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8日下午,《漢風藏韻·漢藏佛教藝術與國家文化認同學術論壇》隆重召開。
為提高展覽的學術性和專業(yè)性,浙江美術館和普陀山佛教造像研究院于浙江美術館舉辦了高端學術論壇——《漢風藏韻·漢藏佛教藝術與國家文化認同學術論壇》,浙江省政協(xié)副主席湯黎路,原成都軍區(qū)副政委屈全繩將軍,原國家文化部副部長、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中國文化管理協(xié)會執(zhí)行主席梁鑫華,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舟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統(tǒng)戰(zhàn)部長忻海平,浙江美術館館長斯舜威,舟山市政協(xié)副主席張永奎,中國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普陀山佛教協(xié)會會長道慈大和尚,原國家文物局副局長、中國文化管理協(xié)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張柏,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故宮博物院明清宮廷技藝研究所所長陳麗華,原臺盟中央宣傳部部長、中國文化管理協(xié)會遺產(chǎn)保護委員會會長安然,原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西藏局局長、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佛教文化專項基金管理委員會主任畢華,普陀山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惟航法師、凈旻法師、定明法師等40余位領導、專家、學者及嘉賓出席了本次論壇。
《漢風藏韻·漢藏佛教藝術與國家文化認同學術論壇》旨在匯聚眾多專家學者的才智,通過以包括這些佛教造像及法器在內的眾多實物為佐證,進一步說明我國各民族文化是在不斷交匯融入,中華文明是在不斷發(fā)展壯大,佛教傳入中國后是在不斷加快中國化進程。這對于進一步增強國家文化的認同,提升民族自豪感,提高文物保護意識,加強文化傳承觀念,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特殊的意義。
清華大學人文社科高等研究所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漢藏佛學研究中心主任、長江學者沈衛(wèi)榮,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金銅佛像鑒定專家王家鵬,中國錢幣博物館館長、古代金屬工藝制作研究專家周衛(wèi)榮,浙江大學教授、漢藏佛教藝術研究中心主任謝繼勝,西北民族大學教授、海外藏文文獻研究所所長才讓,普陀山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普陀山佛教造像研究院副院長凈旻法師,原成都軍區(qū)副政委屈全繩將軍,分別從各自專業(yè)角度和視野在論壇上發(fā)言。
本次浙江美術館展出的佛像,以散失在西部藏區(qū)的各類藏傳金銅佛像為主,匯集元、明、清不同時期,很多都是中央政府頒賜給藏區(qū)宗教僧俗領袖的重要禮品。其中不少鐫刻有“大明永樂年施”、“大明宣德年施”、“大清康熙年施”、“大清乾隆年禮部造”等款識,是中國造像藝術史上登峰造極的藝術珍品。
為了確保這些佛像的在學術層面的嚴肅性,保證這些佛像能夠在今天亂象叢生的文博圈,經(jīng)得起質疑和考驗,把中國歷史上最頂級的造像藝術,以及宮廷鑄造技藝真實地呈現(xiàn)給公眾。早在十年前,國內外眾多學者就開始對這批佛像進行了深入研究討論。
故宮博物館研究員、金銅佛像鑒定專家王家鵬將這批佛像,與故宮藏佛像進行對比研究,長達7年之久。國家博物館首席佛像鑒定專家孫國璋、國家鑒定委員會委員、佛像鑒定專家步連生,分別從考古學、文物學的角度對這批佛像進行了嚴格的評價和鑒定。
著名藏學家、佛學家、國務院參事王堯;著名國學大師、國務院參事馮其庸;著名美學專家、中央美院教授、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金維諾;著名國學大師、藏學家、寧瑪派傳人談錫永上師;清華大學人文社科高等研究所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漢藏佛學研究中心主任、著名藏學家沈衛(wèi)榮;中國錢幣博物館館長、古代金屬工藝制作研究專家周衛(wèi)榮;美國哈佛大學著名藏學家、印度學家范德康教授;德國波恩大學藏學家史衛(wèi)鄰教授;美國印第安納大學藏學家史衛(wèi)國教授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這批佛造像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專家學者們一致認為,這批金銅佛像對于研究西域文化、藏傳佛教與河西走廊各民族的交融、藏漢交融有著非常重要的史學價值和研究價值。
2011年,美國洛杉磯郡立美術館文物保護實驗室主任、著名古金屬鑒定專家皮特梅爾斯(Pieter Meyers)博士,對這批佛像進行了科學檢測,并對其中明代永宣時期的金銅佛像,進行鉆孔取樣,分別送往美國、英國、德國和新西蘭四個國家的6所頂級實驗室進行科學分析,最后與大英博物館數(shù)據(jù)庫中的永宣佛像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數(shù)據(jù)完全一致。鑒定結論為:這批金銅佛像的鑄造時期為15世紀,造像本身工藝高超、制作精良,堪稱世界造像藝術史上的精品之作。
《漢風藏韻·中國古代金銅佛像藝術特展》上展出的佛像,集合了漢藏兩種文化區(qū)域中,多元的佛教藝術,并結合中國傳統(tǒng)鑄造工藝,和豐富多彩的造型藝術。把漢藏交融的歷史脈絡傳達給公眾,為公眾了解內地與藏區(qū)的漢藏佛像藝術與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尤其是明代永樂宣德時期的金銅佛像,作為中國明代最強盛時期造像藝術的工藝代表,其至美神韻中,難以掩藏的中國頂級藝術的高度和大國風范,必將成為杭州G20峰會期間備受矚目的文化符號。
《漢風藏韻·漢藏佛教藝術與國家文化認同學術論壇》以保護和傳承佛教文化為中心,圍繞特展中珍貴的佛教造像和法器所傳遞出的歷史意義、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進行交流,體現(xiàn)了中華文化的多姿多彩,展示了佛教博大精深的內涵,印證了漢藏文化交融源遠流長,并進一步激勵社會大眾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珍視和愛護。(責編: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