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春萍
“老板,單位的網又斷了,大家都上不了網了。”
“好的,我立馬聯系聯通公司?!?/p>
“老板,今天我要去談一個客戶,我把話述發(fā)給您,您幫我把把關唄。”
“好的,我馬上幫你修改?!?/p>
“老板,今天有一家廣告公司要找我們合作,我把他們的資料發(fā)給您,您看看是否有必要再聯系。”
“好的,我一會兒看?!?/p>
三年前,王祥創(chuàng)辦一家網絡公司。創(chuàng)業(yè)初期,為了節(jié)約人力成本,王祥把自己一人分成兩半,大小事情都親自操刀。隨著公司規(guī)模逐漸擴大,部門多起來,員工也隨之增加,可是他那事必躬親的作風卻依然如舊。員工漸漸掌握老板的脾氣,也是事事請示。有時,王祥自己也納悶:為何員工越來越多,自己反而處理的事情越來越瑣碎。斷網這種小事兒,應該是后勤部門的職責??!
王祥作為管理者,之所以越來越累,簡言之,就是不懂得放權。抓權,對于管理者來說,在特定時期是必要的。但如果想把公司做大,一定要聚集公司所有員工的智慧,充分授權,激發(fā)其內在潛力。
抓權淚滿襟
歷史上最不懂得放權的人,要屬諸葛亮了。《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中記載:“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薄段菏洗呵铩酚涊d:“罰二十以上,皆親攬焉。”作為軍中主帥,一國之相,縣吏的任免都要親批,試問要吏部官員何用?士兵二十板子也要過問,試問軍中將領與執(zhí)紀官有何用?
所有事情親力親為,即使晝夜不休不眠,也無法顧及全面。就像司馬懿所說:“孔明食少事繁,其能久乎?”果不其然,諸葛亮積勞成疾,終病死在五丈原。而在他死后,蜀國又成為三國中最快滅亡的一方。
這種“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悲劇的發(fā)生,與他事事追求完美而不敢放權是有直接關系的。假如諸葛亮能善于放權,三國的歷史又會怎樣改寫呢?
作為管理者,諸葛亮個人能力極其優(yōu)秀,自我要求也極其嚴格。在諸葛亮眼里,下屬的能力都在自己之下,他用起來自然不放心,所以權力不敢輕易下放。
偌大的國家要有多少事處理?就算日理萬機,也未必能夠盡數做完。更何況一個人的效率始終太慢。優(yōu)秀的管理者應該是用人多過做事,而不是以一當十地辦盡所有事??酌骼鬯懒俗约阂采枇怂耍浣Y果乃是雙輸。憑借一己之力根本改變不了國家滅亡的大局。幾經朝代更迭,正如那句詩詞,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說到底,諸葛亮還是缺少海納百川的大格局大氣魄。
放權喜笑顏
前幾日,和一好友N先生聊天。人逢喜事精神爽,N先生眉宇間透著一股喜悅之情。問及原由,原來是職場得意。N先生是一家電器公司的人力資源總監(jiān),近幾年生意慘淡,公司上下員工士氣低落。一次參加業(yè)內展會,N先生認識一位瑞士公司中國區(qū)的總經理,二人相談甚歡,這位總經理很是欣賞N先生的個人魅力,并拋出橄欖枝,想要和N先生的公司合作。
N先生立馬向老板匯報情況,老板聽后當即決定,將此次合作所有事項全權交由N先生負責。經過三個月的考察、參觀、談判,最后瑞士公司決定與N先生的公司合作,并簽署了三千萬元的訂單。在正式簽合同的前三天,N先生將擬好的合同呈交給老板,告訴老板簽署合同的時間、地點和具體事項。
老板卻說:“整件事情都是由你獨立完成,因此三天后,你代表我去簽字?!盢先生很吃驚,對方是由總經理簽署合同,而自己僅僅是公司的人力資源總監(jiān)。老板接著說:“如果換作是我去負責這個項目,都未必有你做得好,因此你完全有資格去簽這個合同。這個項目使公司扭虧為盈,作為首席功臣,你要用力蓋好我們的公章!”
