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原因
1 .奧利弗·斯通新作
2 .可以與《第四公民》對照
3 .去英雄化的真實呈現(xiàn)
就在世人即將把斯諾登遺忘,作為美利堅黑點的“棱鏡門”,也將隨著奧巴馬政府一同走入歷史的時候,奧利弗·斯通的這部“劇情傳記片”總算姍姍來遲了。向來和美國政府對著干的斯通,當(dāng)然不會放過這么好的“打臉”機會,這部影片籌拍多年,跳票多次,個中曲折不亞于斯諾登本人的逃亡之路??偹阍诘聡说膸椭拢怪Z登的戲劇人生展現(xiàn)在銀幕上。也多虧了約瑟夫·高登·萊維特,那個在新聞中遮遮掩掩的前CIA特工,因為他的演繹變得立體,血肉豐滿。影片中的“囧瑟夫”一改畫風(fēng),凝重收斂,低沉嗓音,把斯諾登的職業(yè)經(jīng)歷,“叛變”行為和原則立場一一剝開,供全球的觀眾評判,到底是世界英雄還是叛國者?
在自由主義盛行的電影圈和媒體全眼中,斯諾登當(dāng)然是個英雄,他把美國政府監(jiān)控全球的秘密抖出來,保護的是每一個人的基本權(quán)利,付出的則是全球通緝,有家不能回的沉重代價。所以,紀(jì)錄片《第四公民》在奧斯卡上獲了獎,在香港采訪斯諾登的記者們,也踐行了自己偉大的新聞理想,這些在《斯諾登》中都再度呈現(xiàn),頗有些商業(yè)類型片的驚悚效果。導(dǎo)演的敘事手法并不求新,多是傳記片常見的插敘、倒敘,剪入新聞片段,斯諾登從軍隊退役,加入CIA輾轉(zhuǎn)各部門,逐步接觸到國家機密,最后忍無可忍,找到媒體和盤托出,其中最需要解釋的是動機。
整個事件若按時間順序講述,難免有如流水賬的乏味,甚至斯諾登本人的性格也不夠突出。他的價值觀雖然一直在自我拷問,但在影片中并未激烈到“叛國”的地步,真正觸動他的因素,大約只有上司和女友了??梢哉f,是中情局老領(lǐng)導(dǎo)對監(jiān)聽的強硬舉措,推動了斯諾登的逆反心理;而對女友的愛護和歉意,讓他為自己的行為找到了更崇高的理由。斯諾登并非圣人,相比局里拿高薪的同僚們,他一個純粹的技術(shù)骨干,能做出如此大的犧牲已屬不易。當(dāng)他得知中情局僅憑一個筆記本攝像頭就能監(jiān)視任何人時,內(nèi)心的震撼很清晰,“這并非反恐,而是為了維持美國的霸權(quán)”,由此而生的正義感,從身邊的女友推廣到了其他無辜者身上。謝琳·伍德蕾飾演的女友就是一“傻白甜”,可她的一無所知,茫然碌碌,不正是我們所有普通人的縮影嗎?囧瑟夫的“去英雄化”表演,其實更貼近真實的世界,他并非動作片里身手矯捷的孤膽英雄(最精彩的魔方藏資料是虛構(gòu)的),只是為了信念敢于犧牲的工程師罷了。面對如今還躲在俄羅斯小木屋的斯諾登本人,我們能給的,只有謝意和致敬。(董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