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卜
編號223,本名林志鵬,拍照片,寫文字,出版雜志,如果你對這個名字陌生,那他的作品你可能很熟悉,他的商業(yè)作品包括United Nude、Converse、Nike、維他命水、Bacardi等品牌平面廣告,2011年林宥嘉《美妙生活》、田馥甄《My Love》、2013年譚維維《烏龜的阿基里斯》等音樂專輯攝影。已出版?zhèn)€人攝影作品集《No.223》(臺灣),旅行圖文集《漂游放蕩》,作品帶著強烈的個人特色,記錄著當下發(fā)生的他眼中的一切,彭浩祥形容他的作品:“亂世兒女流水宴,223把人間私欲鑄成詩。一按,成了永恒?!?/p>
《除非我們虛構了愛》是223的第一本全球旅行小說攝影文集,輾轉顛簸,籌備了前前后后近兩年,終于和他的讀者們見面。從書名的選擇,到腳傷,到更換出版社,好事多磨,223說好在最后交出了讓自己滿意的作品,從《漂游放蕩》到《除非我們虛構了愛》,223說自己這些年的變化:“漂游放蕩是人生狀態(tài),生命不止,漂游不停,生命不止,放蕩不停。新書照舊保留舊情懷,更新了情節(jié)。不過是收斂了上一本《漂游放蕩》里面那些特別意象化和意識流的個人情緒,更多的還是想跟讀者對話,而不是自言自語。這也代表我這些年的轉變,從少年期的自怨自艾的冷暖情仇,到如今更想要跳出自己內在,達成相對闊大的世界觀,畢竟經歷過了,走過了,自身外面還是有很多讓人留戀的事物。”
李安說電影是他解脫挫敗感的夢境;郝海東說足球給了他頭腦,讓他學會獨立思考。我們在穿越這茫茫不知歸處的旅途時,可能會,更確切的說是有幸會熱愛上某件事,繼而由愛驅使日復一日的做這件事的過程中,我們學會了思考,辨別和判斷。最終用這熱愛把我們自己救了出來。223很幸運,他有攝影和文字,還有很多他熱愛的事?!拔覠釔劭匆娔銗凵纤?,我熱愛勇敢的蚯蚓和軟弱的刺猬,我熱愛白被單的平整屬性,我熱愛沸騰的冒險,我熱愛愛?!?/p>
很喜歡新書里那篇《給L的晚安書》,223說整本書也更像在說晚安,篇幅不是很長,細膩又個人化的情感試探,說著他自己的故事,又安慰著相同情緒的我和你。這個柔軟又溫暖的223,打開書,靜靜的等在那。
“有些人是活得high點
有些是孬點,
有些沒有聲音有些震耳欲聾。
這么多形色之中,
唯一的差別就是,
有些人活出了長闊風景,
有些人一直到死都寂靜荒蕪。
你有熱愛,
已是風光。
晚安。”
陌生人,也祝你這長途,心中有愛,四季不敗。
《時尚北京》:你好,先聊聊新書的名字吧。
223:書名“除非我們虛構了愛”,這是一個反比句,因為我們都知道愛這件事是確確實實存在的,那么除非我們虛構了愛這個語境里面,藏著前置語句,至于這個前置語句到底是什么,是留給讀者和觀者去創(chuàng)造的,同我的攝影一樣,是開放式閱讀模式,盡量不做自我定義。
《時尚北京》:為什么在攝影的同時一直堅持出書寫文字?攝影傳達的還不夠或是被解讀的偏差太大了?在此刻如此強調視覺的媒體環(huán)境中,你認為文字它不可替代的地方在哪里?
223:純粹是個人愛好,攝影、寫作、旅行和獨立出版是我的生活創(chuàng)作四件套。我的文字相對細致且情緒化,攝影更張揚和野一點,感官上兩者不太一樣,但是內容和體裁其實又接近,都是關于自身經歷和成長,所見所聞所得。文字的魅力在于它的可控性,對一件事描述的深淺可控,攝影不太一樣,至少對我來說,我拍攝的圖片往往定格在瞬間,留給觀者的想象要多很多。
《時尚北京》:新書里寫到的城市,最喜歡哪個?對北京的感覺是什么?
