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君
(山西省忻州市人民醫(yī)院,034000)
?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冠心病室性早搏優(yōu)化方案的隨機對照觀察
楊麗君
(山西省忻州市人民醫(yī)院,034000)
室性早搏;冠心??;中西醫(yī)結合
冠心病(CHD)是一種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血管腔痙攣或者狹窄,致使心肌出現(xiàn)缺血缺氧從而出現(xiàn)的心臟疾病。室性早搏是CHD常見并發(fā)癥,也是導致CHD病情加重、惡化或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中醫(yī)學中并無冠心病室性早搏這一病名,但結合其發(fā)病情況與癥狀可將其歸屬于“心悸” “胸痹” “暈厥”等范疇。外邪內侵、飲食不節(jié)、年老體弱、情志失調致使心脈氣血運行受阻,導致心神失養(yǎng),引起心神動搖[1]。目前,關于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研究較多,治療方案豐富。本研究在以往的臨床治療方案基礎上,探索冠心病室性早搏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優(yōu)化方案。
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接診的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中選取90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90例患者分為三組,其中觀察Ⅰ組30例,女性11例,男性19例;平均年齡(55.73±4.27)歲;平均病程(9.47±2.44)個月。觀察Ⅱ組30例,女性12例,男性18例;平均年齡(54.88±5.21)歲;平均病程(9.51±2.21)個月。對照組30例,女性11例,男性19例;平均年齡(55.52±4.12)歲;平均病程(9.33±2.51)個月。三組患者一般資料逐項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胺碘酮治療。鹽酸胺碘酮片(哈藥集團制藥六廠,國藥準字H23021767),初期每日3次,每次0.2 g,餐后頓服;治療1周后,改為每日2次,每次0.2 g,餐后頓服;治療2周后,改為每日1次,每次0.2 g,餐后頓服維持,連續(xù)治療4周。
觀察Ⅰ組:定心方單一用藥。定心方組成:苦參、黃連、酸棗仁、茯苓、黨參、靈芝、丹參、三七、赤芍、瓜蔞。按照《中藥配方顆粒質量標準》制成中藥顆粒劑,每日2次,溫水沖服,連續(xù)治療4周。
觀察Ⅱ組:采用定心方聯(lián)合胺碘酮治療。胺碘酮服用劑量、方法與對照組相同;服胺碘酮后間隔半小時服用定心方中藥顆粒劑,連續(xù)治療4周。
治療期間要求患者必須按照要求按時、按量用藥,并及時將未用完藥物交回,便于統(tǒng)計。
有效性評價標準:以室性早搏有效率作為主要評價標準。顯效:較治療前室性早搏次數(shù)有明顯減少,且減少超過90%;有效:較治療前室性早搏次數(shù)有所減少,減少50%~90%;無效:較治療前室性早搏次數(shù)低于50%,或者加重,或無變化。
不良事件:觀察三組患者用藥期間不良反應。
結果:對照組室性早搏有效率為73.33%,觀察Ⅰ組室性早搏有效率為73.33%,觀察Ⅱ組室性早搏有效率為90.00%。三組整體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對照組、觀察Ⅰ組和觀察Ⅱ組患者療效比較[例(%)]
不良事件:對照組出現(xiàn)2例皮疹,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67%;觀察Ⅰ組出現(xiàn)1例惡心腹痛,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33%;觀察Ⅱ組出現(xiàn)2例皮膚皮疹,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67%。三組患者不良反應程度均較輕,停藥后好轉。三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中醫(yī)學認為,CHD主要是因氣血不暢、邪痹心絡所致,其證主要為本虛標實。室性早搏則應歸屬于“心悸”范疇,主要因邪擾心神、心失所養(yǎng)引起心跳異常,可分為心脾兩虛、心虛膽怯、心血瘀阻與陰虛火旺等證型,其中痰濁內阻、心血瘀阻是CHD室性早搏最常見證型。兩證相互影響,終成痰瘀互結證。痰瘀郁結久不散,可化熱耗氣,致使陰虛火旺、心虛膽怯諸證。或因外感內傷,或因先天稟賦不足,致使耗氣傷陰,氣虛則痰阻、血瘀,陰虧則致火熱內生,心神受擾,從而出現(xiàn)心動驚悸不安[2]。
