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黑龍江佳木斯市長新遺址搶救性清理簡報

2016-12-02 10:33佳木斯市文物管理站
北方文物 2016年2期
關鍵詞:腹徑房址圓唇

佳木斯市文物管理站

?

黑龍江佳木斯市長新遺址搶救性清理簡報

佳木斯市文物管理站

長新遺址 滾兔嶺文化 兩漢時期 陶器

2007年5月,佳木斯市文物管理站在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中,在長新村西1公里的山丘上發(fā)現(xiàn)了1處遺址,并將其命名為長新遺址。調查中對兩座遭到破壞、部分遺物已暴露的半地穴式房址進行搶救性清理。2008年6月,對該遺址進行了復查,并對遺址西側偏北處的一座被破壞的房址進行了清理。兩次清理出土的器物種類較多,組合豐富,特征鮮明,其文化內(nèi)涵與滾兔嶺遺址有較多相同之處。為深化研究三江平原兩漢時期考古學文化的內(nèi)涵、編年分期等增添了新資料。

2007年5月,佳木斯市文物管理站在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中,對佳木斯市郊區(qū)長發(fā)鎮(zhèn)進行文物調查時,在長新村西1公里的山丘上發(fā)現(xiàn)了1處遺址,并將其命名為長新遺址。遺址所在的山丘距離村屯較近,由于附近村民長期在此采沙,在遺址南側和西側形成了兩個較大的沙坑,部分遺跡被破壞。調查中發(fā)現(xiàn)遺址東側和西側的兩座半地穴式房址遭到破壞、部分遺物已暴露。普查隊決定進行搶救性清理,對遺跡暴露處布探方2個,編號07JJCT1、T2,清理出圓角方形半地穴房址兩座,編號為07JJCF1、F2(為敘述簡便,下文均省略編號JJC)。2008年6月,對該遺址又進行了復查,并對遺址西側偏北處的一座被破壞的房址進行了清理,布方1個(08T1),清理出圓角方形半地穴房址1座(08F1)。兩次發(fā)掘清理出土的器物較為豐富,現(xiàn)將其收獲簡報如下。

一、地理位置

長新遺址位于佳木斯市東南17.5公里處的淺山丘陵地區(qū),遺址所在山丘東距長新村1公里,海拔高度205米。該山丘呈東西走向。四周不遠處為平緩的山丘。在遺址南約1公里處有一條季節(jié)性的河流,東約2公里處是南北走向的音達木河。遺址平面大致呈橢圓形,東西長約400米,南北寬約120米。在山丘上有80余個橢圓形的地表坑。地表坑遺跡多分布在山頂、山南坡及山西坡的平緩地帶,山北坡較少。一般直徑6~8米,深0.3~0.6米(圖一)。

二、地層堆積

長新遺址的地層堆積簡單,以08T1東壁為例說明情況。

圖二 08T1東壁剖面圖

第1層:黑色土,厚約0.07~0.15米,即地表腐殖土層,土質較松軟,內(nèi)含少量夾砂陶片。

第2層:黃褐色砂土,厚約0.10~0.15米,夾有大量細沙,內(nèi)含少量小石塊和手制夾砂陶片。08F1開口于第二層下(圖二)。

第2層以下為風化花崗巖。

三、遺 跡

房址 3座。均為半地穴式,平面呈圓角方形,邊長2.2~7.7米。穴壁因開在風化的花崗巖上,十分堅硬,據(jù)觀察壁面未經(jīng)特殊加工處理,房址由于村民挖沙取土被嚴重破壞,殘存四壁因地勢起伏而高矮不等。居住面基本水平,隨地勢略有傾斜,未見明顯的加工痕跡,亦未發(fā)現(xiàn)門道。僅在08F1房址內(nèi)發(fā)現(xiàn)有柱洞,沿四壁分布。

07F1 位于遺址東側,開口于第2層下,開口距地表約0.3米。殘存房址北側一小部分。半地穴式建筑,平面呈圓角方形。現(xiàn)存房址東西長2.2米、南北殘寬0.8~1.9米。直壁。存高0.6~0.7米。居住面為灰褐色沙土面,為長期踩踏形成,厚約0.02~0.03米。表面有煙火熏烤痕跡。在居住面北側發(fā)現(xiàn)有一組陶甕碎片(圖三)。

圖三 07F1平剖面圖 (1.陶甕)

