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群
【關(guān)鍵詞】古詩詞 閱讀教學 意象 捕捉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10A-0034-01
在古詩詞中,意、象是完整有機的統(tǒng)一體。詩人、詞人在創(chuàng)作詩詞時,已然將自己當時的情感寄寓其中,語文學科將這種寫作方法稱為“托物言志”或“寓情于景”。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詩人在抒情時,必然依托實際可感的事物完成表達。在古詩詞閱讀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準確地引導學生捕捉意象,感悟意象之美,有利于學生沉入作品,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進一步加深對作品主題的認識。
一、捕捉具有營造情境作用的意象
詩、詞、曲中的一些意象具有營造情境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感受具體的詩詞意象,促使學生的情感、思維都進入意象所營造的詩詞情境中。
語文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25課《詩詞五首》中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其意境十分唯美,而產(chǎn)生這一效果最直接的原因就在于大量意象的運用。在進行本課教學時,筆者首先要求學生從全曲中找到作品中描寫的所有具體事物,像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和夕陽等。接著,筆者又要求學生從結(jié)構(gòu)上解析這些詞語。如“枯藤”可拆分為“枯”與“藤”兩個詞,前者為形容詞,后者為名詞。詩人通過精簡的詞語,不僅寫了藤,還描寫了藤的狀態(tài)——枯,與“游子思鄉(xiāng)”的主題相串聯(lián),其意義更為豐富。學生在教師的啟發(fā)與引導下,對其它表示意象的詞語進行解構(gòu),并提出對意象的獨特理解,從而對詩詞意境有了更深入的感知。
二、捕捉具有表達作者情感作用的意象
古詩詞意象的運用服務于詩人的情感,捕捉能夠表現(xiàn)詩人、詞人情感的意象,是對古詩詞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點等的綜合系統(tǒng)性探討。古詩詞具有表達情感的功能,教師可以重點從情感闡釋上入手,引導學生品味詩句中意象所蘊藏的情感,讓學生走進詩人的情感世界。
語文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30課《詩詞五首》中《春望》一詩,作者杜甫通過明確的情感表達,利用“破”“深”來寫春的另類特征,利用“烽火”“家書”等來寫戰(zhàn)爭的殘酷。由此,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與悲世傷時的情感不言自明。教師講解時,必須首先聯(lián)系寫作背景,讓學生了解到詩詞背后的情感線頭。同時,通過朗讀體會意象所帶有的情感色彩。此外,對詩詞中的名句進行重點品味。在學生品味詩詞時,教師可視具體情況作指導。
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語言藝術(shù)瑰寶。因此,一些意象具有固定的意義,如李清照《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時,月滿西樓”中的大雁是親人聯(lián)系、情感寄托的載體;柳永《雨霖鈴》中的“楊柳岸,曉風殘月”中的柳樹成為親友作別、悲傷相贈的載體。還有如松樹的堅貞忠誠、梅花的冷艷自傲、牡丹的美麗富貴等,都是詩詞意象情感固定化的表現(xiàn)。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把握好意象所蘊含的深層含義,讓學生對作者的情感有準確的定位。
三、捕捉具有藝術(shù)表達作用的意象
在表達過程中,詩人一般都會采用巧妙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而這些藝術(shù)化的詩句往往成為千古佳句,如王維《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對仗的手法使得詩句讀來朗朗上口,詩中實景與虛景的交錯融合則讓整個場景富有動感與情感。筆者在進行此詩的教學時,首先對該詩的背景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并通過PPT模擬了詩中描繪的自然之景。同時,讓學生通過反復朗誦與品味,對“大漠孤煙直”一句進行重點賞析,分析大漠、孤煙、長河及落日等具有代表性的邊塞景物在詩中起到的表達效果。最后從修辭的視角,讓學生體會對偶手法的藝術(shù)運用。再如,李白在《渡荊門送別》一詩的尾聯(lián)中,直接以“故鄉(xiāng)水”“行舟”這兩個意象來借代送行者與自己,巧妙地完成了個人情感與景物的融合。教師通過對所用藝術(shù)化表現(xiàn)手法的解析與釋疑,幫助學生自然感覺到此時所寫“故鄉(xiāng)水”之多情,實則表達了詩人對故鄉(xiāng)的不舍之情。
詩詞中類似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的運用并不在少數(shù),有一些藝術(shù)表現(xiàn)套路。如李白在其“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行路難,難于上青天”等詩作中就體現(xiàn)了其慣用的夸張手法;杜甫則在其“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等詩句中體現(xiàn)出其在對比修辭運用上的嫻熟。教師可引導學生循其習慣而知其修辭,快速而準確地品味詩詞的寫作藝術(shù)。
教師在古詩詞閱讀教學中必須引導學生感知與理解作者的思想、理念與情感。當然這種感知與理解必須首先對意象進行捕捉與把控。要注意的是,由于詩詞創(chuàng)作年代久遠,教師要注重利用詩詞背景來幫助學生理解,讓學生對古詩詞中的意象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