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歐·亨利作為美國著名的短篇小說家,也是美國的現(xiàn)代短篇小說的奠基者,被譽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之一。歐·亨利一生創(chuàng)作了很多文學(xué)著作,其中小說《警察與贊美詩》就是歐·亨利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這部小說是一部悲喜的矛盾劇,主要講述了作為正義化身的警察對社會上發(fā)生的一些犯罪行為的可笑的“容忍”和對無罪行為的“嚴厲”懲罰這樣可笑的社會情景。因此翻譯者想要完全保留小說中的所有精華是非常困難的。本文試圖分析由李文俊對歐·亨利的著名作品《警察與贊美詩》的翻譯作品,對其進行深刻剖析,從而探討和揭示小說《警察與贊美詩》一些深刻的社會意義。
[關(guān)鍵詞]歐·亨利;《警察與贊美詩》;李文俊;譯本淺談
歐·亨利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說巨匠,一生創(chuàng)作了很多優(yōu)秀的文學(xué)作品,其中小說《警察與贊美詩》更是被廣大的讀者認可和廣為傳頌,也受到讀者的熱捧。為了便于更多的讀者在閱讀小說的時候,可以原汁原味地體會到小說的深刻含義,就需要翻譯者在翻譯的時候?qū)π≌f的修辭和語言有深刻的研究。歐·亨利善于使用幽默的語言去諷刺和批判現(xiàn)實社會的黑暗面,這給予其作品很大的藝術(shù)魅力,在人們捧腹大笑的同時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一絲心酸。本文試從李文俊對《警察與贊美詩》的翻譯本出發(fā),對其進行深刻解析,探索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意義,以及翻譯者是如何保留和傳達的。
一、《警察與贊美詩》的作者和作品分析
歐·亨利,英文名O.Henry,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是美國20世紀杰出的短篇小說家,同時也是美國現(xiàn)代小說的奠基者,被世人稱為與法國的莫泊桑和俄國的契科夫齊名的三大短篇小說巨匠。在歐·亨利年少的時候,他就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繪畫創(chuàng)作興趣,但是一直沒有創(chuàng)作出驚人的繪畫作品。一直到了結(jié)婚以后,在妻子的不斷鼓勵下,他開始了文學(xué)創(chuàng)作,但是也沒有發(fā)表出好的作品。后來不幸的是被冤枉進入到監(jiān)獄中,在監(jiān)獄的那段時間,歐·亨利有了大量的時間去研究小說的寫作,也以歐·亨利為筆名發(fā)表了很多短篇小說,在美國文學(xué)界引起極大的關(guān)注。歐·亨利在生前幾乎利用所有時間去進行小說的創(chuàng)作,留下了一篇長篇小說和接近三百篇短篇小說。歐·亨利的作品因辛辣的語言、精巧的結(jié)構(gòu)和獨特的構(gòu)思,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美國下層人們的貧窮生活而聞名世外。
《警察與贊美詩》講述的是個悲喜交加的故事。一個流浪漢蘇比,在冬天沒有地方可去,就想到去監(jiān)獄度過寒冷漫長的冬天,于是嘗試了很多犯罪的行為,例如吃霸王餐,擾亂社會治安秩序和大膽調(diào)戲良家婦女等等,結(jié)果卻都是失敗的。但是這個流浪漢沒有放棄,繼續(xù)想著其他的辦法去闖禍。一天,蘇比無意間散步到一個古樸的教堂前面,教堂里飄出的優(yōu)美的歌聲把蘇比給感染了。在聽過這首好聽的頌歌以后,蘇比的思想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的內(nèi)心萌生出一種想要與悲慘的命運相抗?fàn)幍挠職?。于是他決定從今天以后好好做人,準(zhǔn)備到市區(qū)里找份工作,不再欺騙和依賴他人,他想要在社會上做個有頭有臉的人物。就在蘇比對自己的命運充滿了動力和希望的時候,卻被警察關(guān)進了監(jiān)獄。作者使用幽默的語調(diào)描寫了流浪漢蘇比在不同的時間里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做出的各種啼笑皆非的事情,令人不敢相信,但是更加不可思議的是警察對這些犯罪行為的寬容。當(dāng)蘇比想要正常過日子的時候,警察卻找上門帶走了什么事都沒有做的蘇比,這真是個很好的諷刺。本文試選取李文俊大師對《警察與贊美詩》的翻譯本,研究其中的翻譯手法的作者個人的特色,從而為讀者很好地展示這部小說。
