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玉敏
摘要:無法較好的理解聲樂作品歌詞,意味著作品演唱無法實現(xiàn)傳情達意的目標。而通過讀詞,則能夠幫助演唱者更好的理解聲樂作品,并且也有助于演唱者更好的表達情感。基于這種認識,本文先分析了讀詞對聲樂作品演唱的重要性,然后對聲樂作品演唱的讀詞問題展開了分析,以期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聲樂作品演唱;讀詞;分析
各種藝術作品都需要運用各種藝術手段表達情感,僅依靠藝術手段,卻缺乏對藝術作品的準確理解,就將導致藝術作品的表演成為一種形式主義,無法做到使聽眾動情。而在聲樂作品演唱方面,則可以通過讀詞對聲樂演唱作品有更為深入的理解。因此,相關人員還應該加強聲樂作品演唱的讀詞問題的分析,以便更好的進行作品的欣賞和演唱。
一、讀詞對聲樂作品演唱的重要性
無論是在美聲唱法還是民族唱法中,都需要準確進行歌詞運用。所以,歌詞運用是聲樂演唱的基本訓練課程。在聲樂作品演唱中,每個字和每一句都將起到表達作品的作用。將歌詞分解開演唱,將導致音樂的連貫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壞。讀詞,就是在對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對歌詞展開分析,然后在理解歌詞后進行歌詞朗誦。通過使用響亮和清晰的聲音進行歌詞朗誦,則能夠利用各種語言手段實現(xiàn)作品思想情感的完整表達。所以讀詞不僅能夠使演唱者的閱讀能力得到提高,還能夠加強對演唱者語言詞匯題為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通過讀詞可以幫助聲樂作品演唱者準確進行作品內容的把握,并對歌詞內在含義產(chǎn)生更為透徹的理解。而不同的聲樂作品有不同的藝術內涵和創(chuàng)作背景,通過讀詞加深對歌詞的探究,并運用不同的表情和聲音進行作品的詮釋,才能完成音樂意境的營造,進而更好的進行音樂的審美表達。
二、如何正確處理聲樂作品演唱的讀詞問題
(一)加深作品歌詞的理解
想要通過讀詞加深對聲樂作品的理解,首先還要對歌詞有更為深入的理解。為此,還要先將歌詞中的生詞、生字和語句的含義弄清楚,避免出現(xiàn)望文生義和囫圇吞棗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則需對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進行深入了解,以掌握作品的主題和情感基調。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歪曲作者的思想,并避免將好的歌詞朗誦的支離破碎。
(二)做到字音清晰、準確
讀詞其實也是一種語言表達手段,能否做到字音清晰、準確則會對語言表達效果產(chǎn)生直接影響。所以在讀詞過程中,要對字音、字意的準確表達給予足夠的重視。其中,字音包含韻母、聲調和聲母,都將對字意產(chǎn)生直接影響。將字音說準確,才能避免將“物理”說成“武力”。此外,在讀詞過程中還要準確掌握字頭、字腹和字尾,確保這三項內容的處理能夠與聲樂發(fā)聲保持一致,以確保收音到位和聲音飽滿,并做到字音清晰。為此,還應避免過緊和過長的讀字頭,以確保字音清晰[1]。在字腹的發(fā)聲上,應確保發(fā)聲延長、飽滿,并做到字正腔圓,以做到聲音飽滿。在字尾處理上,應做到自然、準確,以確保歌詞誦讀的連貫性。
(三)明確區(qū)分朗讀與朗誦
在讀詞過程中,應該明確區(qū)分朗讀和朗誦。聲音作品作為一種音樂藝術作品,在藝術表達上是直接運用語言和音樂進行思想感情的表達,所以是將文學語言和音樂相結合的一種藝術形式。因此在聲樂作品演唱方面,就不能只是以講話的語言進行表達。因為,歌唱藝術有特殊的規(guī)律,需做大夸大語言發(fā)音,并實現(xiàn)語言發(fā)音的擴展和延伸。而朗讀更側重讀,以講話為主。朗誦則需要利用響亮、清晰的聲音將歌詞表達出來,不僅要注重聲音的韻律,還要有豐富的表情,并借助手勢、眼神進行情感的表達[2]。所以,朗誦與聲樂作品演唱有相似之處,僅僅是在發(fā)聲技巧上有一定的區(qū)別。在情感和主題的處理上,朗誦和演唱都追求生動、準確和鮮明。因此,借助朗誦,能夠使詞意得到更好的發(fā)揮和表現(xiàn)。能夠較好的區(qū)分朗讀和朗誦,才能夠通過讀詞更好的進行聲樂作品演唱。
(四)把握歌詞傳遞的情感
在聲樂作品的讀詞訓練中,除了進行發(fā)聲技巧的正確運用,還要較好的把握歌詞傳遞的情感,進而更好的完成曲目情感的演繹。而想要感動別人,就先要使自己感動。所以在讀詞過程中,需要借助豐富逼真的想象更好的理解和感受作品,從而通過拓寬思緒和豐富想象使自己動情[3]。例如,在朗誦聲樂作品《紅梅贊》中的歌詞時,要對中國共產(chǎn)黨人在戰(zhàn)場上堅貞不屈、奮勇搏殺的場景進行想象,以便對作品傳遞的情感進行深刻理解。在讀詞過程中,將生動情境畫面和藝術氛圍融入歌詞,才能夠使歌詞的情感得到豐富,并一步步接近作者,體會作品傳遞的情感。在演唱作品的過程中,也才能表達出更深情和真摯的情感。
(五)統(tǒng)一旋律與歌詞表達
在對歌詞的情感有更為深入的理解后,還要完整的進行作品內在含義的表達。為此,還要合理運用句調、停頓、語速和重音等藝術手段,以確保歌詞的表達能夠與聲樂作品的旋律保持一致。而停頓還可以劃分為強調停頓、生理停頓和語法停頓,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運用[4]。此外,重音可以劃分為語法重音和強調重音,也要進行恰當運用。所謂的語速,則是朗誦過程中音節(jié)間的連接松緊和音節(jié)本身的長短,句調則為語句的高低升降,可以劃分為曲調、升調、降調和平調。根據(jù)作品旋律進行不同讀詞手段的使用,則能夠使不同歌詞段落表達出不同的旋律情感,從而使歌詞與旋律完美交融和相互補充,進而給聽眾帶來更好的視覺體驗。
三、結論
通過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聲樂是語言和音樂相結合的藝術。所以在進行聲樂作品表演前,需要通過讀詞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內涵,從而更好的進行作品情感的傳遞。為達成這一目標,演唱者還要掌握正確讀詞的方法和技巧,進而更好的完成聲樂作品的表演。
參考文獻:
[1]許紅霞.詞、曲、唱三者的高度融合——淺析聲樂作品《曙色》[J].歌唱世界,2014,06:37-39.
[2]王佳.語言對聲樂作品的重要性[J].藝術科技,2015,01:134.
[3]文再花.聲樂作品中的語言訓練——以初級聲樂作品《思鄉(xiāng)曲》、《長城謠》為例[J].兒童發(fā)展研究,2015,01:56-58.
[4]劉慶華.淺議聲樂作品分析中的歌詞理解[J].北方音樂,2015,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