定心方經過二十余年的臨床研究運用,證實該方在CHD治療中有顯著療效,且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有較高預防價值。經過長時間的跟蹤隨訪了解到,長期堅持服用定心方的CHD患者尚無心臟猝死病例[3]。筆者結合多年臨床經驗總結,認為CHD室性早搏治療中當抓住瘀、痰、虛、熱四大特點,以清熱化痰祛瘀、益氣寧心安神為主要治則。定心方中以黃連與苦參為君藥,具有苦寒清熱、瀉火寧心之功效;以茯苓、酸棗仁、靈芝與黨參為臣藥,可發(fā)揮益氣寧心安神之功效;以三七、丹參、瓜蔞與赤芍為佐使藥,取其祛瘀化痰之功效。上述諸藥聯(lián)用,共奏清心安神的功效?,F(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黃連中含有大量的小檗堿,該成分可有效調節(jié)心臟負性頻率和正性肌力[4]??鄥⒅泻写罅垦趸鄥A和苦參堿,其在抗心律失常中效果顯著。此外,苦參中含有的苦參總黃酮,還有助于控制心肌細胞自發(fā)搏動頻率[5]。另有大量臨床研究和動物實驗證實,酸棗仁中含有的酸棗仁總皂苷A與B,在心血管疾病中有多方面作用,尤其是抗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作用顯著。
為進一步了解定心方在CHD治療中的藥理機制,眾學者通過動物和臨床研究進行了深入探索。有研究者在動物實驗中發(fā)現(xiàn),給予大鼠定心方注射后,有效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較好地實現(xiàn)了對心律失常的控制,并指出定心方可降低腫瘤壞死因子-α、核因子-kB與血清細胞間黏附分子-1、白細胞介素-6等相關炎癥介質。另有報道,通過給予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血癥大鼠定心方,結果發(fā)現(xiàn),大鼠的低密度脂蛋白受體與血脂水平均得到有效調節(jié),同時使ApoE基因逐漸縮小,使主動脈斑塊面積也隨之縮減,認為定心方作用機制可能與小鼠血脂水平有較大關系,可對腫瘤壞死因子-α、超敏C反應蛋白以及內臟脂肪素表達進行調控[6]。
本研究選取鹽酸胺碘酮作為陽性對照藥物,并通過隨機對照觀察探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方案的臨床應用效果,更加科學地判斷定心方在CHD室性早搏治療中的應用效果。首先選取90例CHD室性早搏患者,在保證患者基線水平一致的情況下,給予其不同的治療方案,結果顯示,觀察Ⅱ組(定心方聯(lián)合胺碘酮用藥)室性早搏有效率顯著優(yōu)于觀察Ⅰ組(定心方)、對照組(胺碘酮)(P<0.05)。此外,三組用藥期間均未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安全性上三組均無顯著差異(P>0.05)。綜合上述兩項指標可得出,中西醫(yī)結合(定心方聯(lián)合胺碘酮)用藥效果顯著優(yōu)于單一中藥與單一西藥治療,進一步確定了定心方在CHD室性早搏治療中的顯著功效,同時也證實通過定心方與胺碘酮聯(lián)合給藥,更利于臨床療效的提升。
綜上所述,中西醫(yī)結合在CHD室性早搏治療中,其臨床效果確切,且安全性較高。但本研究僅是對三種治療方案進行了對比,且未實施遠期療效跟蹤隨訪,故關于該方案對患者遠期療效的影響還需進一步探討。
[1]張萍,李博,徐鳳芹,等.中醫(yī)藥治療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系統(tǒng)評價[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0(12):1409-1411.
[2]陳易.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室性早搏的效果分析[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4,24(24):5557-5558.
[3]馮連明,康霞.參芪轉律膠囊治療冠心病室性早搏臨床療效及對心功能的影響[J].四川中醫(yī),2015,33(8):105-107.
[4]薛長玲,吳俊喜,段惠杰,等.定心顆粒治療冠心病室性早搏100例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yī)藥學報,2004,18(3):10-12.
[5]周玉平.定心方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機制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7.
[6]李琪.定心湯治療心虛膽怯型心悸的臨床觀察[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09.
2016-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