07F1內(nèi)堆積黑灰色沙土,含有少量木炭,并出土有少量的夾砂陶片。

07F2 位于遺址西側。房址地表及東南角被嚴重破壞。半地穴式建筑, 平面呈圓角方形?,F(xiàn)存房址東西長7.7米、寬7.4米。直壁。存高0.2~0.6米。居住面為灰褐色沙土面,為長期踩踏形成,厚約0.02~0.04米。表面有煙火熏烤痕跡。在北壁、南壁和西南角的居住面上有三組陶片和陶壺、陶甑、石磨棒等,在居住面西南放置有一組石磨盤和石磨棒(圖四)。

圖四 07F2平剖面圖 1、2.陶壺 3.陶甑 4.陶甕 5.石磨盤 6、7.石磨棒

07F2內(nèi)堆積黑灰色沙土,含有少量木炭,并出土有少量的夾砂陶片。

08F1 位于遺址西北。開口于2層下,開口距地表約0.15~0.23米。房址北側已遭破壞。半地穴式建筑,平面呈圓角方形,邊長5米。直壁。房址位于山丘北坡,隨山坡走向,房址南壁較深,北壁較淺。存高0.15~0.9米。房壁為黃褐色風化花崗巖,未經(jīng)特別加工。居住面為灰褐色沙土面,為長期踩踏形成,厚約0.02~0.03米。表面有煙火熏烤痕跡。居住面中部偏東有一方形硬面灶址,質地堅硬,呈鮮艷的紅色,中間有一個小圓窩,周圍表面光滑。灶址南北長0.35、東西寬0.3、厚0.02~0.03米,圓窩直徑0.1、深0.05米。室內(nèi)有柱洞14個,沿房址四壁下單排分布,絕大多數(shù)與地面保持垂直,無特殊加工痕跡。柱洞多分布在房址的北壁下,東壁和西壁下較少,間距0.3~3.4米,柱洞口徑約0.08、深約0.04米。居住面上集中于灶的東部出土一組陶器,排列密集,相互擠壓在一起,在近南壁、東壁和北壁分置有碗、壺、缽、罐、杯、甕等。此外在居住面東南放置有一件石磨盤。一件已殘成三段的石磨棒,分別放置在房址東壁的南端、中部和北端三個位置(圖五)。

圖五 08F1平、剖面圖1~11、35、37.陶罐 12~16、36.單把罐 17~22、39.單把杯 23、24、40.陶壺 25~27、29.陶缽 28、30.陶碗 31.陶杯 32、38.陶甕 33.石磨盤 34.石磨棒

08F1內(nèi)堆積黑灰色沙土,含有少量木炭和小石塊,并出土有少量的夾砂陶片。

四、遺 物

長新遺址共出土遺物50余件,主要出土于居住面和房內(nèi)的填土中。種類以陶器為主,石器較少。

(一)陶器。

43件,均為容器。其中包括完整器和經(jīng)復原的器物,另外還有少量殘片。器形有罐、缽、壺、碗、杯、甑、甕等。陶器均為夾砂陶,含砂粒,數(shù)量較多,分布均勻,與當?shù)噩F(xiàn)有土質完全相同。器表磨光,以黃褐陶、紅衣陶為主,少量灰褐陶。有部分紅衣陶局部紅衣剝落。多數(shù)陶器因燒制時氧化不充分或使用時過火部位不同以及受到焚燒的房屋倒塌后的烘烤等共同作用使器表顏色斑駁不一。

陶器均為手制,器形多不規(guī)整。制作方法采用泥片分段套接,下段泥片的接口在外,上段泥片的接口在內(nèi),上下連接成器。大型器物的器壁凹凸不整,在泥片套接部位常見按壓、刮抹的痕跡。小型器物則直接捏制成形。附帶的把手采用榫卯式嵌入法,個別破損的器物采用泥條作為鉚釘來進行修補。

