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編織光與色的繪畫大師,雷諾阿在發(fā)表成名作《夏爾潘蒂埃夫人和她的孩子》后并未停止肖像畫的探索,他說“只有當我感覺能夠觸摸到畫中的人時,我才完成了肖像”。1881年,雷諾阿再一次觸摸到了肖像畫的真諦,以《陽臺上的姐妹》一畫詮釋了光與色的交響。
美好畫面
畫如其名,畫面中央端坐著一位藍衣少女,身旁是可愛的小妹妹,她們正在巴黎春日的陽臺上享受著大自然新鮮的空氣。手中裝滿水果蔬菜的籃子、與頭上鮮艷欲滴的鮮花暗示著她們剛從鄉(xiāng)間別墅的花園中歸來。姐姐的帽子是純度較高的紅色,顯示出羊毛純粹的質感;妹妹頭上的鮮花的顏色則更加多變豐富,并以一襲藍底白衣的外罩與姐姐做了聯(lián)系與區(qū)分。小女孩的面孔并不十分清晰,但以雷諾阿經典的粉紅色調描繪,顯得白皙而嬌嫩;身旁姐姐的臉龐則被更加細致地刻畫,色彩柔和而細膩,她紅色的帽子與藍色的衣裙形成對比,形成畫面的焦點。姐妹倆背靠的花園被雷諾阿用深淺不一的綠色、赭石色、淡藍色和黃褐色來刻畫,顫動的筆觸是典型的印象派手法,其天然的色澤與前景強調的鮮紅、翠藍和明黃形成彩度的對比,進一步告訴欣賞者她們是畫面的主體。
從構圖上看,姐妹倆與手中果盤構成了前景穩(wěn)定的三角形構圖;她們身后的欄桿劃分出中景淡雅樸素的花園;而更遠處的湖水與群山作為遠景,又豐富了畫面的色調與層次。這一切都向我們呈現出一派豐富有序的圖景,春日融融,微風習習,近處少女休憩于繽紛中;群芳斗艷,河水潺潺,卻比不過姐妹倆青春嬌艷純真的臉龐。
內心純真的畫家
是的,在雷諾阿的畫筆下,大自然、少女、鮮花和兒童都閃爍著鉆石般璀璨華美的色彩,畫面鮮明溫馨又充滿了迷人的夢幻。雷諾阿正是善于這樣描繪著日常最平凡的情景與最美麗的瞬間,他筆下的人物都不似凡俗,兒童天真純潔,女人高貴雅致。他自己終生貧困,晚年又被疾病的痛苦所困擾,卻能畫出這么多甜美明快的作品。雷諾阿曾說,“藝術為什么不能是美的呢?世界上丑惡的事情已經夠多的了”,為了實踐這一單純的想法,他畢生追求豐富華美的色彩,將陽光、空氣、大自然、女人、鮮花和兒童彈奏成美妙的樂章。
畫家筆下的女性和孩子
(中央美術學院少兒藝術教育工作室供稿,鄭勤硯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