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很多讓人唏噓感嘆的人物,比如順治皇帝,勵精圖治,很有政治抱負(fù),如果董鄂妃能長壽一些,他大概也會是個很有政績的皇帝,何至于到最后參透一切;又比如蘇軾,生來一副傲骨,可最后也被社會磨平了棱角,留給他兒子的詩里寫道: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唯愿孩兒愚且魯,無災(zāi)無難到公卿。
那些湮沒在歷史長河里的他們,今天又被誰想起了呢?
老石頭:
歷史人物: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
生平簡介:戰(zhàn)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提倡“美政”,主張對內(nèi)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lián)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毀謗,被先后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屈原悲憤交加,懷石自沉于汨羅江,以身殉國。
有的人政治、愛情、生活都成功,我們說他是人生贏家。有的人政治、愛情、生活都失敗,我們說他比成功更偉大。
譬如屈原。
為屈原覺得遺憾,是因為屈原的一生,是被庸俗之輩包圍著的一生。他的時代他是小眾,不被理解,反被誣蔑。所以他不能活,只能在死亡中自我完成。屈原生活在骯臟、殘暴、卑鄙的政治環(huán)境中,被排擠、誹謗、侮辱,然而創(chuàng)作了《離騷》這樣的作品。優(yōu)雅高潔,像是現(xiàn)代的交響樂,起伏流動,仿佛在飛翔。
《離騷》三百七十句,他若不以死殉道,會不會能多添幾首?
香草美人、氣度雍雍。
我替他遺憾,但我相信,屈原寫詩時,一定知道,他終將永垂不朽。
岑小沐:
歷史人物: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
生平簡介: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漢戰(zhàn)爭期間雖然屢屢大破劉邦,但項羽始終無法有固定的后方補給,糧草殆盡,又猜疑亞父范增,最后反被劉邦所滅。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突圍至烏江邊自刎而死。
歷史上最讓我覺得遺憾的就是西楚霸王了,我看過很多關(guān)于他的資料,一直記得當(dāng)初看《百家講壇》的時候里面提到的,他應(yīng)該是鐵漢柔情的代表性人物,每次手下的將士受傷了,他都會雙目含淚地一一去關(guān)懷一下:“你們疼不疼???冷不冷???餓不餓啊?你們這樣我好心疼啊……”其實我覺得他是真心的,但是跟劉邦那種“你打下來一座城就歸你了”的大將風(fēng)范比起來,項羽這種關(guān)懷顯得沒有那么容易得人心,我真的覺得他只是情商低啊……心有猛虎,細(xì)嗅薔薇。難道不會讓人感覺更加有反差萌嗎?哎,“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啊!
鹿聘:
歷史人物:李贄(公元1527-1602年)
生平簡介:明代官員,泰州學(xué)派的一代宗師,晚年被誣,下獄,自刎死。
歷史上的狂人,我最佩服也最惋惜李贄,這個人生在了禮教最嚴(yán)的明朝,卻十二歲就敢抨擊孔子,做官后傲慢蔑視不改,諷六經(jīng)反八股,戳穿禁欲主義和假道學(xué),大罵自己做官的時候就像一條真狗,還有關(guān)于資本主義萌芽,婦女追求個人幸福等超前思想,如此離經(jīng)叛道,當(dāng)時人人稱妖,我非常懷疑他是穿越來的,他狂放不羈,可是遠(yuǎn)遠(yuǎn)沒有李白的好待遇,最后被人誣陷作風(fēng)問題投到大獄,拿剃頭刀自殺,死前笑說:“七十老翁何所求!”很瘋狂很帥,估計當(dāng)時獄卒【目瞪口呆.jpg】,最可憐他生于明朝,那個時代沒人理解他,恐怕都覺得這人腦子有問題,每每看他大放厥詞,心底肯定都是嘲諷的冷笑,確實,唯一的遺憾就是他生得太早了,一生傲骨太孤獨了。
樂璽:
歷史人物: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
生平簡介:不說了,都是淚。
個人覺得最遺憾的就是這位滿清名臣。大多數(shù)人對他的印象只停留在賣國賊,簽訂了好幾個喪權(quán)辱國的條約,搞洋務(wù)運動鬧了個大笑話,虧空百姓錢銀,凄涼收場,北洋水師倒是搞得轟轟烈烈,結(jié)果還不是被日本人打得稀巴爛。李鴻章的雄才傲略,經(jīng)緯之才終究是被人低估了,要知道他是生活在那個時代,第一個看清工業(yè)化進程對一個國家影響而積極籌備進入新時代的人,一個扶著一群看不清形勢的封建遺老引進正道的引路人,一個獨自把陷在泥濘里一個積重難返,將死之國往外拉的殉道者。
他大可效仿別的亡國忠臣,走到無可退路,殺身成仁,簽訂《馬關(guān)條約》時他都是七十多歲的老人了,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保全一個名聲。那他為什么還要簽?因為日本人指定要他簽,他不簽,那戰(zhàn)火不就又燒過來了嗎?死有何難,難得的是不死不活,他自詡是個修理匠,一生致力于把國家這個紙糊的房子,修理得風(fēng)風(fēng)光光擺在外國列強的眼前。為了這個國家,他已經(jīng)做了自己能做的所有事,哪怕背負(fù)著千古罵名,永遠(yuǎn)洗不清那一身污穢。
