趕上美國。
1960年——
破浪揚帆,同舟共濟;
闖關奪隘,化險為夷。
背景:1959年2月,中共中央鄭州會議采取措施糾正公社化和大躍進的“一平二調三收款”的“共產風”,強調人民公社必須堅持以生產隊所有制為基礎,堅持按勞分配的原則。1959年3月10日,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層反動集團策動“西藏獨立”,發(fā)動武裝叛亂。駐藏部隊迅速平息叛亂,開始民主改革,使百萬農奴獲得解放。
1961年——
勝利屬人民,戰(zhàn)勝困難爭奮發(fā);
光榮歸我黨,堅持真理衛(wèi)和平。
背景:國民經濟發(fā)生嚴重困難。1960年8月,中共中央下達《關于全黨動手,大辦農業(yè),大辦糧食的指示》,并于1960年冬,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下聯主要指蘇聯撕毀合同,撤退專家,逼還債務,給中國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和巨大困難。
1962年——
振奮精神,努力支援農業(yè)生產;
認清形勢,繼續(xù)貫徹八字方針。
背景:八字方針,從1960年9月開始,中共中央根據國民經濟的困難局面,提出了“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簡稱“八字方針”。它是我國開始建設社會主義歷史階段中的重要轉變。到1965年對國民經濟的調整任務勝利完成。
1963年——
秋風掃落葉;
飛將逐貪狼。
背景:印度獨立后,接收了英國侵占中國西藏的大片領土,并進一步擴大侵占范圍。并于1962年10月20日向中國邊防部隊發(fā)動大規(guī)模進攻。中國邊防部隊英勇自衛(wèi)反擊。為了促進中印邊境問題的和平解決,11月21日,我國政府發(fā)表聲明宣布22日凌晨起主動?;鸷蟪?,還把繳獲的武器等軍用物資全部交還印方。
大地皆春,“紅雨隨心翻作浪”;
全民賈勇,“青山著意化為橋”。
背景:引號內是毛澤東《送瘟神》中詩句。早在1958年8月毛澤東就提出以民兵組織的形式,實行全民皆兵。并在1962年6月19日指出:民兵工作要做到組織落實、政治落實、軍事落實,要大辦民兵師。
向水利進軍,“天連五嶺銀鋤落”;
要農業(yè)增產,“地動三河鐵臂搖”。
注:引號內是毛澤東《送瘟神》中詩句。
1964年——
雙手創(chuàng)天堂,荒原遍結常青果;
九州揮彩筆,白紙描成幸福圖。
背景:1963年9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了工作會議。會議確定1963至1965年作為第二個五年計劃到第三個五年計劃的過渡階段,并對三年后的發(fā)展戰(zhàn)略提出了分兩步走的設想。
1965年——
學四卷雄文,以雷鋒為榜樣;
干一生革命,有裕祿作楷模。
背景:四卷雄文,指《毛澤東選集》四卷,當時學習毛主席著作的群眾運動在全國掀起。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偉大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1963年3月5日,毛主席發(fā)出了“向雷鋒同志學習”的偉大號召。焦裕祿:河南蘭考縣縣委書記,革命干部的楷模。1964年11月20日,《人民日報》刊登了題為《焦裕祿同志為黨為人民忠心耿耿》的報道。
高舉反帝反修大旗,“獨有英雄驅虎豹”;
揚起擎天擎日巨手,“更無豪杰怕熊羆”。
背景:反帝,主要指美國派軍隊侵略越南,武裝侵略古巴。反修:指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中蘇兩黨公開論戰(zhàn),蘇聯多次企圖侵犯中國主權,多次在國際會議攻擊中國黨代表團。引號內是毛澤東《七律·冬云》中詩句。1964年10月16日,我國成功地在西部地區(qū)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而此時,正巧是曾單方面撕毀中蘇合作協(xié)議的蘇共第一書記赫魯曉夫被迫下臺之時。所以毛主席說:“應獎給赫魯曉夫一噸重的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