二、幽默的語言與喜劇性創(chuàng)作手法
翻譯想要保留原著的深刻含義就需要與原著保留深刻的關(guān)聯(lián),但是在實際的翻譯過程中,不同的語言通常具有巨大的差異,這樣就給保留原著中的幽默的風(fēng)格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和挑戰(zhàn)。小說《警察與贊美詩》中作者歐·亨利運用多種多樣的幽默手法,使用了一些錯誤的詞語以及夸張手法,賦予了人物鮮明的性格特征,而且取得了很好的藝術(shù)效果,暗示了主人公的命運發(fā)展。對于如何保留原著的獨有幽默,翻譯者又是怎樣進行處理的,我們來看以下例子。
在小說《警察與贊美詩》中有一處令人拍案叫絕的幽默的使用:在主人公流浪漢蘇比原本想要進入到豪華的酒店去住宿的愿望沒有實現(xiàn)的可能性時,蘇比不得不降低自己的標(biāo)準(zhǔn),又選擇了一個根本看不上眼的飯店去食宿,雖然這個飯店很平常,但是卻給予那些沒有多少錢但是吃的還非常多的顧客滿足感。在這處,作者使用了兩個單詞,分別是accusive和talltale,這兩個單詞比較常見,但是組合在一個句子中,卻非常生動形象地描繪出蘇比落魄的生活以及邋遢的穿著。這里的皮鞋是受到世人的責(zé)怪的,褲子被人們指責(zé),這個地方原本可以直接翻譯,但是李文俊大師使用了非常接地氣的翻譯手法,這樣使讀者的眼前浮現(xiàn)出栩栩如生的場景,暗示出蘇比自己沒有任何金錢的窘迫的命運。
在小說中還存在很多處作者獨有的描寫手法,比如對人物肖像的描寫方法的使用,不但對一個人物的身材、相貌和表情進行描寫,甚至還對小說中各種人物的衣著進行詳細的描寫。我們知道,在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中,關(guān)于對人物的塑造方面最好的手法就是對人物進行全方位的描述,從多個角度去呈現(xiàn)給讀者一種視覺享受。小說《警察與贊美詩》得對蘇比、侍衛(wèi)、警察以及女子等等都進行了闡述,作者歐·亨利沒有像常人那樣對人物的多個方面進行描述,而是單單選擇了服飾的刻畫。比如當(dāng)蘇比為了急切地進入到監(jiān)獄里過冬,他就選擇對一個年輕的美麗女子做出不好的行為的原文,李文俊翻譯成一個穿著樸素但是卻非常令人喜歡的年輕女人。但是作者在描寫蘇比準(zhǔn)備偷竊一個男子的雨傘只為可以進入到監(jiān)獄的時候,李文俊是這樣翻譯這個男子的,說他是個穿著整齊、衣冠楚楚的紳士。但是結(jié)果卻非常意外,這個年輕的女人竟然主動反過來勾搭蘇比;這時蘇比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個穿著良好的男子竟然是個來路不清楚的人。在這里穿著樸素但是非常讓人喜歡的女子以及穿著整齊的男子,在我們一開始看來都是好的象征,但是在了解以后,他們確實不是正經(jīng)的人物。讀者在閱讀完以后情不自禁要為作者歐·亨利獨有的描寫手法拍掌自服,同時在內(nèi)心深處也會對那個時候社會的黑暗、骯臟以及丑陋有個更加深切的體會。
三、對譯文的舉例淺談
短篇小說家歐·亨利的小說被讀者廣為流傳和歌頌,主要的原因就是作者善于使用最短的文字篇幅反映出社會的本質(zhì),給讀者耐人尋味的感覺。同時精巧的構(gòu)思、絕妙的語言以及幽默的語調(diào)等等都是作者成功的必要因素。在如何讓讀者很好感受歐·亨利小說的絕妙,如何完美的保留小說中的幽默手法方面,已經(jīng)有很多的翻譯家對此進行了無數(shù)次的嘗試。但是要把小說的精妙給保留下來卻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下面作者將對李文俊的中文譯本進行舉例解釋。
