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雪露 周露
西藏色拉寺的空間形態(tài)及其形成因素
譚雪露 周露
藏傳佛教作為我國佛教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分支,現今它依舊是藏族人民精神生活的支柱。黃教格魯派作為藏傳佛教影響力最大的一個派別,因其特殊的政教合一性,它形成的寺院作為藏傳佛教的核心載體,是所在地區(qū)的政治經濟宗教文化中心,其空間形態(tài)成了藏傳佛教思想的實體反映。色拉寺作為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它所呈現出來的空間魅力及所蘊含的獨特歷史文化是它的價值所在。
1.概況
色拉寺,全名“曲德欽波色拉特欽林”,“色拉大乘寺”,正名“秦清林”,意為大乘洲。與哲蚌寺、甘丹寺合稱拉薩三大寺。因寺廟周圍有許多刺蘼樹環(huán)繞,狀如刺蘼園,所以起名色拉寺。位于拉薩市北郊約5公里的色拉烏孜山南麓,由釋迦益西主持建于公元1419年。色拉寺規(guī)模宏大,依山就勢而建,現占地約11.5萬平方米,寺院以措欽大殿為中心,吉扎倉、麥扎倉、阿巴扎倉三個扎倉為主體,穿插布置了32個康村。
圖1 作者自繪
圖2 作者拍攝
2.總體空間布局
色拉寺在總體布局上呈現出山地多院落自由組合布局的形式,以自然地理條件為基礎,利用自然山體作為整個寺院的空間骨架,依山而建,將寺院有機融入自然環(huán)境中去。因相對完整的整體規(guī)劃,地勢高低起伏,變化多端,布局則依山就勢,建筑群體自由隨意、疏密結合,順應地形變化,平行等高線方向布局,錯落有致。色拉寺整體布局因地制宜,利用大自然山巒的高低走向,營造出建筑疊落上升的巍峨氣勢,中心主體突出,空間密而不擠,雜而不亂,寺內道路縱橫交錯,形成與自然有機結合的寺院空間格局,全然一座宗教城市。
3.內部空間形態(tài)
色拉寺作為格魯派思想的容器載體,雖建造年代不同,自然地形特殊,但寺院內部空間秩序卻雜而不亂,等級分明。色拉寺內部以一條貫穿南北的主要道路作分界線,將色拉寺分為東、西兩部分,早期建筑主要位于西側,如以前的措欽大殿(現為阿巴扎倉)、吉巴扎倉、麥扎倉等,東側主要是新修的措欽大殿及其他的康村建筑,因而主干道也為色拉寺新舊范圍的分界線。新舊區(qū)域界限呈現了色拉寺由西向東擴散的空間特征,最終形成以措欽大殿為整個寺院的核心機構,三個扎倉院落為空間主體,自由穿插康村、米村等附屬建筑的內部空間形態(tài)。西側的三個扎倉院落:吉巴扎倉、麥扎倉、阿巴扎倉均有各自下屬的康村、米村,大多數以扎倉為中心展開布置,吉巴扎倉位于舊寺院區(qū)北面,地勢相對較高,將阿巴扎倉包裹其中,體現了該扎倉在色拉寺中重要的地位,而麥扎倉及其下屬康村等建筑則位于寺院南部地勢相對較低的位置(圖1)。色拉寺內部空間利用山勢展開,建筑均采取豎向發(fā)展的策略,以多層建筑為主,圍合成天井市院落,均采用石木結構,外墻為夯土墻,屋頂覆有阿嘎土,白色外墻上部裝飾著深紅色的邊瑪草,體現出濃郁的藏式風格空間特點。
1.自由發(fā)展式的整體布局
色拉寺是自由生長而成,并未經過整體的布局規(guī)劃,整體的寺院區(qū)域經由復雜的歷史變遷,從西向東逐漸擴張自由形成,利用自然的山體,北面倚山,南面建筑順應山勢層疊錯落,呈現出整體建筑群巍峨聳立,氣勢恢宏。
2.等級分明的向心性