部分器物上飾有凸弦紋。凸弦紋飾于罐、壺類的肩、腹及近底部,數(shù)量一至三條不等。

罐 13件。夾砂陶。尖圓唇,束頸,小平底。依口部形態(tài)變化,可分二型。

A型 12件。敞口。按腹部變化可分二亞型。

Aa型 9件。鼓腹。08F1∶5,夾砂紅衣陶。在肩部及近底部各飾一道凸弦紋,在兩道凸弦紋之間縱向均勻地分布三道斜向凸弦紋??趶?9.4、腹徑30、底徑10、高33.6厘米(圖六,1)。08F1∶7,夾砂黃褐陶。在肩部、腹部及近底部各飾一道凸弦紋。口徑25.5、腹徑27.6、底徑9、高31厘米(圖六,2)。08F1∶4,夾砂紅衣陶。在肩部及近底部各飾一道凸弦紋??趶?1、腹徑31.1、底徑9.6、高35.5厘米(圖六,3)。08F1∶2,夾砂紅衣陶。腹徑最大徑偏上,在肩部飾兩道凸弦紋??趶?2.7、腹徑36.1、底徑10、高37.8厘米(圖六,4)。08F1∶35,夾砂黃褐陶。在肩部飾一道凸弦紋。腹部殘??趶?0.7、底徑9.1、高35.3厘米(圖六,5)。08F1∶1,夾砂紅衣陶。腹部殘,腹徑最大徑偏上,在肩部飾一道凸弦紋??趶?3.5、腹徑34.2、底徑10.4、高40.5厘米(圖六,6)。08F1∶37,夾砂黃褐陶??诓繗垺9母?、小平底。在肩部飾有兩道凸弦紋。腹徑39、底徑10、殘高33.6厘米(圖六,7)。08F1∶11,夾砂黃褐陶。底部殘??趶?3.6、腹徑13.6厘米(圖六,8)。08F1∶10,夾砂紅衣陶??诓繗垺T诩绮考敖撞扛黠椨幸坏劳瓜壹y,在兩道凸弦紋之間均勻地分布三道斜向凸弦紋。腹徑8.4、底徑4.2厘米(圖六,9)。

Ab型 3件。腹部微鼓。08F1∶3,夾砂紅衣陶??趶?7.6、腹徑27.5、底徑6.9、高38 厘米。在肩部、腹部、近底部各飾一道凸弦紋(圖六,10;圖版四,1)。08F1∶6,夾砂黃褐陶。在肩部及近底部各飾有一道凸弦紋??趶?7.2、腹徑25.8、底徑9.5、高39厘米(圖六,11)。08F1∶8,夾砂灰褐陶。在肩部及近底部各飾一道凸弦紋??趶?3.6、腹徑21.5、底徑9.3、高26.4厘米(圖六,12)。

圖六 出土陶器 1~9.Aa型罐(08F1∶5 08F1∶7 08F1∶4 08F1∶2 08F1∶35 08F1∶1 08F1∶37 08F1∶11 08F1∶10) 10~12.Ab型罐(08F1∶3 08F1∶6 08F1∶8) 13.B型罐(08F1∶9) 14.A型單把罐(08F1∶16) 15.B型單把罐(08F1∶36)16~19.C型單把罐(08F1∶15 08F1∶12 08F1∶13 08F1∶14) 20~23.甕(08F1∶32 08F1∶38 07F1∶1 07F2:4)

B型 1件。08F1∶9,夾砂黃褐陶。侈口,腹部微鼓。肩、腹部各飾一道凸弦紋??趶?8.4、腹徑19、底徑7、高21厘米(圖六,13)。

單把罐 6件,按口部形態(tài)可分三型。

A型 微侈口,1件。08F1∶16,夾砂灰褐陶。尖圓唇,腹微鼓,平底。在腹部飾有一向上斜翹的角狀把手??趶?.6、底徑5.6、高9厘米(圖六,14;圖版三,5)。

B型 侈口,1件。 08F1∶36,夾砂黃褐陶。圓唇,侈口,腹部微鼓,平底。在肩部有一向上斜翹的角狀把手,殘缺。口徑12.8、底徑6.6、高15.6厘米(圖六,15)。

C型 敞口,4件。夾砂黃褐陶。圓唇,鼓腹,平底。在肩部有一向上斜翹的角狀把手。08F1∶12,口徑12.4、底徑7、高13.8厘米(圖六,17;圖版三,6)。08F1∶13,口徑12.7、底徑6.6、高14.6厘米(圖六,18)。08F1∶14,口徑10.6、底徑5.7、高11厘米(圖六,19)。08F1∶15,把手殘缺。素面。口徑大于腹徑??趶?0、底徑5.8、高10厘米(圖六,16)。

甕 可復原4件。器形較大,均為夾砂紅衣陶,敞口,圓唇,鼓腹、小平底。在肩部飾有兩道凸弦紋。08F1∶32,口徑46.5、腹徑51.2、底徑11.5、高48厘米(圖六,20;圖版四,2)。08F1∶38,口徑49、腹徑52、底徑13、高55厘米(圖六,21)。07F1∶1,最大腹徑偏上。口徑65、腹徑68、底徑15.3、高68厘米

圖七 出土陶器 1~3.A型缽(08F1∶25 08F1∶26 08F1∶29) 4.B型缽(08F1∶27) 5.A型碗(08F1∶30) 6.B型碗(08F1∶28) 7、8.Aa型杯(08F1∶18 08F1∶21) 9~13.Ab型杯(08F1∶17 08F1∶20 08F1∶19 08F1∶22 08F1∶39) 14.B型杯(08F1∶31) 15.甑(07F2∶3)

