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我們每天都在做,選擇什么不選擇什么由我們的價值觀決定,人生就是由無數(shù)次選擇組成的。俗話說,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選擇行業(yè)的空間大小決定人生成就的大小,發(fā)展空間越大成就越大,發(fā)展空間越小成就越小。
(一)
在知乎上看到個神問答。
問:“你在知乎上究竟學會了什么?”
答:“小時候不努力,長大了就只能給別人點贊?!?/p>
很多人一開始學習、讀書興趣都挺濃,但只有三分鐘熱度,堅持不了多久就自己放棄了,也正由于放棄造成了人與人間的巨大差別,可能最后就只能為別人點贊了。
如何堅持讀書并養(yǎng)成讀書習慣呢?怎么養(yǎng)成其他好習慣呢?怎么讓優(yōu)秀成為一種習慣呢?看完這篇文章希望你能找到答案。
回答問題之前,先講個故事。
(二)
一個天使投資人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早期創(chuàng)業(yè)需要投資,可怎么得到投資資金呢?
上帝手里有1億美金、一個投資名額,如果你是上帝,你會把這個機會給誰?下面跪著一大堆人,請求“把這個生意、這個蛋糕、一億美金給我吧”。
如果你是上帝該怎么辦?下面跪著黑壓壓一大片,很簡單:要不我五年之后再回來,看看五年之后誰還跪在這里。五年之后回來,100個團隊中走了一大半了,但還有30個跪在那里,應該給誰?
初創(chuàng)公司要競爭出來是非常不容易的,一輪一輪下來,就像爬金字塔一樣,內心必須要有巨大的定力。即使這樣經(jīng)歷下來,發(fā)現(xiàn)到最后還有三個公司跪著,所以上帝只能扔硬幣了,這就是運氣,創(chuàng)業(yè)也不能避免運氣的成分。但是如果你抗不住,連最后參與扔硬幣的機會都沒有。
(四)
人生成長三部曲,選擇,堅持,運氣。
選擇,我們每天都在做,選擇什么不選擇什么由我們的價值觀決定,人生就是由無數(shù)次選擇組成的。俗話說,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選擇行業(yè)的空間大小決定人生成就的大小,發(fā)展空間越大成就越大,發(fā)展空間越小成就越小。
堅持,堅持就是把事情做久、做透、做深,做的比任何人都要強,選擇很容易,但堅持很難。但就因為堅持讓我們的人生上升到一定高度。運氣,就像上面例子中說的一樣,如果沒有堅持恐怕連扔硬幣的機會都沒有。人到一定程度能力,水平都差不多,最后靠的就是那么一點點運氣了,可我們很多情況下連扔硬幣的機會都沒耐心等,運氣從何而來。選擇,堅持,運氣。選擇很容易,堅持最難,運氣不由我們控制,容易的事情成功不了,不由我們控制的事情再想也沒用,只有堅持是我們實實在在可以通向成功的鑰匙,三者中對人生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堅持,沒有堅持選擇變的沒有意義,沒有堅持還沒看見明天的太陽自己就先死掉了。
怎么才能更好的堅持,長久的堅持呢?那就讓它變成一種習慣吧。一切的想法,一切的做法,最終都必須歸結為一種習慣,這樣才會對人的成功產(chǎn)生持續(xù)的力量。
(五)
想培養(yǎng)好的習慣得需要知道習慣是怎么形成的。在查爾斯·都希格所著的《習慣的力量》中描述了一個著名的習慣形成的心理學實驗,讓我們知道習慣形成的機理。
劍橋大學的神經(jīng)科學教授沃夫曼·舒爾茨養(yǎng)了一只猴子,這只猴子叫胡里奧,胡里奧就是實驗對象,舒爾茨教授將一根很細的電極植入胡里奧的大腦,以便觀察它腦內發(fā)生的神經(jīng)元活動。舒爾茨教授讓胡里奧坐在暗室的椅子上,打開顯示器。胡里奧要做的是當屏幕顯示細小的黃色螺旋、紅色波形線條和藍色線條這些彩色圖案時,就拉動拉桿,然后,從連著天花板的導管里就會流出一滴黑莓汁,滴到它的嘴里。胡里奧很喜歡喝黑莓汁。一開始胡里奧坐不住,猴子性子都是猴急猴急的,但胡里奧喝到幾次黑莓汁后就對顯示器高度注意起來,隨著多次重復,它開始明白屏幕上的圖案是某種慣常動作(拉動拉桿)的暗示,而做了這個動作以后就可以獲得獎賞(黑莓汁),于是開始聚精會神地盯著屏幕,一動不動。
黃色螺旋出現(xiàn)時,它伸手拉動拉桿;藍色線條閃現(xiàn)時,它又去拉動拉桿。當黑莓汁滴下來時,胡里奧就心滿意足地舔著嘴唇。久而久之,胡里奧的行為從神經(jīng)學角度來說就形成了一種習慣。然后舒爾茨對實驗作了調整。之前,胡里奧在拉動拉桿后就馬上能喝到黑莓汁?,F(xiàn)在,有時即使它操作正確,也得不到黑莓汁,或者要稍微晚點兒才能喝到黑莓汁,又或者流下的黑莓汁摻了水,只有原先的一半甜。