可惜生不逢時,大廈將傾,人力無以回天,弱國無外交,引虎驅(qū)狼而已。
璇央:
歷史人物:朱由檢(公元1628-1644年)
生平簡介:明朝最后一位皇帝,繼位后大力鏟除閹黨,勤于政事,在位期間內(nèi)憂外患不斷,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時,于煤山自縊。
小時候無意中看到了崇禎皇帝的遺詔,當(dāng)時就感覺很心酸,他幾乎一生都在致力于挽救這個國家,在他將死的時候,還不忘了說“勿傷百姓一人”。因為對明末的歷史了解得不夠透徹,我無法評判崇禎的政績?nèi)绾?,但我覺得他這一輩子真的盡力了,算得上是個好皇帝。后來斷斷續(xù)續(xù)看了崇禎朝的一些歷史,越發(fā)覺得他過得不容易,都說皇帝富有四海,可朱由檢從少年即位起就沒有輕松過。他當(dāng)皇帝的時候還只有十余歲,他的兄長拉著他的手傳位于他,說“吾弟當(dāng)為堯舜”,之后那么年他為這個國家耗盡心力,可惜大明還是亡了。到最后他踐行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句話,他值得被惋惜。
熄歌:
歷史人物:光緒(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
生平簡介: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號光緒,史稱光緒帝。父親醇親王奕譞,生母葉赫那拉·婉貞為慈禧皇太后親妹。在位三十四年。
我覺得我很遺憾的是光緒吧。光緒4歲登基,由慈禧把控,中日甲午戰(zhàn)爭后,光緒極力主戰(zhàn),戰(zhàn)敗后痛定思痛,發(fā)起戊戌變法,因袁世凱告密,變法失敗,從此被慈禧幽禁于西苑瀛臺,先于慈禧一天去世。遺體檢測出含有大量砒霜,應(yīng)是謀殺。作為一個傀儡帝王,光緒卻具備了一個好皇帝的基本素養(yǎng),他能接受新鮮事物,有一定遠(yuǎn)見,能拋開個人生死,以社稷為重,推行變法,并在變法開始后,不輕易退縮以求自保,反而在關(guān)鍵時刻,為了變法置生死安危于度外。這早已超出一個傀儡皇帝價值追求??上Ы坏剿种械膰以缫扬L(fēng)雨飄搖,哪怕作為帝王的他傾盡一切試圖拯救,卻仍舊阻擋不住歷史巨輪揚帆遠(yuǎn)航。所以會忍不住有些遺憾,如果他能出生得再早一點,還沒到無可挽回的地步,或許,又會有不一樣的世界呢!
拂玉:
歷史人物: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生平簡介: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中國文學(xué)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的奠基人。
可能是年歲漸長而一事無成,最近越來越體會到以前教科書上見膩了的先賢究竟有多偉大。以往只覺得魯迅先生的雜文小說寫得好,然而近來讀到先生的其他論著,才愈發(fā)覺得世界上真有天才的存在。我們讀小說談小說,但第一次系統(tǒng)地梳理出中國小說的淵源流變,還是魯迅先生的功勞,《中國小說史略》里所談及的古代小說的歷史和分類,至今也被我們沿用,甚至成了習(xí)慣的話語。我其實特別想知道更多先生關(guān)于小說的研究,因為通過一個天才給你打開的窗戶,你更容易看到絕世的風(fēng)景。可惜先生的目光,畢竟不是小說研究所能縛住的,先生也終未能再深究下去,這與其說是先生的遺憾,不如說是我的。邵建先生評價胡適:“他什么也沒完成,卻開創(chuàng)了一切?!濒斞赶壬_創(chuàng)了一切,可惜也未能完成。
桃墨曦:
人物:太平公主(約665年-713年8月1日)
生平:唐高宗與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生平極受父母兄長尤其是其母武則天的寵愛,權(quán)傾一時。713年因涉嫌謀反,被唐玄宗李隆基發(fā)兵擒獲,賜死于家中。
歷史上還有哪個公主貴得過太平嗎?爸爸是皇帝,媽媽是女皇帝,四個哥哥輪流當(dāng)皇帝(當(dāng)太子時死了的沒辦法了),所以每次想到太平公主,我就很遺憾,她怎么能不是皇帝?
但實際上,太平公主過得并不比皇帝差,高宗和武后兩朝,她受到的寵愛都是極致的,據(jù)說出嫁時照明的火把甚至烤焦了沿途的樹木,為了讓寬大的婚車通過,不得不拆除了縣館的圍墻。到了中宗時期,更是被封為“鎮(zhèn)國太平公主”,《資治通鑒》上記載了這么一個例子:“每宰相奏事,上輒問:‘嘗與太平議否?……公主所欲,上無不聽,自宰相以下,進退系其一言,其余薦士驟歷清顯者不可勝數(shù),權(quán)傾人主,趨附其門者如市?!?/p>
太平最后死于李隆基之手,而李隆基雖與楊貴妃有千古流傳的愛情,卻為唐朝引發(fā)了安史之亂,此后唐朝藩鎮(zhèn)割據(jù),再無盛唐。
如果當(dāng)年太平?jīng)]有死,繼武后之后又是一女帝,唐朝的結(jié)果是否會不一樣?也許是,也許不是,都只是一個猜想了……
小編有話說:就像武則天自己形容的那樣,太平公主是和她最相像的,一樣的精明能干,一樣的心狠手辣,一樣對權(quán)勢有著非常瘋狂的欲望,并為之無所不用其極地?fù)寠Z爭取。但是好可惜哦,她最終沒有重現(xiàn)她母親的輝煌,反而走向悲劇的結(jié)局。月盈則虧,水滿則溢,極盛之時往往就是由盛而衰的開始,可惜太平公主至死也沒能參透這條顛撲不破的規(guī)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