(圖六,22)。07F2∶4,腹徑最大處偏上。口徑57、腹徑62、底徑12.5、高67厘米(圖六,23)。

缽 可復原4件。夾砂紅衣陶。形制差別較大,器表磨光處理較好,器表光亮。素面。按口部變化可分二型。

A型 3件??谖?,圓唇,平底。08F1∶25,口徑19.8、底徑7、高14.2厘米(圖七,1;圖版四,3)。08F1∶26,口徑14.5、底徑7.2、高11.5厘米(圖七,2;圖版四,4)。08F1∶29,略殘。口徑10.2、底徑5.2、高7.4厘米(圖七,3)。

B型 1件。08F1∶27,尖圓唇,斂口、小平底??趶?8.2、底徑7.8、高13.2厘米(圖七,4)。

碗 2件。夾砂黃褐陶。分二型。

A型 1件。08F1∶30,夾砂黃褐陶。圓唇,敞口,平底。外壁底部近弧形??趶?9.6、底徑7.8、高7.4厘米(圖七,5;圖版四,5)。

B型 1件。08F1∶28,夾砂黃褐陶。圓唇,敞口,深腹,平底。口徑12.8、底徑6.2、高7.3厘米(圖七,6;圖版四,6)。

杯 8件。夾砂陶??煞侄?。

A型 7件。平底。素面。在口沿處有一向上翹的角狀把手。按口部變化可分二亞型。

Aa型 2件??谖?,平底。素面。在口沿處有一向上翹的角狀把手。08F1∶18,夾砂黃褐陶。尖圓唇。口徑11.5、底徑5.8、高9.5厘米(圖七,7)。08F1∶21,夾砂紅衣陶。圓唇。口徑9、底徑5.8、高7.8厘米(圖七,8)。

Ab型 5件。斂口,平底。素面。在近口沿處有一向上斜翹的角狀把手。其中4件為夾砂黃褐陶。08F1∶17,尖圓唇??趶?0、底徑6.5、高8.4厘米(圖七,9)。08F1∶20,尖圓唇。口徑8、底徑5、高6.5厘米(圖七,10)。08F1∶22,尖圓唇??趶?、底徑5.6、高5.6厘米(圖七,12)。08F1∶39,尖圓唇??趶?、底徑4.8、高5.4厘米(圖七,13)。

余下1件為夾砂紅衣陶。08F1∶19,圓唇。把手殘缺??趶?、底徑6.9、高7.7厘米(圖七,11)。

B型 1件。08F1∶31,夾砂黃褐陶。圓唇,侈口、平底。素面??诓繗?,底徑4.5、高6.5厘米(圖七,14)。

甑 1件。07F2∶3,夾砂黃褐陶。圓唇,口微斂,圜底。在口沿下部飾一道凸弦紋,在凸弦紋下整個圜底布滿自外向內(nèi)施的細小戳孔,無規(guī)律。口徑13、高12厘米(圖七,15)。

圖八 出土陶器 1、2.A型壺(08F1∶24 08F1∶23) 3~5.B型壺(08F1∶40 07F2∶1 07F2∶2)

壺 5件。侈口,高領,平底。按腹部變化分為二型。

A型 2件。圓唇,鼓腹。均為夾砂黃褐陶。08F1∶24,口徑12、底徑7.2、高24厘米(圖八,1)。08F1∶23,腹徑最大徑偏上。在肩部飾有兩道凸弦紋。口徑18.8、腹徑32、底徑8.6、高39.2厘米(圖八,2)。

B型 3件。器形較小,球形腹。08F1∶40,夾砂黃褐陶,圓唇??趶?0.2、腹徑11.5、底徑5.8、高13.7厘米(圖八,3)。07F2∶1,夾砂紅衣陶,尖圓唇??趶?1.5、底徑6.4、高16厘米(圖八,4)。07F2∶2,夾砂紅衣陶。尖圓唇??趶?0.2、底徑5.8、高14.2厘米(圖八,5)。

(二)石器

遺址中發(fā)現(xiàn)的石器較少,種類有磨盤、磨棒、圓形穿孔器。均為磨制。

磨盤 2件。近長方形,由于長期使用,磨面中間部分內(nèi)凹。08F1∶33,黃褐色沉積巖。長62、寬30、厚5.8厘米(圖九,1)。07F2∶5,灰褐色沉積巖。殘長48、寬29厘米,厚2.8~5.7厘米(圖九,2)。

