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樺
機械基礎課程是中職院校機電技術應用類專業(yè)中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程。它在整個中職階段的培養(yǎng)方案中占據(jù)極其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師不僅要加強這門課程的理論知識的傳授與學習,還要切實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們的實踐動手能力。本文作者將理實一體化教學融入到中職機械基礎課堂教學之中,不但遵循了客觀規(guī)律,也符合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本文首先通過分析中職機電類專業(y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存在的一些問題,進一步提出了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并研究和探討了如何將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有效融入到中職教育的機械基礎課程中來。
一、中職機械基礎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1.“填鴨式”教學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學校中的教學方式有了諸多變化,多媒體教學也逐漸應用到了教學課堂上。雖然老師不再用傳統(tǒng)的黑板粉筆的教學模式,但是很多教師在課堂上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沒有變,照樣是照本宣科,無論好壞,實施滿堂灌的授課方式。就算近年來有了多媒體教學的加入,大多數(shù)老師也只是把原來寫在黑板上的內容搬到了教室的多媒體屏幕上,教學手段雖然有了變化,但是教學內容和教學效果沒有變得更好。
2.重理論,輕實踐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中,教師在講課時普遍存在重理論而輕實踐的現(xiàn)象。在講授理論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設計的教學內容缺乏對專業(yè)技能的針對性。學生們在上完一節(jié)理論課之后,往往不清楚哪些知識點是對自己的專業(yè)技能最有用的,也不明白自己將要就業(yè)的工作崗位到底需要哪些技能知識。
3.沒有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在學習機械基礎這門專業(yè)理論課程時,往往比學習普通的基礎知識有更高的能力要求。首先學生要有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以及對事物的抽象思維能力;其次需要有一定的理論知識應用能力。毫不諱言地說,中職學生恰恰缺乏這種能力。在他們當中有很大一部分學生理論知識學習得不夠扎實,學習這門課程的興趣也不是很高,甚至有個別學生對學習理論知識有消極倦怠的心態(tài)。所以,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課堂中,很少能夠看到活躍的課堂氣氛和學生積極澎湃的學習激情??菰锏慕虒W內容,乏味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們逐漸喪失了對知識的學習興趣。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更是學生在知識海洋里的引航人。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充滿弊端的情況下,廣大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思路,引入新的教學思路,不僅讓學生學好理論知識,還要能夠讓他們將學習到的知識用來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只有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
二、理實一體化教學在中職機械基礎課程中的應用
1.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概述
筆者通常所說的理實一體化教學主要是指在教師授課的過程中將理論知識和現(xiàn)實當中的職業(yè)技能有效結合起來。用理論知識支持職業(yè)技能的學習,在職業(yè)技能的鍛煉中對理論知識做進一步的鞏固和研究,做到理論和實踐緊密相聯(lián),互為依托。理實一體化的教學理念主要倡導以理論知識為基礎,以職業(yè)技能的學習為主導,職業(yè)技能的操作、形成以及動作要領的解釋都需要有專業(yè)理論知識的支持。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中的技能訓練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對理論知識有一個更加透徹的理解,而掌握了理論知識才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因此這種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幫助學生牢固地掌握理論知識,扎實地鍛煉職業(yè)技能。
2.理實一體化教學實際應用流程
實現(xiàn)理實一體化教學需要授課老師事先安排好一個周密的教學計劃,排在第一位的應該是理論知識的傳授。教師在備課時需要根據(jù)教學大綱制定出本門學科的教學目標,而每一堂課的教學內容則是根據(jù)教學目標來設計的。在理論知識課上,教師需要對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所涉及的知識點進行講解,還需要對其中涉及的關系進行演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實物、多媒體課件以及教學模型等來幫助學生們理解抽象的機械物理知識。這樣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形象生動的具體實物能夠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抽象的知識內容。
理論知識的講解之后就是具體項目的操作階段。教師可以根據(jù)事先講解的理論知識內容對需要學生們動手的訓練項目進行巧妙的設計。在訓練項目開始之前,教師要做好組織工作,并明確告知學生此次訓練項目的具體要求以及所要完成的任務和時間限制,另外,教師要對整個訓練過程進行全程的掌控,以防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發(fā)生意外事故。項目訓練的具體內容可以是讓學生們觀察零件的結構特征,也可以是機器部件的安裝和拆卸等相關的機械物理實驗。在訓練方式的制訂上,教師既可以選擇讓學生們采用小組合作完成任務的教學模式,也可以選擇讓學生們獨自完成一個訓練項目。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有利于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而個人學習方式可以讓學生們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思路來學習。在項目訓練進行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地加以糾正和指導,讓學生們按照正確的操作規(guī)范來完成。
三、理實一體化教學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避免重操作輕理論
由于實踐操作本身存在一定的趣味性,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則更加偏愛實踐操作類的課程,面對較為枯燥的理論知識則興趣缺失。面對這種情況,機械基礎課程的授課教師就應該適當?shù)貙W生加以引導,可以從增加理論課程的趣味性入手,否則會使學生養(yǎng)成只愿動手不愿動腦的習慣,從而陷入“師傅帶徒弟”傳統(tǒng)的授業(yè)模式,過早地扼殺了學生進行自我提升和進步的機會。
2.避免理論和實踐“兩張皮”
理實一體化的教學理念主要強調的是將理論知識和職業(yè)技能有效融合在一起,讓二者互相支撐,相輔相成,然而有些院校實施這一教學模式時則變成了完全無關的兩塊教學。學生在實踐操作時,教師沒有將理論知識融合進來,最終導致了理論與實踐出現(xiàn)兩張皮的現(xiàn)象發(fā)生。教師在講每節(jié)課時都要有明確的技能目標和理論認知目標,學生有了明確的目標在學習時才能抓住重點,做到理論實踐的有機統(tǒng)一。
3.理實一體化教學在機械基礎課程中應有的實際效果
職業(yè)院校的學生們在學習機械基礎這門課程時,教師可以用更加直觀的方式進行理論知識教學以及模塊化的實踐教學來實現(xiàn)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將理論與實際相聯(lián)系,有助于學生們牢固地掌握理論知識,增加學生們學習文化知識的興趣。模塊化的實踐操作設計要緊跟在相關的理論知識之后進行,這樣學生們就可通過實踐的操作來進一步驗證理論知識,在理論與實踐互相驗證的過程中,學生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將會大幅度地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中職機械基礎這門課程的理論性較強,傳統(tǒng)的、單一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被學生們所接受,在此情況下,教師們應該轉變思路,改革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給原本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增添實踐操作環(huán)節(jié),使抽象的理論知識更加直觀化和形象化。
(作者單位:江蘇省江陰中等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