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和遠東已有4萬名老人搬到中國長住,超過10萬人在這兒辦理了臨時居住簽證。根據(jù)中國的移民政策,倘若一個城市的俄羅斯人數(shù)量超過1萬人,政府就應簡化不動產(chǎn)辦理手續(xù)、播放俄語電視新聞、商店和公共交通務必同時使用中俄雙語。哈爾濱、琿春和黑河由于靠近俄羅斯,最受俄退休人員青睞,已經(jīng)率先實施這些措施。
俄羅斯退休者是本世紀頭十年中最早來到中國的移民,他們出租或出售自己的俄羅斯房產(chǎn),用這筆錢在中國租房或買房。原因很簡單:俄羅斯退休金在國內(nèi)只夠勉強度日,在中國卻變成了不菲的財富,足以舒適地生活。
生活在黑河的許多俄羅斯人掌握了很多漢字,到中國的機構(gòu)辦事時幾乎不用求助翻譯。但總的來說,他們沒什么機會去政府機構(gòu):稅警不會找麻煩,也從來無需報警——黑河的犯罪率幾乎為零,街上平靜安寧,可以做到夜不閉戶。
如今在不少俄羅斯退休者心中,中國變得比故鄉(xiāng)更親。一個長住黑河的俄國學生同時被遠東聯(lián)邦大學和哈爾濱工程大學錄取,其奶奶的建議是,選擇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