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玉 闞海峰 馮云紅
[摘要]目的 通過觀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患者中靜息體表心電圖碎裂QRS波的發(fā)生率,初步探討OSAHS與碎裂ORS波的關系。方法 選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間在我院門診和住院接受多導睡眠圖(PSG)監(jiān)測的人群作為受試對象,根據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指靈敏(AHI)將受試者分為OSAHS患者組及非OS-AHS患者組。所有受試者均在多導睡眠監(jiān)測(PSG)監(jiān)測次晨靜息狀態(tài)下接受12導聯心電圖檢查。結果 OSAHS患者組碎裂ORS波的發(fā)生率與正常受試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輕度OSAHS患者組碎裂ORS波的發(fā)生率與中、重度OSAHS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中度OSAHS患者組碎裂ORS波的發(fā)生率與重度OSAHS患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OSAHS患者碎裂ORS波的發(fā)生率大于正常人群。在OSAHS患者中進行碎裂QRS波檢測,可以更方便快捷的評估其心血管事件風險。
[關鍵詞]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碎裂QRS波;心血管事件
中圖分類號:R562;R540.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16X(2016)05-0368-0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指睡眠過程裂QRS波(fragmented QRS compleX,fQRS)是2006年提指標。近期的研究已經將碎裂QRS波的預警功能擴展到各種心血管疾病。然而針對碎裂QRS波與OSAHS患者心血管疾病相關問題的研究目前少之電圖碎裂QRS波的發(fā)生率,初步探討QSAHS與碎裂QRS波的關系。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間在我院門診和住院確診為OSAHS的患者90例,男73例,女17例,年齡18~61歲,平均(39.2±11.2)歲。按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AHI)分為輕度30例(5次/小時≤AHI<15次/小時)、中度30例(15次/小時≤AHI≤30次/小時)和重度30例(AHI>30次/小時)。同時選取同期診及住院行多導睡眠監(jiān)測(PSG)檢查排除OSAHS的正常人90例,男77例,女13例,年齡24~64歲,平均(38.7±13.3)歲。所有入選者均在PSG次晨靜息狀態(tài)下接受12導聯靜息心電圖檢查。均經仔細詢問病史及各種檢查排除阻塞性或限制性肺疾病、冠心病、各種類型心肌病、腎功能不全、內分泌代謝疾病等。均簽知情告知書。
1.2方法:PSG采用德國萬曼公司的SOMNOcheck2型多導睡眠監(jiān)測儀。所有入選者均接受一整夜至少7小時PSG監(jiān)測。心電圖檢查:采用麥迪克斯公司的MECG.200型12導聯心電分析系統(濾波范圍0.15~100Hz,走紙速度為25mm/s,標準電壓為10mm/mv)。所有入選者均在靜息狀態(tài)下采集常規(guī)12導聯心電圖至少60秒以上。
碎裂QRS波診斷標準:fQRS波的心電圖特征參照郭繼鴻2008年發(fā)表的《碎裂QRS波》一文,由兩名經驗豐富的心電圖醫(yī)師分別判讀完成。
1.3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6.0版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所有計量數據以(x±s)表示,符合正態(tài)分布時采用t檢驗及方差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0SAHS患者與正常者碎裂QRS波的發(fā)生情況:兩組年齡、性別、體質指數(BMI)等一般臨床資料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90例OSAILS患者中,49例(54.4%)患者的心電圖出現碎裂QRS波。90例正常者中僅有8例(8.9%)心電圖出現碎裂QRS波。兩組碎裂ORS波發(fā)生率的比較經卡方檢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43.2,P<0.05),見表1。
2.2輕中重度OSAHS患者的碎裂QRS波發(fā)生情況比較:見表2。
各組年齡、性別、BMI等一般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輕度OSAHS患者組中碎裂QRS波的發(fā)生率為20%。中度OSAHS患者組中碎裂QRS波的發(fā)生率為66.7%,重度OSAHS患者組中碎裂QRS波的發(fā)生率為76.7%。輕度OSAHS患者中碎裂QRS波的發(fā)生率與中、重度OSAHS患者比較經卡方檢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13.3、19.3,P<0.05)。中度OSAHS患者中碎裂。QRS波的發(fā)生率與重度OSAHS患者比較經卡方檢驗差異具無統計學意義X2=0.74,P>0.05)。
3討論
OSAHS是一種全身性疾病,不僅可以引起缺氧、嗜睡、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等,還會引起或加重高血壓、惡性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力衰竭、腦血管意外等。為了促進臨床醫(yī)生全面認識OSAHS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系,我國2009年發(fā)布了《睡眠呼吸暫停與心血管疾病專家共識》。
碎裂QRS波是近年來新提出的一種重要的無創(chuàng)心電學指標。Das等將其定義為常規(guī)12導聯心電圖相鄰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導聯存在或新出現多相的QRS波,并排除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束支傳導阻滯。碎裂QRS波的發(fā)生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大量研究表明,碎裂QRS波常見于冠心病患者,此外也是心肌梗死、Brugada綜合征、室壁瘤等疾病的診斷指標,對心血管事件診斷和高危預警有著很重要的臨床意義。Pietrasik等甚至認為碎裂QRS波是對心電圖診斷作用的新補充,是心臟事件獨立的預測因素。
目前國內外針對碎裂QRS波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于心血管領域,與OSAHS的關系鮮有報道。Bacharova等的研究共納入193例研究對象,他們發(fā)現OSAHS患者組的碎裂QRS波發(fā)生率高。而Adar等的研究認為碎裂ORS波與OSAHS患者的亞臨床左室功能不全獨立相關,他們發(fā)現碎裂QRS波可獨立預測OSAHS患者的亞臨床左室功能障礙,他們認為這個簡單的工具有助于評價OSAHS患者發(fā)展為明顯的心功能不全的危險。
我們的研究發(fā)現,OSAHS患者中碎裂QRS波的發(fā)生率遠遠大于正常人群。推測可能原因有:OSAHS患者由于低氧血癥刺激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導致外周循環(huán)阻力增加,心臟后負荷增大,心輸出量減少,同時增加心肌耗氧,從而誘發(fā)心肌缺血。間歇低氧引起的氧化應激和炎癥反應可引起血管內皮功能失調,內皮素水平明顯增加,導致冠狀動脈痙攣,冠狀動脈灌注減少,進而產生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心肌損傷可引起心室肌除極不均勻,在體表心電圖上就可表現為碎裂QRS波。另外,OSAHS持續(xù)間歇的低氧血癥可加重心肌缺氧的發(fā)生,隨著心肌缺血缺氧加重,心肌細胞發(fā)生微梗死,進而形成心肌瘢痕,導致心室肌非同源性除極,從而引起碎裂QRS波。另外我們的研究發(fā)現,中重度OSAHS患者的碎裂ORS波的發(fā)生率大于輕度OSAHS患者,這進一步佐證了OSAHS患者心血管疾病事件大于正常人群,OSAHS患者病情越重,其罹患心血管事件的風險越高。
碎裂QRS波作為一個無創(chuàng)心電學的新指標,具有便捷、省時、廉價、易獲得等優(yōu)點,在OSAHS患者中常規(guī)開展碎裂QRS波檢測,可以更方便快捷的評估其心血管事件風險,指導進一步治療,減輕其危害,改善OSAHS患者的預后。當然,本研究的病例數有限,尚需多中心大樣本量的研究進一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