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怡爭
摘 ? 要:紅色是中華大地上人們最喜歡的顏色,在千年的流傳運用里,它儼然成為了中國的象征顏色。在重要事件、場所中,它象征莊嚴、尊貴、權威;在婚慶喜事中,它象征喜慶、吉祥;在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它象征吉利、驅邪鎮(zhèn)妖;在日常運用中,它象征陽剛、熱烈、濃郁、美好。它是中國人的文化圖騰和精神皈依,它深入到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髓,是靈魂里的一分安定力量,從信仰和文化的角度給予生活一份有來源的信心和力量。
關鍵詞:紅色;象征意義
中圖分類號:B83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2-0169-01
一、紅色的視覺意義
紅色是光譜中光波最長的一個顏色,它相對其他顏色能進行更長距離的傳播,并且能給人極強的視覺沖擊感,容易引起激動、興奮、關注等情感反應。它與火、血同色,而在人類開始關注物像的原始時期,血與火在人類的生存和繁衍中都處于至關重要的地位。后來,當他們體會到視覺影響力并開始運用時,紅色更是得到了極大的重視。遠古的祭祀活動中普遍出現(xiàn)使用紅色鮮血的環(huán)節(jié),之后的祭祀場景記錄或是祭祀符號表現(xiàn)的考古資料中普遍看到紅色的身影。現(xiàn)代社會里,各國國旗80%包含有紅色、歐洲基督教的重要節(jié)日——圣誕節(jié)以紅色為最常用的顏色、全球通用的交通信號燈統(tǒng)一以紅色作為表示停止的顏色、政治上用“紅色革命”來象征激進而熱烈的政權運動、在東亞的股票市場以紅色表示股價上升…。在這些重要事件中,紅色的出現(xiàn)從客觀事實的角度,體現(xiàn)了紅色在人類視覺中的情感傾向。
二、紅色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使用習慣及象征意義
各文明體系運用視覺符號的相同點源于人類的生理結構,相異點則源于宇宙觀、價值判斷的不同。紅色,在中華文化中有一個很美的名字曰“中國紅”(又稱絳紅),它正是西方通用的“三原色”色彩劃分體系中的大紅,它與青花藍、煙墨黑、玉脂白等色彩,構成了中華文化獨特的色彩風貌。它總體代表正面的力量,在使用的過程中,有不同的細分:
1.在重要事件、場所中,象征莊嚴、尊貴、權威。中華民族對紅是尊重的,這樣的情懷可追溯到原始社會對太陽的崇拜。那時,象征光明、溫暖、生長、繁盛的太陽圖騰,常出現(xiàn)在各種祭祀物品上,以表對超越人類力量的敬畏和祈求,而紅色正是太陽的顏色。中國花山壁畫巨大的崖壁上,1800多個人物和動物器具全部都用紅色勾畫,表達這人類遠古時期的重要活動場景。文明不斷演進,周易理論體系中五行的火為紅色,代表離卦;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代表——故宮,整座建筑體皆為紅墻,宮殿立柱皆為紅柱。此外,諸多古代寺院的墻柱亦是如此;古時皇帝用筆蘸紅色朱砂批閱奏折,自古公用或私人用于代表權威、獨一無二性的印泥亦都是紅色,現(xiàn)代學校里的教師用紅色筆跡為學生修改作業(yè)等等,這些都是長期文化演變而形成的穩(wěn)固色彩觀。自古以來,重要的事件、場所中,紅色象征的都是莊嚴、尊貴、權威的力量,祭祀用它代表天地與神、政權用它代表權威。它在中華文化這塊土壤上,與生俱來帶有一種莊重的威懾力。
2.在婚慶喜事中,象征喜慶、吉祥。婚禮上的紅色蓋頭、紅色嫁衣、紅喜字、紅色婚床、紅色燈籠、紅蠟燭等等,都是中華大地的婚事喜宴上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代表人們向一對新人的祝福,希望他們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此外,書寫新科考狀元名字的紅榜、新生兒的被褥衣物、開業(yè)剪彩儀式上的大紅綢帶、表彰慶典上模范佩戴的大紅花等等,那一抹紅都是各種喜事中體現(xiàn)核心部分的唯一色彩烘托。這時,紅色是老百姓心里歡呼欣喜的外在直觀表現(xiàn),是美好氛圍的最佳烘托色彩,它強烈地體現(xiàn)了喜慶、吉祥。
3.在傳統(tǒng)節(jié)日中,象征吉利、驅邪鎮(zhèn)妖。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里,除夕除舊迎新的爆竹、春節(jié)紅色對聯(lián)和紅色窗花、壓歲錢的紅包、元宵節(jié)的紅色燈籠和扭秧歌腰間的大紅綢帶、本命年要穿紅色內衣和系紅腰帶,都是中國重要的這些傳統(tǒng)節(jié)日里不可或缺的顏色。尤其是春節(jié),整個中華大地都沉浸在一片有意營造的紅色海洋里。傳說有一個怪物叫年,因為常常作惡,被上天收了回去,到冬春即將相交的時候才放出來,它生性害怕劇烈的聲響和血紅的顏色。于是,每到春節(jié)各家各戶都大肆燃放爆竹,把像怪物一樣的各種不吉利的東西趕跑,并在家里家外裝飾各種紅色的物件,保家鎮(zhèn)宅。習俗代代流傳,于是鞭炮、紅色物件常常搭配在一起,形成中國獨有的迎接吉祥,驅邪避惡的不二搭檔。
4.在日常運用中,象征陽剛、熱烈、濃郁、美好。在京劇臉譜中,紅色代表精忠、剛正的人物角色。在描寫英雄人物時,有“風掣紅旗凍不翻”、“啼血萬山都是紅”的描述。解放前,中國共產(chǎn)黨帶領的軍隊被稱為紅軍等等,都無不表現(xiàn)出了這一精神特質;又如老百姓日常用的“紅光滿面”、“大紅大紫”、“紅運”、“走紅”、“開門紅”等詞都是寓意事業(yè)興旺發(fā)達;“紅紅火火”、“紅紅艷艷”等詞滲透著樸實而熱烈的生活氣息;另外,還有“紅顏”、“紅妝”、“翠袖紅裙”表示女子的美麗姣好等等。所以,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紅色大多是正面的、陽剛的、熱烈的、濃郁的、美好的。
紅色是中華大地上人們最喜歡的顏色,在千年的流傳運用里,它儼然成為了中國的象征顏色,在各種象征意義的精神指引下,它在諸多地方被廣泛運用著。文化的影響是對一個民族來說,是潛移默化的,它是中國人的文化圖騰和精神皈依,它深入到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髓,是靈魂里的一分安定力量,從信仰和文化的角度給予生活一份有來源的信心和力量。
★基金項目:該論文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青年課題《壯族紅色視覺語言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為13EZX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