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舒
英語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大方向的轉變就是“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傾向”,也就是說,這次的改革,將著重提高學生們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而不是學“啞巴英語”。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是非常有限的,教師要非常有耐心,還要動腦思考用什么樣的辦法可以讓學生們對英語語法產(chǎn)生興趣,從而提高英語成績。因此教師們要爭取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形成積極熱情的主動自學能力和自主的思考能力,形成自己特有的思維模式。一直以來,很多教師都把英語中的語法教學作為教學難點,講解時間長,學生的消化時間也很長,但是如果將教學活動過于重視實踐化,就會容易讓學生們忽略語法知識,所以如何做到讓學生們既能在趣味中學習到知識,又能培養(yǎng)其興趣,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
一、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必要性
(一)激發(fā)學生語法學習興趣
小學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處于非常不成熟的階段,還沒有形成對學習正確的認知,如果光靠說教,很難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要想讓學生的英語學習卓有成效,語法的編排至關重要,而引導學生們感受學習語法的興趣更是重中之重。英語語法一直是教師的教學難點,因為其結構枯燥,又難以理解,尤其是對于理解能力有限的小學生來說。所以要想提高小學生英語語法的成績,就要培養(yǎng)起學生學習語法的興趣。語法掌握了,說起英語來得心應手,各類句子手到擒來,自然而然學生們會產(chǎn)生繼續(xù)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學生們才會更好地自主學習,建立起自己獨特的思維模式。
(二)提升學生語法學習效率
如果把“英語”比作一個人,那么語法就是這個人身上的血液,只有血脈暢通,這個“人”才會健康,如果“血液”不健康了,只能是外表看起來還是這個“人”,但實際上卻是不健康的。掌握了語法學習的規(guī)律或竅門,或把語法規(guī)律牢記于心,遇到語法問題時,不會耽誤太長時間在一個知識點上,有利于學生們提高學習效率。
(三)鍛煉學生語法運用能力
很多學生可能單詞記得很牢,但卻不敢開口說英語,因為語法不好,不知道如何使用已經(jīng)儲備在腦海里的單詞,此時就需要汲取語法結構來幫助他們組織語言。語法就像大樹的枝干,單詞就是樹葉,語法串起單詞,學生自然而然就敢于開口練習。而在練習中,對于語法點也會越來越理解,記憶也會越來越牢固,運用能力和語法知識學習相輔相成,互相提高。
二、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中的趣味教學探討
(一)故事性教學使語法生動化
語法教學對于小學生而言比較難以理解,語法復雜的結構,單一的呈現(xiàn)形式,加之錯誤率高的練習題,很容易就將學生學習它的高昂情緒給打垮了。但老師們必須時刻幫助他們找回學習語法的興趣。孩子都喜歡聽故事,那么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小孩子的這一共性,把語法教學融入故事。比如,在給低年級講解be動詞的三種形式時,就可以給學生們講簡單易懂的小故事,把be動詞的變換用到小故事中去。
“I am Mike,he is Peter,we aye friends.我們是好朋友。有一天,我們在學校碰面了,Peter問我:‘How ayeyou?,你好嗎?我說:‘I am fine,thank you.And you?我很好,謝謝,你好嗎?Peter說:‘I am fine,thank you.這時候我看到一只小狗在草叢里邊跑了出來,我趕快對Peter說:‘his a dog!這時候又跑出來一只小狗,Peter大喊:‘No,no,they are two dogs!”