老板的一席話讓N先生既興奮又感動。自己三個月的努力沒有白費,還能代表公司與對方公司的總經理簽署合同,這是一種信任,更是一種榮譽。一種職業(yè)自豪感瞬間爆棚。
N先生和他公司的故事還在繼續(xù),相信他們會創(chuàng)造更多的驚喜和輝煌。在我們給N先生記頭功的同時,也不要忘記給他的老板點個贊。試想,如果老板不懂放權,親力親為,可能這個項目就無法順利談成。因為許多時候,對方是先認可個人,再有興趣了解其背后的公司。更值得嘉許的是,在簽合同這樣隆重的事情,老板也能交給N先生去辦,要知道,公司已經連續(xù)幾年虧損。一筆簽下去,代表的是公司的效益和未來。在落筆和蓋章的那一刻,是無限榮耀的。想必,那一剎那,N先生也是心懷感恩的吧。
這讓我不禁想起當年阿里在美國上市的情景。2014年9月19日晚間,阿里巴巴集團在紐交所正式上市。敲響開市鐘的那一刻,八張陌生的面孔站在臺上接受整個世界的注目,他們是當晚的敲鐘嘉賓?!拔覀儕^斗了這么多年,不是為了讓我們自己站在那里,而是為了讓他們站在臺上?!瘪R云在紐交所現場說。
敲鐘人共有八位——兩位網店店主、快遞員、用戶代表、一位電商服務商、網絡模特和云客服,還有一位是來自美國的農場主皮特·維爾布魯格,他的果園盛產車厘子,而這些水果通過天貓賣到了遠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國。
和絕大多數公司完全不同,阿里巴巴的敲鐘人并不是公司高管和他們的朋友。在這一刻,馬云和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們、員工代表一起站在臺下,為敲鐘人久久鼓掌。
上市敲鐘是交易所最隆重的慶祝儀式,阿里巴巴此刻選擇“全球最獨特”的敲鐘方式向世人亮相,馬云說,“我們不是靠某幾項技術創(chuàng)新,或者幾個神奇創(chuàng)始人造就的公司,而是一個由成千上萬相信未來,相信互聯網能讓商業(yè)社會更公平、更開放、更透明,更應該自由分享的參與者們,共同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熱情建立起來的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p>
N先生的公司雖不及阿里規(guī)模,但其老板的智慧與馬云如出一轍。再智慧的管理者,也必須要靠成千上萬人的創(chuàng)新來造就公司。而現實中許多像諸葛亮一樣的領導卻遲遲不肯放權。一是不敢放,即對外聘的經理人心里沒底,不放心將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交到經理人手中,尤其作為本來家底就不厚實的中小企業(yè),實在是折騰不起,擔心一旦出現失誤可能就會使公司陷入困境甚至走向死亡;二是不想放,老板怕失去自己對企業(yè)的控制,喪失在公司中的權威,甚至可能會受制于手中掌握大量市場資源的經理人,這對長期在企業(yè)內部一言九鼎的中小企業(yè)老板來說是個相當大的挑戰(zhàn)。
在公司內從頭開始推動放權確實相當困難。但是,一旦推動成功,能讓上下員工主動思考,怎樣做才是對顧客、對自己單位最好的抉擇。筆者在這里為老板推薦成功放權的十項要訣:
要訣一:不要只問“懂了嗎”
管理者習慣性會問員工“懂了嗎”、“我講的你明白了嗎”。這種情況下,許多對細節(jié)還不太懂的員工都會反射性地回答“知道”、“明白”,他們不想當場被主管看扁。
要訣二:明確績效指標與期限
員工必須了解自己在放權下必須達到哪些具體目標,以及在什么時間內完成,清楚了這些才能有基本的行動方向。放權不是單單把事丟給員工,還要讓他明白管理者的預期目標。
要訣三:放權后也要適時聞問
放權以后不能不聞不問,等著他把成果捧上來。你可以不必緊盯人,但仍要注意員工的狀況,適時給予“這兒不錯”、“那樣可能會比較好”之類的意見提點。如果任務特別需要“準時”,也可以提醒他注意進度與時間。
要訣四:為下次放權做“檢討”
每次的放權后,管理者應找員工討論他這次的表現,以便檢討改進。管理者可以讓員工描述自己在這次過程中學到了什么,再配合管理者自己觀察到的狀況,作為下次放權的參考。
要訣五:放權不一定要是大事
即使只是一次再尋常不過的小事,都可以是“放權”,未必一定要是關乎生死存亡的大方案、大計劃,才叫放權。尤其對于新進員工,從小事放權起,可以訓練他們負責任的態(tài)度,也建立他們的自信。
要訣六:先列清單再放權
簡單來說,主管可以先列出每天自己所要做的事,再根據“不可取代性”以及“重要性”刪去“非自己做不可”的事,剩下的就是“可放權事項清單”了。這會更有系統(tǒng)、有條理。
要訣七:放權的限度要弄明白
有些員工會自作主張,做出一些超出放權的事。因此最好在放權時能特別交待“底限”,一旦快觸碰到了,他們就應該剎車,這可以防止他們擅自跨過界限。
要訣八:找對你打算放權的人
你所指定的人,如果經驗多但對于該項任務不擅長或意愿較低,未必會比經驗較淺、有心學習而躍躍欲試的人適合。
要訣九:排定支持措施
告知員工,當他們有問題時,可以向誰求助,并且提供他們需要的工具或場所。當管理者把自己的工作分配給員工時,確定也把權力一起轉交。此外,還要讓員工了解,他們日后還是可以尋求領導的意見和支持。
要訣十:放了權就該適度放手
與其緊迫盯人,不如在開始時就交待清楚,然后放手讓員工做。這樣管理者既可以省一些精力,員工也可以試一試自己的能力。
想必文章開始提到的王祥老板還在為公司斷網的事情奔波,勸君一句,有一種格局叫放權,及早脫身吧。
責編/齊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