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逸
一部優(yōu)秀的外文作品需要的不只是其本身的優(yōu)秀,還有譯者的優(yōu)秀,基于這兩點,很難找出好的哲學家傳記,而《維特根斯坦傳:天才之為責任》則滿足了以上兩點。對于維特根斯坦生平的最翔實、最深刻的解讀與王宇光極為漂亮流暢傳神的翻譯構成了本書。
從副標題“天才之為責任”的翻譯就已經(jīng)讓人贊嘆不已?!癟he duty of genius”直譯應為天才的責任,但是卻譯為作為天才的責任。因為本書所說的維特根斯坦正是一個將成為天才的作為自己責任的人。所有的純潔、誠實、堅強、善良、才能都不是與生俱來的,它們都如同榮譽一般,只有去爭取,才能得到。維特根斯坦對于G·E·摩爾那孩子般的純真善良表示異議,因為他所追求的是一種努力與自己搏斗,不斷認識和雕琢自己,然后成為自己的人生。天才的責任就是成為自己,成為天才。單看翻譯的優(yōu)秀,《維特根斯坦傳:天才之為責任》已經(jīng)將把“greenhouse”譯為“綠房子”的《維特根斯坦談話錄:1949-1951》遠遠地甩在了腦后。
至于其內(nèi)容更是讓人感到本書的豐盛可口。較之于《絕望創(chuàng)造希望:樸槿惠的傳奇人生》那種極為缺乏事例,輕描淡寫般的講述著樸槿惠的人生,并試圖以不斷重復的手段來使人相信樸槿惠在人生路上克服種種苦難,通過艱苦卓絕的奮斗最終成功的書實在是好了太多。本書運用諸多詳實的事例對維特根斯坦人生進行分析,并且借助“責任”這一視角對于維特根斯坦生平的理解,揭示了深刻而簡明的主旨,使其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一、對于維特根斯坦生平的理解和感悟
作為史無前例的“雙倍哲學家”,維特根斯坦的人生更是豐富多彩。
“愿我好好的死,做我自己,愿我永不失去自己?!?/p>
“告訴他們我過了極好的一生。”
從八歲時停留在自家門前思考:“撒謊對自己有利的時候,為什么要說實話”的聽話、順從的孩子,成長為了一個帶著不留情面的誠實的成年人之間,是劍橋學習、兩次世界大戰(zhàn),丟下億萬財產(chǎn)去鄉(xiāng)下小學教書,成為藥劑師等經(jīng)歷。不完全為了愛國而參與戰(zhàn)爭是為了直面死亡。哲學的三大問題:“我從哪里來?”“我是誰?”“我要去哪里?”中,后兩者被維特根斯坦用一生的時間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所謂人生意義不過是:我們?yōu)槭裁炊?。這個問題同樣可以被轉化為:我們?yōu)槭裁床贿x擇死。而人,也更容易在生死抉擇的關頭對這個問題給出最真實回答。基于這個原因,維特根斯坦選擇了參軍,因為他想找到最真實的自己,然后成為自己。在人生面前,我們可以選擇默然忍受命運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無涯的苦海,而維特根斯坦卻站在了兩者之間,他沒有因為這個世界的好壞而改變,他只是要做他自己。維特根斯坦為成為自己所忍受的所有的苦難,最終也在臨終前,用雙手奉上了屬于他自己的“a wonderful life”。
本書作者瑞·蒙克指出:“十四歲之前他都安心于這種感覺:天才包圍著自己,自己沒有天才?!睂τ趦簳r的維特根斯坦而言,或許他的哥哥才是真正的天才,大汗淋漓的彈著鋼琴,那忘我的場景令維特根斯坦終生難忘。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屬于那些有天才并且努力的人的??烧沁@樣天才的哥哥們,卻無一例外的全部自殺,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維特根斯坦對于自己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理由產(chǎn)生了質疑,“我活在這個世界上是多余的,我是個沒用的人,因為我不是天才”“成為天才,否則去死”,這樣的自殺的念頭環(huán)繞了他足足九年,終于在羅素近乎瘋狂的肯定下消散。當凱恩斯認識到了維特根斯坦的天才之后與之深交,在接維特根斯坦回劍橋前,凱恩斯寫信給妻子說:“唔,上帝到了,我在五點十五分的火車上接到了他?!本S特根斯坦的天才得到了肯定的同時,卻又陷入了深深的孤獨,與對于生命的責任。