這樣一個內容十分簡單易懂的小故事,就能在課堂上有效地吸引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并且把語法知識生動化,就像發(fā)生在身邊真實又常見的事情。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們在與自己同學碰面或是與老師見面時都這樣來打招呼,鼓勵學生們開口大膽說英語的同時,將語法知識牢記于心,再遇到類似的用法,就會想起老師給我們講了什么樣的故事,故事里邊是怎么說的,這樣聯(lián)想,記憶起來就輕松多了。
(二)游戲法教學使語法趣味化
前文提到過,小學生無論在心智上還是生理層面來講,都是不成熟的,所以做游戲對于他們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這一點相信教師們都深有體會。如果在課堂上教師們說,同學們,我們來做一個游戲吧!班級就會立刻“炸開了鍋”,如果能把游戲運用到英語語法教學中,把語法點運用到游戲中,相信學生們一定會愛上學習英語語法的。
比如在學習復數(shù)時,教師可以自己先舉個例子,a pen,two pens,three pens,four pens.一邊說邊拍手,打著節(jié)奏,然后讓同學們按照座位順序,或者以隨機點名方式等,指令隨意一個同學開始,隨便說一個可數(shù)的單詞,然后由下一個同學按照數(shù)字順序接。如果是座位順序,就按照座位順序橫排或豎排進行游戲;如果是隨機點名,就由上一個同學隨機點名下一個同學的名字,叫到哪一位同學,哪一位同學就要繼續(xù)下去。并且,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每一位同學都有權利從“one”開始,但前提是必須延續(xù)到“三倍”的時候。比如,教師指令小明開始說a banana,下一個同學說two bananas,第三個同學說three bananas,到了第四個同學,他既可以選擇說four bananas,也可以說a pig,如果是four bananas,那么下一個同學可以選擇說新的單詞或繼續(xù)說five bananas,如果該同學說的是a pig,下一個同學就要說two pigs。這樣既可以在游戲中讓同學們學會復數(shù)這一語法點,又能讓學生們投入到課堂游戲中,不會馬馬虎虎地認為只要第一個同學說完了,我加s就好。而且這類游戲需要學生的注意力很集中以應變游戲中的變化,在有效學習語法的同時鞏固詞匯。
(三)多媒體教學使語法形象化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多媒體的運用。我們都知道小孩子對于動畫片或者卡通人物或者卡通形象比較感興趣,對于畫面會有相對較深的印象,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又不能放電視給學生們看,多媒體就充分彌補了這一功能。依然用復數(shù)舉例,比如學生們有比較喜歡的卡通動畫片,教師可以通過網(wǎng)絡找到他們的卡通圖片,然后利用幻燈片,讓它們連續(xù)、慢慢地出場,比如功夫熊貓的形象,出來一只熊貓,教師可以說“apanda”,出現(xiàn)了兩只,“twopandas”,第三只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示意同學們一起說,讀完了這一形象,再出現(xiàn)其他形象,再繼續(xù)示意大家繼續(xù)說,反復練習多練習幾次,相信同學們一定會有所收獲。
除了可以這樣運用多媒體,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講故事。比如教師可以把幾個人物、幾件物品,展示在大屏幕上,然后讓學生們選擇其中的人物或者物品,來編成小故事,再讓大家用英語講,或者播放靜音、無字幕的小動畫短篇,讓大家進行想象、編故事,即使是只有幾句話的小故事,教師也要給予鼓勵。在這一過程中肯定要涉及一些語法知識,然后讓同學們根據(jù)該同學的講述,找出其中涉及的語法點,大家一起糾錯、探討,形成一種自主學習的氛圍和模式。久而久之,相信學生們在對語法產(chǎn)生興趣的同時,還可以逐漸形成自主學習的熱情和意識,這樣對于提高學生們的英語成績,會有很大幫助。
英語語法一直是英語教師教學的難點,對于小學生來說,是有些難以理解,但是以小學生為教學對象,也有一個明顯的好處,就是小學生具有小孩子特有的天性——天真可愛,想象力豐富,對于新鮮事物具有極強的好奇心,如果能緊緊抓住這一特點,那么語法教學就會變成相對簡單和輕松的事情了。學生喜歡聽故事,就尋找一些英語繪本帶著他們讀;學生喜歡做游戲,就帶他們做各類單詞句型競技游戲;學生喜歡看動畫片,就將動畫人物融入我們的教學中,寓教于樂,激發(fā)學生們的興趣,這樣才能更好地把語法知識生動化、形象化,讓學生們在樂中學,也便于老師們更好地開展語法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