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靜
來自留守兒童父母的心聲
一位父親:我女兒現(xiàn)在已經快小學畢業(yè)了,聽話、獨立,但就是話特別少,不知道她在想些什么。我想應該是跟我們常年不與她一起生活有關。我和妻子在外做點小生意,起早貪黑,沒個飯點。想著孩子跟著我們沒法過穩(wěn)定的生活,就讓她從小跟著爺爺奶奶,我們逢年過節(jié)盡量回家看看。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我也會覺得她跟小時候不太一樣,跟我們之間好像有一層隔膜。
一位母親:我的孩子快4歲了。基本上由我自己帶,中間斷斷續(xù)續(xù)送回過老家一段時間。但孩子一送回老家就起蕁麻疹,每次只要離開老家再回來幾天就好了。所以我一點也不想送孩子回老家??墒亲罱⒆由嫌變簣@了,學費特別貴,還得接送,我們兩個都忙不過來。老公就埋怨我不該帶孩子來,為此我們經常吵架。
留守對孩子的影響
留守兒童是父母缺失的孩子,他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際交往能力欠缺,有更多的行為問題,諸如較高的少年犯罪的危險性、同伴關系不良、適應困難、逃學、婚外孕、反社會行為等。
父母缺失,尤其是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缺失的孩子,更容易出現(xiàn)行為問題。我們常常見到的現(xiàn)象是,大人常年不在家,出于愧疚,想要補償,導致物質補償過度,而并非真正關心孩子的情感;或者已經發(fā)現(xiàn)孩子各方面存在問題,于是希望通過權威的、懲罰的方式,喝令改掉??墒?,這將孩子推得更遠。
還有一種家庭,也許父母一直陪在孩子身邊,卻因為工作繁忙等原因,基本鮮有真正陪伴孩子的時間,這其實是在制造另外一種形式的“留守兒童”。
孩子的心理行為問題
比如焦慮情緒、抵觸敵意、不合作、抑郁等,與父母缺失或父親缺失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并且分離的時間越長,對孩子的心理行為的負面影響越大。這正如上述那位父親所描述的,雖然她表現(xiàn)得十分聽話、獨立,但是情緒上傾向于抑郁,人格上傾向于內向、不表達。這是一些長期與父親或父母親分離的孩子普遍存在的心理狀態(tài)。
孩子的情緒和軀體化問題
如果父親在孩子5歲前離開,兒童的情緒和軀體化問題更多,5歲后離開,兒童表現(xiàn)出更多的人格和行為問題。如那位母親所描述的,不到4歲的孩子會在回到老家見不到父母的情況下頻頻出現(xiàn)蕁麻疹,而一回到父母身邊則癥狀立刻減輕或消除,這實際上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的軀體化反應。還有一些孩子會在離開父母的情況下出現(xiàn)頭痛、胃痛、呼吸有困難等等其他軀體化癥狀。
降低留守對孩子的負面影響
如果你的家庭正在被“留守”一詞困擾,那么,應該如何做呢?
孩子住在家里
如果父親外出打工,孩子最好由母親監(jiān)護,住在家里而不是學校。孩子在父親缺失的情況下,母親的教養(yǎng)行為顯得更為重要。如果在學校生活,孩子完全感受不到來自父母任何一方的愛或規(guī)則,尤其當他遭受到同伴壓力或欺負,會增加父親缺失帶來的心理問題。而住在家里,母親的監(jiān)護和期望會對孩子心理行為表現(xiàn)產生積極的影響。
離開孩子的時間不要太長
與孩子相聚在一起時,還要積極投入和溝通?;丶遗c孩子相聚的頻次高,會對孩子父親或父母缺失的心理影響有所緩解。最好每年都能回家看看孩子。要特別注意的是,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要有效,而不是依舊忙這忙那,忽略對孩子的陪伴和交流。盡量全身心地投入到跟孩子的游戲或互動中。表達對孩子的期望但不強求,規(guī)范孩子的行為而不遷就,傾聽孩子的想法而不指責。如果父母能做到這樣,即使不能時常在身邊,孩子的心理也不會因此受到太大損害。
緊密的聯(lián)系頻率和回家頻率
這會緩解分離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如果父母在與孩子分離的情況下,能夠保證每周甚至每天跟孩子通電話、發(fā)短信,或者經常回家,會對孩子的焦慮、孤獨或不合作的心理行為問題有所緩解。只要爸爸能夠經常打電話回家,無論孩子在接聽電話時的回應是否積極,父母做出的互動行為都是有意義的。
聯(lián)系時不要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
很多在外打工的父親母親也會給孩子打電話,但有時真的不知道應該說些什么。孩子本來很期待與父母的交流,但是爸爸媽媽說的永遠都是“聽話了沒有”或者“學習成績怎么樣”。甚至有些父母會對孩子很嚴厲,不允許孩子脆弱或哭泣,這是非常不對的,壓抑孩子的心理需求會對孩子造成更深的傷害。所以在與孩子的聯(lián)絡中,盡量多傾聽孩子的心聲,多做愛的表達,不要總是只關注學習成績。
幫助孩子處理好與同伴和老師的關系
盡管不能在孩子身邊,但一定要更多地關心孩子在家里和學校的生活。學會傾聽和引導孩子,尤其要教給孩子一些人際交往的規(guī)則和技巧,減少孩子受到欺負的頻率,讓他們在學校生活中獲得融洽的同伴關系和良好的師生關系。
和諧家庭關系,給予孩子期望
無論何時,父母關系、家庭關系的和諧都是孩子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前提基礎。在外工作的父母更要注意這一點。同時,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是孩子積極向上的動力源泉。所以,要表達對孩子的愛與期待,走進他們的心扉,讓他們感到生活依然很美好,理想仍然會實現(xiàn)。
所有讓孩子留守,父親或父母雙方常年在外工作的家庭都有著這樣那樣的苦痛與無奈。但請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有意識地為留守的孩子們留下更多的愛,讓那拳拳愛子之心時刻相伴孩子左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