223:應該是馬達加斯加的Morondava吧,非常迷幻且超現實,有巨大的猴面包樹,有大量的變色龍,其實在那里沒發(fā)生什么特別的故事,但是哪怕只是隨便走走、呆著,都覺得那里特別迷人。北京是家,友情和愛情的發(fā)生地。
《時尚北京》:你說拍攝是怕遺忘,你是個懷舊的人么 ?那些過去了的日子對你意味著什么?
223:我是個懷舊的人,我更多的是借拍攝積攢記憶吧。過去就過去了,形成一個人難能可貴的經歷,那些經歷都代表這個人是獨一無二的,風光的也好,不堪的也好,都是經歷。我用攝影記錄經歷。
《時尚北京》:累覺不愛的時刻有哪些?
223:受到束縛,很怕活得拘謹。
《時尚北京》:在你的鏡頭里,再稀松的日常也可以成為精彩的作品,那放下相機,你都是怎么度過枯燥的日常的?
223:癱著。沒有人規(guī)定生活一定要滿滿當當的,松緊有度都是很好的方式。癱著看美劇,癱著曬窗外太陽,癱著胡思亂想,癱著放空……
《時尚北京》:聊聊那些旅行教會你的事,帶給你的變化。
223:旅行教會了我以往欲達未達之事。有時候我純粹只是想看看不一樣的世界,不一樣的人和不一樣的風光。旅行的經歷,比死死呆在城市里的經歷,要豐富太多。我借以儲存作品和記憶,當做成長。
《時尚北京》:新書的裝幀設計你有參與嗎?
223:我沒有參與,封面設計全然交給聶永真做主,內頁設計也遵從設計師朵朵的創(chuàng)意。
《時尚北京》:新書里的故事,是非虛構的紀錄,還是也有想象的故事?
223:新書除了旅行隨筆,還有旅行中發(fā)生的故事和日記式記錄的故事,這些是實際發(fā)生過的。另一些故事就是幻想的怪趣味小說,這些是虛構的。
《時尚北京》:看到曾用‘即興’‘隨意’‘放蕩’來形容自己的攝影作品,那倘若用三個詞形容你自己呢?
223:自由,隨和,放蕩。
《時尚北京》:你說自己拍攝的第一張稱作作品的照片,是在廣州老白云機場,剛剛給自己買了一臺膠片傻瓜相機,后來被登在了《城市畫報》上。感覺這個故事的男主角是經濟條件可以支撐自己的興趣,對喜歡的事情毫無其他目的性,所以你和興趣之間是一種對等的關系,你不仰視它,喜歡了就做了,玩著開始的,是么?不是立誓要做一名牛逼的攝影師而開始攝影這件事的?
223:完全是的。不會給自己定目標,輕松隨行,也便沒有壓力。少點野心,活得自在。
《時尚北京》:文字中對“熱愛”這個動詞飽含深情,也很羨慕你的熱愛后面有那么多賓語可填,你的熱愛是慢慢尋找到的么?還是你相信是命運把你帶到了你擅長的事情上面?
223:人的熱愛都是渾然天成的吧,熱愛跟愛好還是不同,熱愛是內在自然散發(fā)的情感,愛好倒是可以培養(yǎng)起來的。因為熱愛,必會花精力去做好它,慶幸的是我既熱愛又發(fā)現其實我擅長。
《時尚北京》:你認為自己是個努力勤奮的人么?怎么看勤奮和天分的關系?
223:我不是。但我憑據熱愛,我還是樂意做一些事情的。如果我再勤奮一些,應該會比現在有成就吧。有天分但不勤奮,那天分只能掩著不被發(fā)揮,也沒用。
《時尚北京》:怎么看你和世界,你和社會,你同自己的關系?
223:世界是我爸,我要一次又一次奔入他的懷抱。社會是我能夠發(fā)生關系的網,要與之對話,但又不得不遵從基本的社會原則。我就是我,只有我自己最縱容我。
《時尚北京》:你的童年是什么樣子的?
223:一,部隊里長大,挺野生的;二,作文挺好的;三,自學畫漫畫;四,不會打架;五,經常頭上撞大包。
《時尚北京》:獨立出版雜志這方面有什么新計劃么?還會堅持紙媒?
223:還是挺隨性的,會繼續(xù)做VERSATILE第三期。紙本出版是不能舍棄的情結,不算堅持,算是一個愛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