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暢
快要上自習課了,我從操場上一路小跑,氣喘吁吁地走進了教室。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我發(fā)現(xiàn)前面的桌子上有一張小小的單子。
呀!這會不會是什么秘密?好奇心驅(qū)使我把單子拿過來看看,我邊想邊伸出手來。這時,我往前面看了一眼,咦!前面的桌子上都有,怎么就我們后面兩排的同學沒發(fā)到?頭往上一抬,一行白色的粉筆字映入我的眼簾:沒發(fā)到單子的同學可以不寫了。看到這句話,我一驚。寫什么呢?不會是寫一篇作文吧?想到這,我嚇得趕緊把手縮了回來。
上課鈴聲響了,同學們?nèi)齼蓛捎姓f有笑地回到了教室。當他們發(fā)現(xiàn)后面兩排同學沒發(fā)到單子時,就有了各種“哀號”:“嗚嗚嗚,老媽,你為什么要把我生這么矮?”“老師,這樣不公平,高個子還可以不做作業(yè)???”……埋怨聲一聲高過一聲,不過,古靈精怪的他們很快就有了辦法。
你看,施佳佳的臉上掛著一抹邪惡的微笑向我走來:“楊小暢,你猜猜這張紙條寫了點什么呀。很有意思的,送給你吧?!笨粗屯障啾雀裢庠幃惖募鸭?,我心想:以前,老師發(fā)東西時,別說是紙了,連垃圾都有人搶。今兒個怎么了?一向小氣的施佳佳會這么好心?里面肯定有貓膩!想到這,我連忙推辭:“不用了不用了,今天作業(yè)老多的,沒工夫猜……”我“謎”字還沒說出口,同桌一臉好奇地說:“施佳佳,她不要給我吧!我最喜歡猜謎了。這上面到底寫了點什么?”
看著我的同桌要上當了,我邊揮手邊搖頭,暗示他不要拿這張紙,而他卻用鄙夷的眼光瞧了瞧我。唉!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啊。果然,沒過一會兒,我明智的選擇就體現(xiàn)出來了。同桌望著單子目瞪口呆了幾秒,然后發(fā)出了殺豬般的尖叫。他追上剛剛溜走的施佳佳,可這張單子怎么也塞不回去了。
他一字一句讀著:“請你在今晚七點觀看《開學第一課》,并寫好觀后感交給班主任。”我很好奇,為什么老師只發(fā)了一部分的單子?我真想問問來上課的老師,可我知道好奇心會害死貓的。于是,我緊緊地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評析老師:黃國清
亮點評析
學習生活中有很多趣事,如何敘述才能把“趣”最大限度地留住,從而吸引讀者的眼球。本文的寫作技巧——巧設(shè)懸念,值得學習。小作者不急于把紙條的內(nèi)容告訴讀者,牢牢抓住讀者的好奇心,直到結(jié)尾才讓人恍然大悟,拍手叫絕。
如何把這篇優(yōu)秀習作更進一步,變成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呢?請參考下面的技法延伸。
技法延伸
以下針對趣事類的作文而言。
一、標題要有“趣”
點明中心式的標題是說理類文章的常用手法,但在趣事類的文章中就不太適合,因為這樣會讓讀者失去閱讀的興趣。小作者正是抓住“趣”這點,在標題上下了功夫。在擬題上,比起“童年趣事”“一件難忘的事”等標題要新穎有趣得多?!昂闷嫘摹币辉~既點明了主題,又激發(fā)了讀者的好奇心。
二、語言凸顯“趣”
在修辭上要求多用一些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這樣才會讓文章妙趣橫生。比如,“我從操場上一路小跑,氣喘吁吁地走進了教室”,可以改成“我從操場一路狂奔,像牛一樣喘著粗氣,閃入了教室”。另外,要用活詼諧幽默的感情色彩,比如,“想到這,我嚇得趕緊把手縮了回來”改為“哇,我真聰明,手也還算聽話,及時撤退”。
三、側(cè)面烘托“趣”
正反對比、側(cè)面敘寫,都是為了突出和烘托正面部分。就本文而言,可以在同桌接單子時,補充敘寫他的得意(如,同桌得意地揚著單子說:“還是我的人品好!”)和周圍同學的笑聲(如,同學們捂著肚子大笑:“第十一個傻瓜出現(xiàn)了!”)。
四、懸念誤會“趣”
文似看山不喜平。讓文章有起伏,常用的寫作手法有懸念法和誤會法。本文巧妙設(shè)置懸念,到最后才揭開單子的秘密,值得肯定。其實文中還是有謎未解:老師為什么要這樣布置作業(yè)呢?另外,小作者還可以運用誤會法補充豐富文章,比如把單子內(nèi)容說成找老師領(lǐng)禮物或其他同學約會之類的。這樣文章會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