在小說中有這樣一處的描寫,就是蘇比在進入到一家富麗堂皇的飯店時被趕了出來以后,蘇比也明白了自己的身份,于是他選擇一家看起來很樸素的飯店。描述這家餐廳時,作者歐·亨利使用了單詞“thick”和“atmosphere”以及“crock=cry”。作者在這里巧妙地利用了詞語的多重意思,在句中“thick”和11 thin”的意思是多樣的,而翻譯也是多種多樣的。這兩個詞語在意思上有一部分是相反的。翻譯者在翻譯的時候需要準(zhǔn)確地理解這些詞語的含義,明白怎么樣更好地翻譯出文章的相反的意思。李文俊的翻譯里使用了一些“歸化”的翻譯方法,經(jīng)常使用詞語“里”來和其他的詞語搭配一起,比如“妖里妖氣”“糊里糊涂”和“土里土氣”等。在這些詞語中,“里”是作為一種語氣的助詞放在詞語的尾端,在詞語中經(jīng)常帶有一種貶低的意思。因而,李文俊先生的翻譯用“土里土氣”來形容破舊飯店的茶碗的粗糙,也使用了“不優(yōu)雅”形容飯店中的氛圍,更加適合中國讀者在閱讀時的語言順序。在這段的后面描述飯店中的“湯”和“餐巾紙”,李文俊將它翻譯為“舊飯店里面的菜湯以及餐巾紙稀少的一直發(fā)亮”,他使用了“稀少”和“一直發(fā)亮”來生動描寫在破舊飯店里面的東西質(zhì)量的不合格,但是這些詞語用來描寫舊飯店里面的“湯”確實非常不合適的。他的翻譯本被教育部批準(zhǔn)選入到高中語文課本中,但是卻受到了很多高中語文老師的批評。很多人認為他這樣的翻譯是不符合句式的,但是筆者卻感覺李文俊先生翻譯得很好。我們知道湯里面沒有很多東西,稀稀拉拉地放點菜進去,完全可以通過湯看到碗底,因此用“稀少”來描述破舊飯店里面的東西是非常符合實際情況的。
在后來,蘇比一直苦思著去外面到處尋找可以讓自己進入到監(jiān)獄的機會,于是他又到處溜達到其他的地方。在原文中是有這句話。這句話看似非常簡單,但是想要完整保留下原文的精巧的結(jié)構(gòu),翻譯出來又非常生動和形象是非常困難的。不同的翻譯者對這句話的翻譯是不一樣的,會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去翻譯這句話,比如王永年就把這句話翻譯為“明亮的街道,最愉快的心情,最輕率的盟誓和最輕松的歌聲”,但是卻沒有翻譯出文章的精巧構(gòu)思和明快的語調(diào);更多的人把“l(fā)ibrettos”翻譯為歌聲,但也是非常不貼合文章的;還有一部分人將它翻譯為“歌劇”。李文俊根據(jù)原文的意境以及作者的語氣去翻譯這句話中的多義詞,不但很好地保留了原文的意思,而且把文章的精巧和明快的感覺翻譯出來了。
四、總結(jié)
從上文我們知道,不同的語言想要在內(nèi)容和思想上保持統(tǒng)一,就需要我們的翻譯者掌握在不同語言之間的互相交流和溝通技巧。歐·亨利小說獨有的特色就是善于使用不同的詞語表達作者豐富的思想。在歐·亨利的小說中也許,對社會黑暗面的批判力并不是那么大,但是在文字使用上他絕對是一把好手。他能夠使用簡潔明了的文字去表達豐富的含義,修辭手法的使用也達到了巔峰,帶來幽默的藝術(shù)效果。翻譯者在翻譯的時候需要克服語言帶來的一定的差異性,積極地面對語言的差異,想盡辦法去彌補語言帶來的缺陷,才能達到最好的翻譯效果。
[參考文獻]
[1]馬軍.論歐·亨利的創(chuàng)作風(fēng)格——以《警察與贊美詩》為例[J].沈陽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側(cè))05(3).
[2]張乃奇.調(diào)侃法律贊美宗教.試論《警察與贊美詩》的主題兼及其它[J].遼寧師范??茖W(xué)校學(xué)報,1999(05).
[3]王霞.《警察與贊美詩》的功能語言學(xué)分析[J].山東外語教學(xué),2005(01).
[4]張文明,金成星.從前景化角度剖析歐·亨利小說的幽默風(fēng)格——以《警察與贊美詩》為例[J].宿州學(xué)院學(xué)報,2012(10).
[5]阮溫凌.走進迷宮:歐·亨利的藝術(shù)世界[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97.
[6]李晶媛.歐·亨利作品《警察與贊美詩》的英語翻譯技巧和分析[J].英語廣場·學(xué)術(shù)研究2013(01).
[7]徐麗娟.簡析英語小說《警察與贊美詩》修辭格的語義功能[J].外語與外語教學(xué),2001(09).
(收稿日期:2015-12-25)
[作者簡介]何英(1982-),女,重慶璧山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