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若增
白方禮老人74歲起,近20年,用每天蹬三輪車的收入共35萬元,前后幫助300名貧困生上學(xué),而他自己則常常是一個饅頭一碗白水就是一頓飯,省吃儉用到了極致。
人們說他很善良,說他重視教育,說他助人為樂……他品格高尚……他無私奉獻……是的,這些都不錯。但是,這些就足夠了么?在我看來,似有一種宗教般的虔誠和一種“主義”般的執(zhí)著在支撐著他,使他終于成為一位品格高尚、有信仰的當代圣人!
提起信仰,人們常常想到的,是信仰什么宗教或什么“主義”。這當然是不錯的。但很遺憾,人們沒有注意到的是:宗教和“主義”,并不是信仰的全部。生活中另有一種信仰普遍存在,卻被人們忽略了!
比方說助人為樂吧。這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為人們普遍接受。并且人們也普遍地能夠做到一般意義上的助人為樂。但是,這種一般意義上的助人為樂卻常常是相對的、有條件的??梢悄惆阎藶闃方o以升華,升華到信仰那個層面上之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出于信仰的助人為樂是絕對的、無條件的。與一般意義上的助人為樂相比,出于信仰的助人為樂要表現(xiàn)得堅定、執(zhí)著、完全、徹底!而且,特別重要的是:你反而會得到一種無與倫比的幸福感!
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那么,我們要不要為信仰重新來下一個定義呢?在我看來,所謂信仰,就是一種觀點、一種理念、一種向往、一種追求、一種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升華!這種升華,使得你堅定不移,勇往直前,雖九死其尤未悔!
這些年來,人們常常呼喚信仰回歸,或重新樹立信仰。但我們太把信仰崇高化、絕對化、神秘化,乃至化到了可望而不可即的地步!
生活中的任何美好,我們其實都可以把它們升華到信仰的層面,從而自覺地虔誠地執(zhí)守,從而獲得人生的大自在、大幸福。比方說“講究誠信”、“與人為善”、“敢于堅持真理”、“坦坦蕩蕩地做人”、“不跟別人比吃穿,比的是工作認真,事業(yè)有成,為社會發(fā)展為民族振興作貢獻”等等等等。
有信仰的人,是有福的!
(薛鋼摘自《今晚報》2016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