磨棒 3件。長條形,斷面呈圓角矩形,磨面平整。08F1∶34,黃褐色沉積巖。長45.5、寬14、厚2厘米(圖九,3)。07F2∶6,灰褐色沉積巖。殘長33、寬14.8厘米,厚1.6~3厘米(圖九,4)。07F2:7,灰褐色沉積巖。殘長39、寬14.5、厚2.6厘米(圖九,5)。

圖九 出土石器 1、2.石磨盤(08F1∶33 07F2∶5) 3~5.石磨棒(08F1∶3407F2∶6 07F2∶7) 6.圓形穿孔石器(07C∶1)

圓形穿孔器 1件。07C∶1,黃褐色沉積巖。平面呈橢圓形,中部偏下有一橢圓形穿孔,弧刃。長徑17.2、短徑11.3、內(nèi)孔長徑3.2、短徑2.2、厚2.2厘米(圖九,6)。

五、結 語

長新遺址房址為半地穴式,平面近圓角方形,未發(fā)現(xiàn)門道跡象。陶器為夾砂陶,陶色不均,多數(shù)器物表面經(jīng)過打磨,以素面為主,僅見凸弦紋,器形有罐、缽、壺、甕、碗、甑、杯。石器較少,僅出土有磨盤、磨棒、圓形穿孔器等。

從考古調查情況看,長新遺址這一類型的遺址在三江平原地區(qū)廣泛分布。學界已對三江平原的腹地——七星河流域作了較為系統(tǒng)的考古工作和研究。這些遺址的年代大致為兩漢時期①,從遺跡和出土遺物來看,長新遺址與已發(fā)掘的滾兔嶺遺址②、小八浪遺址③有很多相同之處,如遺址皆建于淺山丘陵上,山頂有土臺,遺跡分布于山的向陽坡;房屋為半地穴式,房屋居住面未經(jīng)過特殊加工處理,不見明顯的門道跡象。陶器皆為手制夾砂陶,有一定數(shù)量的單把陶器;陶罐、甕為鼓腹、小平底;其他器類有敞口碗、缽等。同時,長新遺址也有著不同于滾兔嶺遺址的特點。首先,長新遺址出土的圜底甑不見于滾兔嶺遺址;其次,長新遺址的陶器多數(shù)最大腹徑偏上,口徑、腹徑與通高相近。

長新遺址出土的器物種類較多,組合豐富,特征鮮明,其與滾兔嶺遺址、小八浪遺址地域接近,附近有較多同類型的遺址分布,其文化內(nèi)涵與滾兔嶺遺址有較多相同之處,應屬于滾兔嶺文化范疇的遺存。但其與滾兔嶺遺址文化面貌上稍許的差異是源于地域上的還是時代上的差別,還需要開展進一步的考古工作與研究。長新遺址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掘清理,對于深化研究三江平原兩漢時期考古學文化的內(nèi)涵、編年分期等增添了新資料,具有重要的意義。

執(zhí)筆:張亞平 賀春艷 高 波

注 釋:

① 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七星河——三江平原古代遺址調查與勘測報告》,科學出版社2004年。

② 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龍江省雙鴨山市滾兔嶺遺址發(fā)掘報告》,《北方文物》1997年第2期。

③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文物管理站:《黑龍江樺南縣小八浪遺址的發(fā)掘》,《考古》2002年第7期。

〔責任編輯、校對 孫 琳〕

A Preliminary Report on Changxin Site, Jiamusi ,Heilongjiang Jiamusi Management of Cultural Relics

In 2007,during the third national cultural relic census, a new site named Changxin Site was found in a small mountain 1km from Changxin village. 2 house foundations which had been destroyed were unearthed . In 2008,another house foundation in northwest of the site was unearthed. Different cultural relics with special feature were found here, and the culture was similar to the Guntuling Cultu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content and the chronological stages of the Sanjiang Plain Dated to the Han-Wei Period

張亞平,男,1978年生,佳木斯市文物管理站館員;賀春艷,女,1974年生,佳木斯市博物館館員;高波,男,1962年生,佳木斯市文物管理站館員,郵編154002。

K871.41

A

1001-0483(2016)02-0022-07

猜你喜歡
腹徑房址圓唇
山西離石后石村再次發(fā)現(xiàn)戰(zhàn)國墓
山東日照市馬莊遺址周代墓葬發(fā)掘簡報
劉 欣藝術作品欣賞
澄邁福安窯出土瓷器鑒賞
魏家窩鋪紅山文化聚落遺址房址分析
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城圐圙城址考古調查
甘肅嘉峪關市峪泉鎮(zhèn)漢魏墓發(fā)掘簡報
山西呂梁德崗遺址
論圓唇在聲樂教學中的效果
內(nèi)蒙古中部發(fā)現(xiàn)8000余年前的16座房屋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