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仁吉
《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中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shù),食飲有節(jié),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jié),故半百而衰?!边@段文字指出,從養(yǎng)生學的觀點來講,為保持健旺的精力和強健的體魄,人們把日常生活起居也應放到議事日程上來多加注意。
人類的日常起居生活都離不開活動,但活動得有節(jié)制,不能太過,這就是勞逸結合?;顒訒r最好是有動有靜,動靜結合,任何只動不靜或只靜不動的做法都是不利于養(yǎng)生的,正如元代養(yǎng)生家李洽在《敬齋古今》卷五中說的:“大抵人不能常動,亦不能常靜。常動則膠于陽,而有以失于陰;常靜則膠于陰,而有以失于陽。陰陽偏勝,則傷之者至矣?!?/p>
寒則增衣,熱則減衣,這原是人們?yōu)榱隧槕臅r氣候寒暖變化所采取的必要措施。唐代養(yǎng)生家遜思邈在《孫真人衛(wèi)生歌》中說:“春寒莫使綿衣薄,夏熱汗多需換著。秋冬衣冷漸加添,莫待疾生才服藥?!笨傊痪湓挘郧〉胶锰帪橐?。清代醫(yī)學家曹慈山在《老老恒言》中也說過:“衣食二端,乃養(yǎng)生切要事。心欲淡泊,雖肥濃亦不悅口。衣但安其體所習,鮮衣華服與體不相習,舉動便覺乖宜。所以食取稱意,衣取適體,即是養(yǎng)生妙藥?!?/p>
人類的平常起居,陽光是很必要的,適度的光照不但能殺滅細菌、健美肌膚,促進血液循環(huán),還能在很大程度上為心理健康提供一種感覺上的愉悅,有一首養(yǎng)生的《日光詩》這樣寫道:“給我光明暖我身,不分秋夏與冬春。太空神妙如何限?第一關垂總讓君?!?/p>
關于陽光的好處和陽光浴的方法,清代醫(yī)學家曹慈山在《老老恒言》中還說過:“清晨略進飲食后,如值日晴風定,就南窗下,背日光而坐,列子所謂負日之暄也。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體和暢。日為太陽之精,其光壯人陽氣,極為補益。過午陰氣漸長,日光減暖,久坐非宜。”這里說得非常清楚,即日光可以補益壯陽,老人日光浴的方法是擇取日晴無風之日就南窗背光而坐,時間以上午為宜。同時他還提出日光浴的時間不要太長,否則反而不利。
日常起居中,早起梳頭是一件必做的事。發(fā)要常梳,因為不僅可以梳去灰塵頭屑,保持頭發(fā)干凈和發(fā)根的空氣流通,同時還可以改善和增進血液循環(huán),防止脫發(fā)和延緩白發(fā)產(chǎn)生。明代醫(yī)家沈仕在《攝生要錄》中指出:每天梳發(fā)一次可以疏通血脈,散去風濕。由于梳發(fā)具有良好的健康防病功效,清代養(yǎng)生家俞樾甚至把它叫做“神仙洗頭法”。頭和腳是人體頂天立地的上下兩端,臨睡時既梳頭又洗腳,可增進健康,使夜睡安穩(wěn),宋代養(yǎng)生家把這兩件事稱為養(yǎng)生大要,張端義曾在《貴耳集》中記載:“郭尚賢耽書落魄,自陽翟尉致事,嘗云服餌導引之余,有二事乃養(yǎng)生之要,梳頭浴腳是也。尚賢云‘梳頭浴腳長生事,臨睡之時小太平。”從此詩中可以看出,梳頭浴腳不僅有益健康,而且還是臨睡時的一種享受呢。
我國古代還把洗漱當作一種養(yǎng)生法,漱是漱口,目的是清潔口腔,防止口齒之疾。唐代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說:“食畢當漱口數(shù)過,令人牙齒不敗,口香?!鼻宕艽壬皆凇独侠虾阊浴分幸舱f:“食后微渣留齒隙,最為齒累……如食甘甜物,更當漱。每見年末及邁,齒即落者,乃甘甜留齒,漸至生蟲作慝?!笨梢娛澈笮枋?,尤其要注意甜食后漱口。傳統(tǒng)養(yǎng)生理論還認為早起和入睡前都要漱口,且入睡前漱口的作用更勝于早起漱口。至于漱口用的水,以不溫不冷為好,倘能習慣用冷水漱口那就更好。