蘇格拉底說,“未經(jīng)審視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倍鴮τ诰S特根斯坦而言,沒有創(chuàng)造力的生命如同虛無。他質疑形而上學一蹴而就的縹緲,他反對實證主義的毫無起伏的平庸,他抵抗理性主義將事物簡單化理想化的誘惑,于是他選擇讓邏輯與倫理交融,讓哲學成為人類的慰藉,推開了邏輯實證主義的大門。
貫穿維特根斯坦的一生的兩大主題:邏輯與罪,雙線合并,匯合成了他的生命。當他越是對邏輯追求得深時,他便也越被罪纏繞得緊?!拔以趺茨茉谑且粋€人之前是一個邏輯學家!”他選擇了參軍,“現(xiàn)在我有機會做一個得體的人了,因為,我站在這,盯著死亡的眼睛。” 他發(fā)現(xiàn)一切的危機的根源是他自己,唯有對自己誠實,并成為自己,才能將罪惡接觸。誠實,是一種力量的象征,它顯示著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nèi)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
讀完維特根斯坦的一生,其實也越發(fā)讓我思考,人生的多種可能。天才所做的事情其實就是創(chuàng)造,維特根斯坦的創(chuàng)造力不僅體現(xiàn)于他的哲學,其實還有他的人生,人生有許許多多的可能,你想成為哪一種或是創(chuàng)造哪一種呢?我用了六年,找出了十二個字(還在不斷增加):熱愛生活、追求真理、造福人類。
至于天才為什么能夠創(chuàng)造,我認為其根本原因在于對于世界的不同角度的認知,因為看到的不同,所以做出來的也不一樣,但是其實還有一種天才,他們沒有進行直接的創(chuàng)造,而是對于已有的事物進行整合,世界就像一個球,普通人能夠看到其中的一個點,直接創(chuàng)造型天才可以看到另一個點,而整合型天才則可以將多個點連成片,即類似于馬克思或是康德的對于哲學的總結與提升。想要真正的全面的認識這個世界,就需要更完整的認知,而人們總是對于不同于自己的觀點的事物進行抵觸的行為,這樣就使天才陷入了不為世人所容納的地步。明明天才的大衣就掛在墻壁的釘子上,夠得著釘子的板凳在任何一個便利店都能買到,可人們卻就是不愿意邁開腿走出家門。誠然,天賦已經(jīng)決定了我們的上限,我們很有可能終其一生都無法找到屬于自己的頂點,但是至少我們應該開放我們的內(nèi)心,給所有的“可能”被發(fā)現(xiàn)后保留在世上的機會。
關于維特根斯坦是同性戀一事,我認為如果就同性戀本身其實不值得一提,性取向就如同喜歡的巧克力口味一樣,有的人喜歡白巧克力,有的人喜歡黑巧克力,有的人兩種都喜歡,有的人則兩種都厭煩,其實并沒有什么特殊,但是對于維特根斯坦而言則別有意義,他一輩子都在追求苦行僧式的精神修煉,喜歡精神之愛,并非沒有肉欲,但是鄙視肉欲,甚至為此而內(nèi)疚。
二、對于邏輯實證主義的看法
我認為邏輯實證主義是運用全新的邏輯符號,將經(jīng)驗證據(jù)和邏輯相結合,剔除所有沒有意義,不能證實的命題。所以維特根斯坦說:“凡是可以說的事情,都可以說清楚,凡是不可說的事情,我們必須保持沉默。”我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有意義的事情都可以用邏輯語言表達清楚,至于沒有意義的,本來就不用說了。所表達的意思也類似于《邏輯哲學論》中的那句話:“我語言的界限就是我世界的界限。”
至于邏輯實證主義的結果,自然是失敗的,被剔除后剩下的命題只有重言式命題和過于簡單的命題(無法形成普遍真理的命題),這樣的兩種命題都無法幫助我們尋找到普遍真理,至于這個推斷的結果,其實也是錯的。因為人不只是有理性,還有感性。正如同當我說:“我是我”這樣一個重言式命題時,這句話的意義也可以有很多種,需要結合語境來回答。所以,維特根斯坦在認為自己解決了一切的哲學問題去鄉(xiāng)村教小學后回來在劍橋教書的筆記中又改變了自己之前的觀點,最后又親手毀掉了邏輯實證主義,成為了史無前例的雙倍哲學家。也再一次證明了單純的理性無法獨立的對這個世界形成根本的認知。
