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瓊芳
《英語課程標準》把英語教材從關注知識和技能的培養(yǎng)提高到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英語語言運用的能力。新課程的主要特點是:交際性強,實用性強,趣味性強。同時,新課程對我們中學英語教師也提出了新的素質要求和能力要求。在近幾年的英語教學實踐中,筆者有以下幾點教學認識和體會。
一、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在交際中教與學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激發(fā)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教師應喚醒學生探究問題的意識,逐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從而達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就是要創(chuàng)設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在教學過程中,要循循善誘,啟發(fā)學生提出問題,并在教師的啟發(fā)、引導下解決問題,努力創(chuàng)建學習性、智慧性的課堂。師生要明確向課堂45分鐘要效率、要質量,使創(chuàng)設的情境教學,探究問題的教學,能夠產(chǎn)生最大的教學效益。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任何教學內容的講授,只有運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心理需求,促使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新課程要求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改變過去“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運用“精講巧練”這種寓教于樂的新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
教師應盡量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語言場景,先聲像影音,后文字形式。利用多媒體、簡筆畫、巧妙的板書設計,加上教師簡明扼要的口語、恰當?shù)淖藙?、聲情并茂地演示語言材料,展現(xiàn)新授內容,讓學生身臨新的語言情景。例如:有的教師在教第二冊57課時,用玩具電話,玩具手機作教具來講授用英語打電話,這就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無拘的意境、舒坦的心境。
二、重視學法指導,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育心理學》一書指出:定勢是由于先前的活動而形成的一種習慣性的心理準備狀態(tài),它會使人按照一種比較固定的方式思考問題或解決問題。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結果。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生能力的起點,是學習英語,提高聽、說、讀、寫水平的前提之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養(yǎng)成既有序又有條理的習慣。
學習方法的指導是有講究的。傳統(tǒng)的學習方法也有許多可以值得借鑒的。這些好的學習方法一定要傳承好,讓它發(fā)揚光大?!队⒄Z課程標準》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這就需要教師要采取新的學習方法。例如,對學生自學能力怎樣進行指導呢?培養(yǎng)自學能力是教師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教是為了不教?!痹诔踔杏⒄Z教學中指導學生自學,就是要指導學生自讀、思考、質疑、合作、交流,做自學筆記要貫穿自學活動之中,學生在自學過程中碰到的問題做上記號,待教師上課時提出來加以解答。久而久之,學生在自學英語時,自然而然地養(yǎng)成了提出問題的良好學習習慣,學生提出的問題,在師生教與學活動中加以解決,學生課后反映記憶較深刻,學習的效果得到了鞏固的提高。
三、積極開展課外活動,加強語言實踐
《英語課程標準》要求課外活動時做到活動化和交際化,這對我們英語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應該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唱英語歌,猜謎語、朗誦比賽、書法比賽、詞匯競賽,英語角,也可以組織部分學生在課余時間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會話表演,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心境中鞏固所學知識。
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加強備課。尤其是要加強集體備課,以教研組或年級組為單位,發(fā)揮集體的力量和智慧,集思廣益,群策群力,把課備好,為上好課奠定良好的基礎。學生是教學的對象,教師要教會學生,必須首先了解學生,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不同層次學生學習英語地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師對每位學生的基本情況的了解,就是為了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就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所以說,教師要認真?zhèn)浜媒滩慕谭?,有針對性、?chuàng)造性的教好學生。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教得得心應手,學生學得生動活潑。
教師只要能認真學習《新課程英語標準》,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靈活運用五步教學法,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訓練活動,合理安排教學密度和廣度,充分利用課堂45分鐘,就能保質量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作者單位:江西省信豐縣教學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