將小便、大便之事提到紙面上來說似乎有傷大雅,但生活中卻是難以避免的事情。正常情況下,人的小便大約每隔1~4 h一次,晚上則因新陳代謝減慢而減少。大便最好每天一次,形成習慣。為了不違背正常生理功能,除特殊情況外,平時千萬不要強忍小便和憋大便,忍憋大小便對健康都是有害的,明代醫(yī)家沈仕在《攝生要錄》中說:“忍尿不便成五淋,致膝冷成痹;忍大便可成五痔?!?/p>
四味效方是宋代養(yǎng)生家蘇軾在《東坡志林》中介紹的一種起居養(yǎng)生法:“張君持此紙求仆書,且欲發(fā)藥,君當以何品?吾聞戰(zhàn)國中有一方,吾服之有效,故以奉傳。其藥四味而已,一曰無事以當貴,二曰早寢以當富,三曰安步以當車,四曰晚食以當肉。夫已饑而食,蔬食有過于八珍,而既飽之余,雖芻豢滿前,惟恐耳不持去也?!边@里的蘇軾只對四味效方中的“晚食以當肉”作了解釋,其他三味則一掃而過。第一味“無事以當貴”,說的是沒有雜事,就既不勞形也不勞心,好像做氣功似的,身心兩者都可感到舒坦,所以是一味抵得上“貴”的藥方。每二味“早寢以當富”,說的是人過中年不宜熬夜,所以飯后一枕黃粱,自然就成了一味抵得上“富”的妙藥。第三味是“安步以當車”,說的是無事而早寢,未免動少靜多,這對養(yǎng)生來說不利于氣血流暢,因此步行以當車,即少坐車多運動。
明代養(yǎng)生家鄭在《昨非庵日纂》中寫道:“有人看到三個老叟,年紀盡管都已過了百歲,卻還在田里鋤草,其人出于好奇的驅使和長壽的愿望,上前拜問:你們?nèi)虾我赃@樣長壽健康?一叟先答室內(nèi)姬粗丑。二叟答量腹接所受。三叟答:暮臥不覆首?!弊屑毞治觯笆覂?nèi)姬粗丑”是說老婆長相難看,這可減低丈夫對房事的興趣,從而節(jié)欲積精。古人認為腎藏精,腎為人的先天之本,先天之本因節(jié)欲而強固,所以就長壽?!傲扛菇铀堋笔钦f飲食適量,從不飽食。人身除了腎為先天之本外,還有脾為后天之本的說法,而飲食適量正好極大程度地保護了后天之本。“暮臥不履首”是說不蒙頭睡覺,因為人的生理活動不僅需要地上所栽谷氣的滋溉,同時也少不了天上清氣的涵養(yǎng),而不覆首的睡法正好保證了一夜間有足夠的清氣攝入。蒙頭而睡會被被子中的濁氣熏蒸,使人昏沉,長此以往怎不有損健康呢?
人類的日常起居涉及面廣,且比較瑣碎,因此敘述起來很難概全。清代養(yǎng)生家褚人獲在《堅瓠三集》卷二中說:“少飲酒,多啜粥;多茹菜,少食肉;少開口,多閉目;多梳頭,少洗浴;少群居,多獨宿;多收書,少積玉;少取名,多忍辱;多行善,少于祿。便宜勿再往,好事不如沒?!边@里為我們指出了多啜粥、多茹菜、多閉目、多梳頭、多收書、多忍辱、多行善以及少飲酒、少食肉、少開口、少洗浴、少群居、少和玉、少取名的七多七少原則。少洗浴是因為古人浴室設備簡陋,尤其是冬天,因洗浴而導致傷風受寒的事時有所見,為此《千金要方》有“不欲數(shù)數(shù)沐浴”之說,《攝生消息論》中也有“冬月陽氣在內(nèi),陰氣在外,老人多有上熱下寒之患,不宜沐浴”的說法,但今天則大可反其道而行之,因為多洗浴可清潔肌膚,促進身體健康。至于“便宜勿再往,好事不如沒”,則是把養(yǎng)生要點歸結到清心寡欲上,可見古人養(yǎng)生不僅注意養(yǎng)形,而且更注重養(yǎng)心。又如清代養(yǎng)生家金武祥在《粟香隨筆》中指出:“嘗見養(yǎng)生格言云,寵辱不驚,肝木自寧;動靜以敬,心火自定;飲食有節(jié),脾土不泄;調(diào)息寡言,肺金自全;淡泊寡欲,腎水自足?!闭f的是要做到肝寧、心定、脾固、肺全、腎足,就要摒除一切干擾。
古代養(yǎng)生家們除了正面闡述日常起居中的養(yǎng)生外,還從反面提出了“五難”,例如清代養(yǎng)生家丁國鈞就在《荷香館瑣言》中說過:“名利不去,一難也;喜怒不除,二難也;聲色不去,三難也;滋味不去,四難也;神慮精散,五難也。”反提的目的是為了更加引起人們的注意,究其實質(zhì),也是在告誡人們不要被過多的情志、聲色、滋味所干擾,從而打亂了寧靜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