色拉寺隸屬于格魯派寺院的寺院組織制度制約了寺院內部的等級秩序,作為寺院的視覺中心,早期的吉巴扎倉曾為寺院中地位最高的建筑,占據寺院北面地勢最高的位置,而康村等等級低矮的建筑群則以扎倉為中心,環(huán)布于地勢低處,烘托出中心建筑的高大宏偉,等級分明的特征呈現出非幾何中心的向心性空間。后經過由西向東的擴建,現有東北部的措欽大殿作為整個色拉寺的中心,依舊體現出寺院中心偏向一側、等級分明這一特點,同時以三個扎倉為中心,向四周輻射康村,形成幾乎均質化、靈活多變的空間形態(tài)。
3.神格空間高于人格空間
色拉寺的空間形態(tài)體現出了物質和精神的雙重屬性,形成宗教、自然、人類復合的形態(tài)空間。色拉寺在藏傳佛教的影響下,其空間參照復雜的宗教宇宙模式體系,在自由布局的基礎上,突出中心,輻射周邊,形成中心統(tǒng)領全局,自由發(fā)展的空間效果。措欽大殿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以極大的優(yōu)勢統(tǒng)領色拉寺,同時以其恢宏的體量尺度,給人造成極強的心理暗示,將神人境界統(tǒng)一,達到“我即本尊,本尊即我”,象征著對“通向光明的彼岸”的神格空間氛圍的追求,是宗教中神高于人的思想體現。
4.空間序列統(tǒng)一均衡
寺院的空間形態(tài)均遵循著傳統(tǒng)藏傳佛教的總體均衡手法,雖建設年代與自然地形存在較大的差異,寺內建筑群在體量、形態(tài)以及朝向上各不相同,扎倉與康村、米村之間形成的空間院落也不盡一致,看似雜亂無序,實則是對佛教和而不同的完美詮釋,街巷、院落、廣場節(jié)點等空間(圖2),與相似統(tǒng)一的建筑細節(jié),形成了統(tǒng)一均衡、層次豐富的空間序列。
1.歷史與自然因素
最初修建的色拉寺主要為大慈法王弘揚中觀思想。選址似于中國傳統(tǒng)人居空間的選址,色拉烏孜山麓四周柳林處處,地勢高低起伏,與寺院的宗教空間氛圍良好契合,詮釋了宗教信仰與自然宇宙之間和諧共生的理念。后因僧侶人數的增加、不可避免的自然災害以及政治教派的突變等歷史原因,原有三大扎倉規(guī)模已不能滿足需求,經歷代的增修擴建形成了今天的宏大規(guī)模。
2.傳統(tǒng)文化與宗教因素
色拉寺作為格魯派的六大寺院之一,在寺院選址、建筑營造方式和空間布局等方面,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宗教思想均起到了重要的引領作用。色拉寺依靠健全完善的宗教組織機構形成對建筑等級秩序的制約,集齊“佛、法、僧”三寶,按照“喇吉”、”扎倉”、“康村”三個等級依次區(qū)分建筑,最終呈現以“措欽大殿”為中心,邊界完整的內斂式空間效果,藏傳佛教 “曼陀羅”式的空間格局與傳統(tǒng)風水的“背陰抱陽”、“風水佳穴”內斂式盆地空間不謀而合。色拉寺利用藏式的粗獷與細致,如穩(wěn)固夯實的外墻,梯形的牛角窗,多彩的窗檐及深紅色的邊瑪草屋檐,形成豐富統(tǒng)一的空間層次,與漢地院落式布局統(tǒng)一了寺院的整體風貌,是中原文化與藏族文化的深層次滲透。
色拉寺作為格魯派思想的容器載體之一,歷史變遷,世事變幻,它所營造的場所、內部空間作為其宗教思想的實體反映,它不僅僅是一座宗教機構,也是歷史文化的傳播者與記錄者。
(作者單位:重慶大學建筑城規(gu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