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策君
當投資者還在為“通縮”何時結束而焦慮時,低迷的經濟運行數據帶來了更加悲觀的預期,一場附著經濟危機基因的“滯脹”階段或將呈現。
2016年已過大半,我們對于中國宏觀經濟主基調的研判依然是變遷。所謂變遷,即“以往不在,未來沒來”,原有的經濟增長模式難以持續(xù),而拉動經濟回升的新商業(yè)趨勢卻并未形成。
然而,與年初時的判斷所不同的是,這種情況可能比我們此前預判得更加嚴重。當前,經濟階段正從“通縮”向“滯脹”過渡,投資者需要引起重視。
在新形勢下,財富管理對專業(yè)性的要求將會更高,投資者應尋求專業(yè)理財顧問的建議,制訂與自身需求相匹配的財富管理方案。
經濟的變遷時代已經來臨
2010年至今,中國經濟經歷了以下3個階段。
通脹:擁抱泡沫
這是一個蘊含趨勢性機會的經濟階段。該階段的特征是:經濟上行,資產價格上漲,擁有資產量較多的富裕家庭受益頗多。這也是一個貨幣效應帶動下的資本增值過程,即泡沫的產生過程。但這是一個樂于擁抱泡沫的階段,經濟繁榮,企業(yè)盈利良好,投資市場呈現單邊上漲的狀態(tài),整個社會仿佛都很享受并且受益于此。投資者陶醉于“直線靠速度”的投資與高回報率所帶來的快感。在此階段,通過1~2類趨勢性財富即可實現資產的大幅增值(圖1)。
通縮:價格震蕩
這是一個具有短期金融危機特征的經濟現象,持續(xù)時間在6~24個月。通脹會引發(fā)企業(yè)過度投資,這通常帶來兩個結果:產能過剩和過度負債。產能過剩導致工業(yè)品價格下降,企業(yè)利潤下跌,隱形債務增加;過度負債帶來實際債務上升,企業(yè)借貸、采購與投資動力減弱,銀行也不愿輕易放貸,通縮由此產生。
該階段的特征是:經濟下行,資產價格縮水,不利于持有較多資產的富裕家庭;市場利率與物價下降;政府積極推進供給側改革,以改善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矛盾。投資市場中,股價下跌、債券收益下降,資產價格與產品收益率短期的劇烈震蕩,令投資者感到焦慮與失意。此時,考驗投資者的是“彎道靠技術”的配置策略(圖2)。
滯脹:中長期下行
這是一個具有經濟危機特征的經濟現象,持續(xù)時間為24~48個月?!巴s”較長時間延續(xù)即為“惡性通縮”,可能使經濟進入“滯脹”。與“通縮”相比,“滯脹”對各資產的影響范圍更廣泛,且持續(xù)時間較長。一些組織認為,可以靠行政命令和管制維持經濟周期。而我們認為,雖然這些手段或許可以拉長、熨平周期,但周期依然會來,而且往往來得會更猛烈。
滯脹現象表現為:一方面經濟繼續(xù)惡化,整體的經濟活躍度下降;另一方面,為刺激經濟,寬松的流動性導致市場利率繼續(xù)降低,貨幣貶值嚴重。與此同時,各類資產價格依然疲弱,并將在中長期內表現低迷(圖3)。
理財策略以防御為主
在當前的市場下,投資者需要做的是理性面對和積極應對。
面對:“資產荒”不可避免
(1)優(yōu)質資產明顯減少。當前市場的資產規(guī)模接近百萬億元,產品眾多,令投資者眼花繚亂,但低迷的經濟環(huán)境增加了資產端風險,使得優(yōu)質產品變得更加稀缺。
(2)投資回報率下降。權益市場受企業(yè)盈利下降的影響,債權市場受寬松貨幣政策的影響,市場整體的收益率出現了顯著下行。
(3)資產極端風險集中暴露。產能過剩與過度負債為市場堆積了較多風險。在此環(huán)境下,風險開始集中暴露,且步步深入核心,一些大型央企也開始出現債務違約。
應對:降低杠桿+資產配置
(1)降低杠桿。目前的經濟狀況短期內不會結束,而且積重難返。企業(yè)與家庭都應及時修正資產負債表,降低負債率,避免盲目擴張與極端風險出現帶來危機。建議增加現金類資產,保持整體資產的流動性。在特定階段,流動性枯竭比缺少資產更加可怕。
(2)資產配置。經濟轉型,熱點輪動切換加快,存在大量交易性投資機會。這類機會高頻但出現時間短暫,捕捉這種機會的高手游戲并不適合多數投資者。對大多數投資者來說,在這種環(huán)境下,“掙錢難,賠錢易”。為捕捉輪動機會,同時防范單一資產帶來的極端風險,中高凈值投資者應提前進行多元化資產配置。
跨區(qū)域配置是當前資產配置的關注點,原因在于,國內各類資產價格震蕩,投資環(huán)境不佳。從全球來看,新興市場與復蘇的經濟體存在更多機會。此外,美國加息可能將提升人民幣貶值風險。
(3)回歸傳統(tǒng),增加投資性消費。在投資缺乏方向時,投資者可以考慮增加投資性消費,包括保障規(guī)劃投資、教育規(guī)劃投資、職業(yè)發(fā)展投資、興趣愛好投資等。
與此同時,以黃金等貴金屬實物資產為代表的低效傳統(tǒng)類資產,在經濟低迷的環(huán)境中往往會重新流行起來,中高凈值家庭可考慮配置。
總而言之,投資者對產品的關注點需從超額收益轉向基準收益,從固定收益轉向波動收益。追求穩(wěn)健的投資者可選擇持有現金類產品,耐心積累低效收益;期待高收益的投資者可選擇持有資產類產品,關注新興產業(yè)的投資機會,耐心等待走出周期。
本文由金石智庫供稿,文中配圖來自微信公眾號“財策研習社”,金石財策擁有獨立版權。本文包含的所有內容僅代表該方獨立觀點,只作為理財參考資料,不作為決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