當黑莓汁沒有出現(xiàn),或者晚出現(xiàn),或者被稀釋時,胡里奧就會生氣。舒爾茨在胡里奧的大腦內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新模式:渴求。每次胡里奧預期會出現(xiàn)黑莓汁,但卻沒有喝到時,它的大腦里就會突然出現(xiàn)一種與欲望和失望有關的神經(jīng)模式。
別的實驗室的研究人員也發(fā)現(xiàn)了類似的模式。其他猴子被訓練成只要在屏幕上看見圖形,就會預期果汁的出現(xiàn)。然后,研究人員嘗試讓它們分心。他們打開了實驗室的門,這樣猴子可以出去和它們的朋友玩耍。研究人員在一個角落里放了食物,如果猴子放棄做實驗,它們就可以吃這些食物。這種分心的做法對沒有形成強烈習慣的猴子起了作用。它們從椅子里滑了下來,頭也不回地出了房間。它們還沒有學會渴求果汁。不過,一旦猴子養(yǎng)成了這一習慣,也就是說大腦開始預期獎賞時,分心的做法就沒有誘惑力了。猴子會一直坐在那,看著屏幕,一次又一次地拉動拉桿,對周圍提供的食物或者出去玩的機會視而不見。這種預期以及渴求感非常強大,讓猴子牢牢地坐在了屏幕前。
這解釋了為什么習慣如此強大:它們能夠創(chuàng)造出神經(jīng)渴求。在大部分時間里,這些渴求是逐漸產(chǎn)生的,而我們確實沒有意識到它們的存在,所以往往看不到它們的影響。不過,我們把暗示和特定的獎賞關聯(lián)起來,大腦中就出現(xiàn)了潛意識的渴求,這讓習慣回路繼續(xù)運轉。這就是基本的學習過程。習慣只有在胡里奧看到暗示,開始渴求黑莓汁時才會出現(xiàn)。一旦渴求存在,胡里奧就會自動開始行動,他會按照習慣回路行事。
人的習慣的形成也遵循這個機理,通過聯(lián)想學習,把暗示、慣常行為和獎賞鏈接在一起,通過對獎賞的渴求驅動習慣回路形成,這一回路不斷重復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習慣,要養(yǎng)成習慣也得遵循胡里奧習慣回路。
(六)
對知識和理論的學習不能僅停留在“知”上,更重要的是要集中到“用”上,把知識、理論變成方法論指導我們前行,從“知”到“用”就是深度思考的重要步驟。
培養(yǎng)習慣需主要以下事項:
1、從小做起
比如讀書,計劃也別定的太長,一點一點來,形成節(jié)奏感了以后再逐漸增加。一開始給自己定的閱讀量過大,只會讓自己產(chǎn)生對讀書的厭煩,越讀越苦逼,最后把圖書拋到身后。從小量開始容易產(chǎn)生成就感,而不會有太大壓力,小任務完成后獲得獎賞才有動力持續(xù)閱讀,習慣回路才會不斷重復。讀書計劃周期也不能定的太長,否則你會感覺完成遙遙無期而平添無盡的苦惱,只嘗到了苦沒體驗到甜。所以,切記任何好習慣都從小任務,小周期開始慢慢培養(yǎng)。
2、學會延遲滿足
當我們娛樂、聊天、看電視、逛街、玩游戲時,大腦很快就能獲得即時收益。也就是說大腦是個急性子,干什么就想立刻看到結果,干什么就要得到效果,不能立刻看到結果、效果的事情大腦就不愿意干,這時候我們就要學會延遲滿足。
延遲滿足這個詞是從拉姆·查蘭所著的《領導梯隊》中學來的,越高的領導做事近期越看不到結果。例如,一個企業(yè)的CEO,根據(jù)領導梯隊的要求他的職責要集中到企業(yè)戰(zhàn)略方面,制定一個戰(zhàn)略可能1、2年內看不到結果,所以,越高層的領導越要學會延遲滿足。如果CEO去做銷售的活,賣了就能立刻看到錢,但這是領導力錯位,干了不該干的活,這是領導梯隊建設的大忌。越能延遲滿足,取得的成就就越大。因為做的事情越大,困難越大,短期內越看不到結果,做小事小成就所見即所得。學會延遲滿足,享受日后讀書的巨大效果。
3、固定時間、固定地點
選擇固定時間、固定地點對養(yǎng)成習慣也很重要,固定時間就是個鬧鐘到時間了就自動提醒。我早晨上班時間是8點,時間到8點了,自動就去上班,這已成為習慣了,習慣就是自動化。
4、中途別放棄
習慣的形成關鍵是重復,大腦需要很長時間把暗示和獎賞自動化的聯(lián)系在一起。在21天習慣形成的時期千萬不要中斷,因為中斷后再重新開始會很難,人是安逸型動物,越歇越懶。
5、萬事開頭難
習慣剛開始那幾天肯定是很刻意、不自然,總覺得很不舒服,別放棄,萬事開頭難。經(jīng)過了刻意,不自然,下面就是無意識,自然。形成習慣后一切都是無意識,很自然。
做我們這個年紀該做的,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吧,相信胡里奧都會被我們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