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紫霞
快離園時,孩子們陸續(xù)地來告訴我,“老師,我夾克衫上的拉鏈頭沒了?!薄拔业囊矝]了!”奇怪,幾乎所有開衫上的拉鏈頭都不見了。平時偶爾有小朋友說不見了拉鏈頭,在午睡床整理或活動室打掃衛(wèi)生時幾乎都能找回,今天可有點蹊蹺。
第二天晨間談話時,我有意識地編了個“衣服寶寶找拉鏈頭”的故事,并引導孩子們說說拉鏈頭的作用,交流沒了拉鏈頭的衣服會怎樣,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說得很熱烈。這時我發(fā)現(xiàn)了宇杰,他的小手緊緊地捂著口袋,還不時地回避著老師的目光。
我輕輕地走到他的面前,只見他把口袋捂得更緊了。我蹲下身,摸摸他的頭,輕聲地問:“你怎么了?宇杰?!睕]想到,他一下子哭了起來,“老師,衣服寶寶找不到拉鏈頭,是我不好”,他邊說邊從口袋里摸出一大把拉鏈頭。我很驚訝,孩子竟把這么多拉鏈頭都拆下了,這到底是為什么?
正當我大感疑惑之時,我又一次發(fā)現(xiàn)了宇杰那膽怯的目光,我突然想到,我不能當著小朋友的面詢問其中的原因,更不能馬上嚴厲地批評他,因為這會在別的孩子心中產(chǎn)生負面影響,還會傷了宇杰幼小的心靈。我請宇杰把拉鏈頭一一還給小朋友,并引導他和小伙伴們說聲“對不起”。只見他每走到一個小朋友面前,仔細地找著拉鏈頭,竟一個都沒有送錯。當宇杰送完最后一個拉鏈頭時,他的表情不再是那么緊張了。我跟全班的孩子們說:“小朋友,宇杰知道自己錯了,已經(jīng)把拉鏈頭送還了大家,我們還把他當作好朋友,好嗎?”“好!”孩子們異口同聲。
事后,我與宇杰進行了個別交談,還與家長及時地溝通,原來宇杰看到爸爸從一件舊衣服上拆下拉鏈頭,用到另一件衣服上,孩子對此充滿了好奇,他也想嘗試互換拉鏈頭后,自己能否成功地把衣服修好,是好奇心促使他有了這么出奇的行為。
教師心語
我慶幸自己沒有馬上指出宇杰的不對,更沒有嚴厲地指責他,而用了故事形式巧妙地引導,讓宇杰自己認識到行為的不足,從而保護了他的自尊。孩子是單純的,有時由于年齡小,是非判斷能力弱,往往會出現(xiàn)一些看似異常的“壞行為”。教師和家長切不可武斷地把孩子的行為定性為故意搗亂,而應(yīng)耐心地傾聽孩子內(nèi)心的聲音,呵護他們幼小的心靈,保護他們的自尊,引導他們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