三、對于具體部分的理解和感受
全書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維特根斯坦放下億萬財產(chǎn)去鄉(xiāng)村教書的那一段,雖然這一段的經(jīng)歷在巴特利的《維特根斯坦傳》中可能更加生動一些。
正如同維特根斯坦的侄子所說:“作為鄉(xiāng)村小學教師的億萬富翁肯定是個變態(tài)狂。”包括從維特根斯坦將全部遺產(chǎn)都給了自己的姐妹們的時候的那一個小插曲(當時有人問他你為什么把錢給自己的家人卻不捐出去時,維特根斯坦回答說金錢讓人墮落,而他的家人已經(jīng)夠墮落了,再墮落一點也沒關系。)到維特根斯坦吃著相當難吃的粗面包卻依舊活力有生氣的樣子到后來因為暴力事件被告上法庭最終離開鄉(xiāng)村,我都覺得甚是有趣和動人。即使是和那些最稚嫩的頭腦生活在一起的時候,也沒能中斷他的思考。擁有著最為頂尖的頭腦,但會感嘆字典的昂貴,與常人不同的是,他用他頂尖的頭腦編出了一部小學生的字典。
我認為對于錢,我們掌握必要的金錢來保護自己所需要的自由是應該的,但是如果一味的追求金錢,則將成為金錢的奴隸。而當我們沒有錢時,我們又應該怎么樣去過呢?我認為,其實無論有錢沒錢,最根本的還是要知道自己為什么而活,“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尼采)?!倍S特根斯坦早已知道自己的存在是為了成為天才,所以他可以忍受鄉(xiāng)村的窮苦生活,并且樂在其中。雖然也有可能是受到列夫·托爾斯泰的影響(托爾斯泰說村民們沒有城市人的虛偽,會更加樸實)。并且維特根斯坦也并不是沒有虛偽的地方,比如說他故意讓村民們知道自己的家室和學術地位(《維特根斯坦傳》 巴特利)。但我認為其實這些行為也并不會難以接受,我們對于自己每個階段的不同想法應該采取接納的態(tài)度,因為接納現(xiàn)在的不足,這并不是一種恥辱,而是為了認清楚自己所處的位置,才能更好的確定前進的方向,也正如同我現(xiàn)在所寫的這篇文章,這里面的一些思想也許幾年之后在之后的我看來會覺得不可理喻,但是我也覺得沒有關系,過去的我們無法改變,未來的我們無法預知,我們能做的只有抓住當下。
然后我想來說說維特根斯坦因為暴力問題(對小學生施暴)被告上法庭最終離開鄉(xiāng)村的這件事帶給我的體會,雖然經(jīng)過漫長的法庭調(diào)查,維特根斯坦的行為被認為并無大的過錯,其實維特根斯坦對于鄉(xiāng)村的生活早已失望,所以選擇了離開。很多時候人心的離散才是人群離散的根本,不需要一個特別大的事情使得人們強制的被分開,心如果散開了,人群的離散也就是必然的結果了,漫長的法庭調(diào)查之前維特根斯坦就已經(jīng)絕望了,就算結果再好,分開都是必然的,就像是披頭士樂隊的解散,沒有什么重大的事情作為標志,說散就散了。反過來說,只要人心還在,即使有強大的隔離,即使你一個人在茫茫人海中沉浮,但是只要你一招手(即隔離消失),人就都會回來。這個道理同樣適用于人與人的交流,如果我所表達的東西你發(fā)自內(nèi)心的不愿意接受,那就算我說得再正確,你也不會承認;但是如果我表達的東西,你本來就愿意聽,想去接受,那只需要我說得對,你就會認可了。所以交流,是建立在雙方都愿意的基礎上才能成功的,并不是對的,就一定會被接受。目前的哲學不被大眾所欣賞和接納,也有這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傳遞哲學的人太高調(diào),另一方面哲學本身的門檻就比較高,長此以往,人們對于哲學就有種敬而遠之的態(tài)度,這使得哲學數(shù)千年來一直被邊緣化(即使它是正確的)。而人心的喚回,門檻的降低,都是需要時間和努力的。哲學并不是只往前走就可以了,時不時回頭看看身后,思想只有傳遞出去才有它的價值和意義。老猿掛印,關隘不在于掛印,而在于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