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磊磊
一
小時候,我最討厭吃白煮雞蛋,覺得難以下咽,簡直會噎死人。但是,我媽總要每天早上往我書包里塞一顆,結(jié)果不是被我偷偷丟掉,就是在書包里放兩三天,擠得稀碎。
后來,一本暢銷小說忽然改變了我的胃口,它就是《追風(fēng)箏的人》。
那只是一段很簡單的情節(jié):主人公和父親去野餐,他們坐在藍(lán)藍(lán)的湖邊,吹著風(fēng),聊著天,吃著夾腌黃瓜和肉丸的馕餅,還有水煮蛋。
不知道為什么,在讀到這一段的時候,我想象著主人公對著湖水,手里拿著一顆煮雞蛋,一邊吃一邊聊天的情景,忽然覺得很饞。
有時候,你會在一瞬間明白一種食物的好處。一顆剝好的蛋,白嫩、圓凈,一口咬下去,它會微微抗拒你的牙齒,然后就破了,綻出溏心,這種食物不是很棒嗎?
慢慢地,我愛吃白煮蛋了。我喜歡把它小心剝凈,投入紅湯的餛飩里,或是清湯的面條里,把它輕輕夾破,讓湯汁浸潤蛋黃。
一邊吃著蛋,一邊看電視新聞,真是身心愉悅,有一種身體和思想雙雙進(jìn)補的感覺。
二
除了討厭吃雞蛋,我還不喜歡吃豬肝。
過去,每當(dāng)有豬肝端到面前,我都會自動彈開一尺遠(yuǎn):這種東西也能當(dāng)作食物嗎?奇怪的質(zhì)地,讓人不舒服的顆粒感,我就算再缺血,也絕不用這個東西補血。
居然也是一本小說改變了我,你大概猜到了,是《許三觀賣血記》。
在小說里,人們每次賣了血,捏著幾十元鈔票、兩腿打著哆嗦出來時,總要找家飯店,點上一盤炒豬肝和二兩黃酒,黃酒一定要溫一溫。他們認(rèn)為,吃著喝著,身體就會恢復(fù),日子就會變美好,生活就會有盼頭。
而且,這一盤炒豬肝必須是這樣加工的:
“豬肝先是切成片……放上一些鹽;放上生粉,生粉讓豬肝鮮嫩;再放上半盅黃酒,黃酒讓豬肝有酒香;再放上切好的蔥絲。等鍋里的油一冒煙,把豬肝倒進(jìn)油鍋,炒一下,炒兩下,炒三下……”
裝盤后,先不忙吃,先斟上二兩黃酒。黃酒從喉嚨里下去時熱乎乎的,像是用熱毛巾洗臉一樣,先把腸子洗干凈了,然后再拿起一雙筷子,夾一片豬肝放進(jìn)嘴里……
這本書讓我恍然大悟:原來炒豬肝是一種可以把人從死亡邊緣拉回來的美食,是讓灰暗的生活變得有滋味的東西。原來以前是我不懂它,不能領(lǐng)略它的好。就這樣,我開始好上了爆炒豬肝這一口。
三
讀書,還會讓普通的菜變得美味很多。
《紅樓夢》里的“酸筍雞皮湯”,《西游記》里的“醋澆白煮蘿卜”“嫩焯黃花菜”,《水滸傳》里的“三分加辣點紅白魚湯”,說白了都是街邊小店能做的東西,但書上美美地寫過了,你吃起來總會覺得更鮮美一些。
后來,我來到重慶工作。要說這里什么食物最給我驚喜,不是火鍋、小面,而是一種蔬菜——莼菜。
在一本有趣的書《世說新語》里,駙馬王濟(jì)曾經(jīng)驕傲地問大才子陸機(jī):“江南有什么東西,可以和我這兒的羊酪相比?”陸機(jī)淡淡地回答了幾個字:“千里莼羹。”
以前無數(shù)次想象過莼菜的樣子,等見面才知道,原來它這么翠綠嬌小,一根只有幾厘米長,可以瞬間帶著肥厚的果膠滑進(jìn)你的喉嚨。
莼菜又是那么嬌氣,像是豌豆上的公主,只在最清潔的水體里才可以生長。來吧,來吧,小公主,你生長在最清潔的水體??刹还苣阍趺疵利?,今天都要進(jìn)入我的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