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中梅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咬文嚼字》雜志社的專家評選出年度十大流行詞語,其中,“正能量”居于第一位。語言學家指出,“正能量”本是物理學名詞,其意是將人體比作一個能量場,通過激發(fā)內在潛能,可以使人表現(xiàn)出一個新的自我,從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滿活力。
對于“屌絲”這個詞語,專家認為它雖然很流行,但它有低級趣味和惡俗傾向,不適合列入十大流行詞語。
請根據(jù)你對材料的理解,自選角度,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確立意,自定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正能量”本是一個物理學名詞,而從物理學“跨界”到社會生活、大眾文化領域,則被賦予一種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動力和情感?!罢芰俊币呀?jīng)上升成為一個充滿象征意義的符號,與我們的情感深深相系,表達著我們的渴望和期待。
至于“屌絲”, 原本是中國網(wǎng)絡文化興盛后產(chǎn)生的諷刺用語,不知始于何時,“屌絲”從網(wǎng)絡“越獄”,不以為形穢卻趾高氣揚地招搖過市。一時間,文化名人每以“屌絲”自居,歌星影星更以“屌絲”為榮,如此示范之下,“屌絲文化”大行其道?!皩沤z”在不知不覺中解構文化,以自暴自棄的頹廢,蔑視主流的骨氣,在輕薄、膚淺的外表下,隱藏著雙重嘲弄的算計:一則對自己日益邊緣化的生存現(xiàn)狀無情嘲弄;二則對中國近20年來的主流價值以及成功學的有意踐踏。在反抗主流價值與成功學的同時,他們形成了小人物的集體自我認同,在雙重算計中,一大批網(wǎng)絡時代阿Q“脫穎而出”,他們比老阿Q更清醒,也更頹廢。
分析至此,立意路線便規(guī)劃出來。路線一,我們可從材料所提供的事實立意:雜志社的專家學者評選十大流行語,把“正能量”列在第一位,放棄了雖很流行但有低級趣味和惡俗傾向的“屌絲”,讓我們看到富有社會責任心的學者們正確的價值取向。由此引申,可談正確的價值取向,談提倡高尚、反對低俗的責任心等。路線二,從材料出發(fā),思考流行語“正能量”和“屌絲”所代表的社會現(xiàn)象、所產(chǎn)生的社會根源、所蘊含的精神實質,從正反對舉的角度立意。路線三,從正負能量的相關性切入,分析負能量產(chǎn)生的原因以及其極大的破壞性,從而抑制它、克服它……
立意確定后,接下來我們應牢牢把握兩個詞語的入圍和出局顯現(xiàn)出來的問題實質——什么是社會的主旋律,也就是應該弘揚什么,摒棄什么。首先價值觀要正確,立場要分明;其次,我們應從弘揚高尚的時代精神,摒棄低級趣味和惡俗傾向這兩個方面來談。當然,二者可以有所側重,寫作引用事例時,也應盡量用新鮮的事例,比如“感動中國”人物等。根據(jù)對作文題的分析,建議大家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而要“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要注意時事素材的積累,做生活的有心人。
具體來說,寫作時,我們應注意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不要偏移中心。有些同學把握不了材料的主旨,立意容易偏移,如《什么才是真善美》《流行與文明》《擁有自信》《積極的心態(tài)鑄就成功》等,均偏移了主旨。
二是不要偏離題意。有些同學沒有認真分析、把握材料的內涵和命題意圖,或斷章取義,或片面理解,諸如《后天造吾才》《時勢造英雄》《理性看待人生》等,偏離題意,成為偏題、跑題作文。
