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蘇鳴
怎樣把作為黨內政治生活重要內容的“三會一課”中的“一課”——黨課,講出特色、形成影響,這是一個歷久彌新的命題。
2016年4月以來,浙江省寧波市開展“百堂特色黨課下基層”活動,通過自上而下的引導,豐富黨課教育形式,強化學習教育實效,真正讓黨課教育入腦入心,觸及靈魂。
短短幾個月時間,寧波市2.71萬個基層黨組織,都在“百堂特色黨課”目錄中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那一堂課,51.3萬余名共產黨員每人至少接受過一堂黨課教育。
當現(xiàn)場有了互動,素材變得鮮活時,黨課便煥發(fā)出前所未有的魅力。
一處處紅色歷史的“蘇醒”
2016年6月27日,寧波市海曙區(qū)絲戶巷17號,大革命時期中共寧波地委舊址紀念館。
如果沒有在這里的這堂黨課,土生土長的寧波人——海曙區(qū)鼓樓街道蒼水社區(qū)退休老黨員朱瑛娣都不知道,自己離“紅色”原來那么近。
大革命時期,這幢房子是中共寧波地委機關所在地,是寧波最早的黨、團機關秘密駐地。
“以前,我和許多人一樣,不知道這里是‘紅色寧波的起點之一?!苯瓘B街道蓮橋社區(qū)老黨員陳惠昌說,收到要在紀念館上黨課的通知,他還覺得“太注重形式”??烧n程結束后,他卻感到了一種很久沒有過的激情:“我們追溯紅色歷史緬懷先人,是為了走向未來?!?/p>
紀念館,一直是愛國主義教育的紅色資源。海曙區(qū)開通開放式組織生活基地網(wǎng)上預約平臺,去紅色基地上黨課,成為越來越多黨組織和黨員的選擇。
“在調研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不少基層黨組織想找一處紅色基地過組織生活,但不容易找到,對于如何過組織生活也沒有很好的想法?!闭勂鸾⑦@份開放式組織生活基地名單的初衷,海曙區(qū)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這樣說。
“現(xiàn)在,商圈里的天一廣場黨群服務中心,可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場所就有好幾處,如鼓樓沿歷史文化街區(qū)、月湖歷史文化教育基地……”打開平臺網(wǎng)址,全區(qū)17家基地的地址、接待時間、承載人數(shù)和聯(lián)系電話一應俱全,可供基層黨組織選擇。
“同過去相比,組織生活有了更多載體,黨課也更具創(chuàng)意,各個支部可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進行‘訂制?!卞X勇是鼓樓商圈黨群服務中心的基地負責人,平臺開放的頭一天,他就接到了兩筆“訂單”。
在寧波,越來越多的“紅色資源”,在一堂堂鮮活的黨課中“蘇醒”。
“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模式盤活轄區(qū)的紅色資源。同時,通過實時數(shù)據(jù)資源共享和建立配套菜單,讓組織生活更加規(guī)范,也更有意義。”海曙區(qū)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一場場圓桌會議的“談心”
盡管已經(jīng)過去了幾個月,慈溪市周巷鎮(zhèn)勞家埭村村民諸忠華還不時念叨著2016年6月14日那天在自家客廳圓桌上的那堂黨課。
諸忠華口中的黨課,慈溪的許多農村黨員都上過,它們有一個統(tǒng)一的名字——“圓桌上的黨課”。
早在2014年,慈溪就開始推行“圓桌夜談”制度。所謂“圓桌夜談”制度,就是從市區(qū)到街道(鄉(xiāng)鎮(zhèn)),領導干部們將夜談的地點放在村民家中吃飯的圓桌旁,大家圍坐一桌,有事說事,沒事談心。
2016年,“圓桌夜談”又增加了講黨課的內容。不光是領導講、專家講,普通黨員也要大膽講。
講什么呢?講體會,講建議,當然也可以發(fā)牢騷。
諸忠華就當著和他一起上黨課的市委組織部同志的面,發(fā)了牢騷。
“村里的干部有些工作抓落實不夠。像‘五水共治,有些人在河里攔網(wǎng)抓魚,屢禁不止。”他指出村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疏漏。
曾經(jīng)擔任過村支書的勞修善,退休后依然協(xié)助村里做好老年人服務工作。
回想起自己擔任村支書的經(jīng)歷,他說:“作為村干部,要得民心,一定要深入基層、認真負責,曉得村情民意。黨員干部帶頭做好了,群眾就會參與,也就會得到群眾的認可?!?/p>
“現(xiàn)在我們很多黨員干部不能得到群眾認可,就是沒有做到這一點?!苯舆^勞修善的話茬,慈溪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又圍繞“怎樣做一個合格黨員”,跟在座的黨員展開了交流。
“這樣的黨課,說的都是身邊事,我們都愛聽。”送走了客人,諸忠華意猶未盡。
不僅僅在慈溪,在寧波各地,一堂堂接地氣的黨課正讓每一個黨員的心靠得更近——
在寧??h,通過搭建“黨章學堂”、領導干部講學、黨員分層分類集中輪訓等舉措,帶動全縣黨員同學習、同提升;
在象山縣,針對外出流動黨員“散”、偏遠地區(qū)“遠”等現(xiàn)實情況,組織志愿宣講團,定期為流動黨支部和偏遠地區(qū)黨支部送黨課、作宣講。
一段段膾炙人口的“說唱”
2016年4月的一天,寧波市鄞州區(qū)洞橋鎮(zhèn)一處黨課講堂。
“有的人入黨時候心情激動,入黨以后一動不動;要做工作先講條件,有了享受沖在最前……”講到此處,講臺上的夏永元將手中打得飛快的快板一收,他知道,“此處有笑聲”。
作為洞橋鎮(zhèn)草根講師團的團長,夏永元為了寫出“反映農村普通黨員情緒、又能歸納大家思想問題”的快板,光是備課本,他就用掉了整整一本。
“講大道理,肯定沒人愿意搭理你;從身邊的小事說起,大家才聽得進去。”在鄉(xiāng)鎮(zhèn)農村講課講多了,夏永元早就有了自己的心得。
在“百堂特色黨課下基層”活動中,干部、教師、農民、企業(yè)家……各行各業(yè)的普通黨員都被發(fā)動起來,成為黨課的主講教員。
2016年4月,寧波市江北區(qū)面向全區(qū)“80后”機關黨員公開選拔“青春黨課微報告團”成員。江北區(qū)某機關工作人員徐舟就是第一批入選者之一,讓他沒想到的是,自己第一堂微黨課的“學員”,竟是區(qū)委理論中心組的全體成員。
“前陣子有一組漫畫,叫《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漫畫的版本有很多,大部分都是對于友誼因種種原因無法存續(xù)表示惋惜。我們做了另一個教育廣大黨員干部的《這種‘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吧!》PPT,由于內容生動活潑,帶有各種表情包,講演中穿插各種網(wǎng)絡小段子,大家很有興趣?!敝v臺下,區(qū)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的干部對此深表贊許,頻頻點頭。
“這樣的形式,既讓年輕黨員把學黨章黨規(guī)、系列講話與本職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也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全新視角?!苯眳^(qū)委組織部主要負責人評價說。
(摘編自《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