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伯凡
【適用話題】勤奮與酷學 靜心、悅心、息心 讀書與工作
可能很多人沒聽說過《悅心集》,它是一本中國古詩文的集子。這本《悅心集》有點不同尋常,它的編者是雍正大帝,就是我們大家熟悉的“四爺”。
當雍正早年還是四爺?shù)臅r候,他勤奮苦讀,讀了很多經(jīng)典。讀經(jīng)史之余,有些詩詞作品他非常喜歡,于是隨手抄錄下來,時間久了,就變成一本集子。
雍正是一個很神奇的人,他執(zhí)政十三年,據(jù)說每天只睡兩個時辰,也就是四個小時。他每天批閱奏折隨手寫下的文字平均達到八千字,每天八千字!大家可以想象這是一個怎樣的工作量。最有意思的是,雖然他這么忙碌,但他的精力特別旺盛。據(jù)他自己說,他有一個保持自己精力旺盛的秘訣,這秘訣說起來很簡單,就是靜心。
讓自己心靜下來,達到一種非常安靜的狀態(tài),也可以說是禪定。因此,南懷瑾說他是“禪心天子”。這一點我自己也有體會,有時候特別累,我就會找一個地方放松。我會用差不多十五分鐘或者半小時,讓自己的身體達到一種盡可能的放松。放松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我能感覺到我的身體有一種自己動起來的感覺,的確很有效果。不怕大家笑話,這也是跟雍正學的。
后來我發(fā)現(xiàn)這本書,就是讓自己的心變得喜悅。有時候我們之所以覺得很疲憊,是因為我們的心沒有一種喜悅的狀態(tài)。那么,當各種各樣的念頭淤塞在自己心里時,如何讓自己的心變得喜悅?
雍正的辦法是——一方面是靜坐入定,另一方面,在繁忙的勞作之余,他會去讀他摘抄下來的、讓他賞心悅目的文字。他自己是這樣說的:“披閱經(jīng)史之余,旁及百家小集。其有寄興蕭閑,寓懷超脫者,佳章好句,散見簡編?;蛉琊┰庐斂?,或如涼風解暑,或如時花照眼,或如好鳥鳴林,或如泉響空山,或如鐘清午夜?!?/p>
雍正在讀這些詩文的時候,自然會產(chǎn)生一種沉浸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虛擬現(xiàn)實(VR技術)中的“沉浸感”。
這種沉浸感好像能讓我們與現(xiàn)實世界隔離,我們的身和心悄悄放松下來。這就是我們中學時都讀過的《與朱元思書》中所說的“息心”(讓躁動不安的人止息下來):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
經(jīng)綸世務者,窺欲忘反。
這是一種“靜極生陽”,即在極度的放松和無念中,身心潛藏的巨大能量突然釋放。也是出于這個原因,我把這本書放在案頭,時不時讀上一兩篇。
前不久我看到《精要主義》的作者格雷戈·麥基翁說,他每天早上在開始工作之前,為了讓自己的心完全靜下來,會讀一篇文學作品。通過這種方式,他覺得自己的內心好像進入一個空氣非常充足的草地或者森林,于是他一天的狀態(tài)都會很好。
我們經(jīng)??紤]如何提高個人管理效率,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我們忘了:那就是當你的身心狀態(tài)不是那么喜悅的時候,哪怕你非常抓緊時間,你的效率也會非常低。
【素材分析】我們總是在說時間不夠用,未來太遙遠,自己太迷茫,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這種所謂的迷茫是一種浮躁情緒在作怪。不妨向雍正爺學習,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方式,讓自己的心沉靜下來,當身體狀態(tài)愉悅起來,才能看清自己未來的路,工作、學習也才會有效率。
【速用名言】
1.優(yōu)秀的作品無論你怎樣去探測它,都是探不到底的。
——德國作家 歌德
2.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龂鴷r代軍事家 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