三是不要亂用素材。文章的中心論點必須靠確鑿的論據(jù)來支撐,因此,行文中必須注意選材用材,切不可亂用素材或不用素材,任意亂說,或空說無據(jù)。
傳遞“正能量”①
有人嘆:“金錢物欲的鐘聲響徹大地。”有人怨:“蒼天無眼,使豎子成名?”有人悲:“保身哲學逐漸沉淀為我們賴以生存的道德土壤,道德的鐘擺一再沖破底線?!庇腥丝嘈Γ骸拔⒉┑牧餍兄蛔屛铱吹搅顺嗦懵愕墓陋殻敲春啙崱⒂辛?,輕而易舉地就橫跨了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薄?/p>
抱怨③之聲充斥耳畔,聒如蟬鳴。但真的只是這樣嗎?④
我認為,這是個需要⑤“正能量”的時代,但同時,也是個充滿著⑥正能量的時代?、?/p>
君不見,聚美優(yōu)品CEO陳歐的一句“我為自己代言!”引發(fā)網(wǎng)絡模仿熱潮,“青春”“熱血”“相信自己”“打破舊知”這些閃爍著年輕一代的獨特光芒的詞匯點亮著一個又一個年輕的靈魂。君不見,賣萌禪師延參法師在微博上發(fā)布的“哲理小段子”整日引得萬人轉發(fā),他笑稱“我只希望用新的形勢傳遞更多的正能量”;君不見,高中生徐礪寒的一張不小心劃傷車的“道歉小紙條”被眾口稱贊,人們紛紛表示“自愧不如,愿以之為師”,他用堅守為道德增色;君不見,“阿里木”、“最美媽媽”、“最美司機”、“托舉者”……這一個個感動良知的名字將正能量在這片大地上傳遞得更遠……⑧
是的,這不是個出類拔萃的亂世。⑨沒有長夜無明的舊中國去成就一個以筆代刀的魯迅,⑩沒有民族大難去成就一個用青春的熱血撐起中華民族脊梁的譚嗣同,沒有三國硝煙去成就一個胸中自有雄兵百萬的孔明,沒有暴君亂臣去成就一個精忠報國的岳飛……11
安定盛世讓我們等不來壯志豪情的千古英雄,于是低下頭去尋那些清水中沉淀的污泥,進而充斥著負能量的言辭覆蓋眼耳,也遮住了能接過和傳遞正能量的心。12
怎么可以只見沉淀的污泥,不見身邊的清水?察正于心,踐義于行,讓正能量傳遍神州大地是所有人應盡之責!13
感謝上天賜你春和景明、花香鳥鳴;感謝家人、朋友的每一句問候與細小的關心,感謝太平盛世,感謝科技之進步……用心去感受與感謝生活中每一份恩賜,你便能嗅到全新的空氣,讓正能量充斥全身,塑造出一個新的內在靈魂。14
察正于心,踐義于行,接受正能量,傳遞正能量,讓正能量去溫暖更多的心靈!我仿佛看到:春暖大地,花開景明……15
尾批 該文開宗名義,一連串表達情感的字詞——嘆、悲、怨、苦,散發(fā)一種“負能量”,然后引出“正能量”傳達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示范性,可謂文體鮮明,主題明確,選材典型,說理有力,不足之處就是正面論述時除了列舉陳歐、延參法師、徐礪寒等一系列人名,除了“最美”還有“感謝”,文章因此失之透辟、鮮活、靈動。
①題目失之于正,也得之于正。正題正做,雖淺顯、直白卻也契合題旨。
②省略號改為“有人搖頭:‘花兒何須紅,網(wǎng)紅一夜間。”更契實際。
③“抱怨”應改為“怨嗟”。
④“真的只是這樣嗎?”缺主語,語焉不詳。
⑤改為“一個充滿”。
⑥改為“一個傳遞”。
⑦亮出觀點,精準切題。
⑧一組并列造句,感性且生動地列舉出“傳遞正能量”的意義、作用、路徑。在氣勢如虹的語流中,本身就形成一種“能量場”。
⑨此句不妥,應改為:亂世英雄的時代。
⑩“長夜無明”與“以筆代刀”不形成對比關系,應將“長夜無明”改為“渾然沉僵”等。
11補充條件,進行縝密的邏輯推理。但個別詞句不當,降低其邏輯正能量。
12分析負能量看似合理的成因,進一步反證“傳遞正能量”的必要性。
13一番論證之后的說理,正起到強化主旨的作用。
14用散文手法表現(xiàn)隱含的“我”對傳遞正能量的態(tài)度。
15再次強調主旨,描繪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