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抗戰(zhàn)勝利的基石:中華民族認同的形成與彰顯

2016-12-23 20:44朱華
歷史教學·中學版 2016年10期
關鍵詞:抗日戰(zhàn)爭勝利抗戰(zhàn)

“抗日戰(zhàn)爭”一課的內容對于高中的學生們來說是比較熟悉的歷史,基本上根據教材就能夠完成知識梳理,對于全民族抗戰(zhàn)的重要性和抗戰(zhàn)勝利的歷史地位的認識也比較到位。研讀教育部正在修訂的新版的高中課程方案,在培養(yǎng)目標中,把進一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作為首要任務,其中包括“通過歷史學習形成的對祖國歷史與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對國家、民族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①這一節(jié)課的內容恰好為達成這樣的史學素養(yǎng)提供了極好的素材,怎樣把培養(yǎng)學生的這些史學素養(yǎng)和這節(jié)課的教學結合起來而又不簡單地重復學生已經爛熟于心的基本史實?循著這樣的價值取向,筆者仔細梳理了課程內容,發(fā)現讓這些龐雜的知識產生聯(lián)系的點就是全民族抗戰(zhàn),中國最終能戰(zhàn)勝日本,民族的覺醒和團結是關鍵。而全民族團結抗戰(zhàn)的基礎是對國家與民族的認同,抗戰(zhàn)前后民族認同的觀念經歷了怎樣的變化,這樣的民族認同意識是從哪些方面達成和彰顯出來的呢?鑒于以上考慮,筆者將本課的教學著力點確定為抗日戰(zhàn)爭中民族認同意識的形成與彰顯。

材料1:1945年八九月間,重慶新聞界舉行歡慶抗戰(zhàn)勝利的盛大宴會,國共兩黨以及其他方面的記者編輯歡聚一堂。席間,文人以猜謎為樂,議以“日本投降的原因”為謎面,以中國歷史人物為謎底。經過短暫沉思商議后,共產黨方面的《新華日報》亮出謎底——蘇武;國民政府方面的《中央日報》亮出謎底——屈原?!谑牵野焉鲜鰞热莅l(fā)表在博客上。一位好友把它轉發(fā)到“歷史論壇網”,不久就收到幾百個回帖。熱心的網友又推出新的謎底,例如華雄、共工、蔣干、華佗等。

——摘編自譚汝為《歡慶抗戰(zhàn)勝利時的謎語》②

問題:請小組討論你們認為的謎底是什么,為什么?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有兩個意圖:其一是學生通過這樣猜謎的方式運用自己的所學和積累表述全民族抗戰(zhàn)是抗日戰(zhàn)爭取得勝利的最重要的原因,鞏固所學知識;其二是老師進一步提問,在這時能夠形成全民族抗戰(zhàn)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為新課教學打下基礎。

1.大敵當前,育成對共同祖先的認同

黃帝是一個久遠的時代符號,一個傳說中的遠古英雄;黃帝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共同祖先。在大敵當前的危急時刻,黃帝就成為凝聚民族的精神領袖,1937年4月5日,國共兩黨首次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來祭拜黃帝,中國共產黨派出的公祭代表是林祖涵(林伯渠),中國共產黨的《祭黃帝陵文》系毛澤東親筆撰寫,中國國民黨派出的公祭代表是張繼。兩黨公祭代表在公祭儀式上,分別宣讀兩黨的《祭黃帝陵文》。

問題:請閱讀材料2,思考在1937年清明節(jié)為什么政見如此不同的國共兩黨會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來祭拜黃帝,從各自的祭文中能否看到他們的共同愿望是什么?閱讀材料3和4,國共兩黨捐棄前嫌共同要應對的敵人的狀況怎樣,分析日本發(fā)動戰(zhàn)爭的目的和實力,歸納出日本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的背景是什么?

材料2:(共產黨祭黃帝陵文)“赫赫始祖,吾華肇造……民族陣線,救國良方,四萬萬眾,堅決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內政,億兆一心,戰(zhàn)則必勝。還我河山,衛(wèi)我國權,此物此志,永矢勿諼。經武整軍,昭告列祖,實鑒臨之,皇天后土。尚饗?!?/p>

(國民黨祭黃帝陵文)“粵稽遐古,世屬洪荒;天造草昧,民乏典章。維我黃帝,受命于天:……丑虜蚩尤,梗化作亂;愛誅不庭,華夷永判?!烦锌冮?,群情罔懈;保我族類,先靈攸賴。懷思春露,祀典告成;陳斯俎豆,來格來歆!”

——百度百科

材料3:在過去幾年里,日本的經濟和軍事領導人一直都在鼓吹“生存空間”論。他們認為日本應該征服一個使日本能自給自足、在經濟上不依賴其他地區(qū)的帝國。大蕭條造成的破壞使得“生存空間”論在日本很有說服力,正如希特勒在德國遇到的情況一樣。日本的擴張主義者不僅為經濟上的原因所驅使,還對蘇聯(lián)力量的日益增長和蔣介石統(tǒng)一中國的日趨成功感到不安?!@些周密的分析使日本人決定在1931年進攻中國的東北地區(qū)?!?932年10月,國聯(lián)提出這樣一種解決辦法:將中國東北地區(qū)變成在中國主權范圍但又在日本管轄的自治國,東北變成了一個依附的傀儡國。

——〔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4: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材料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時代背景,使學生認識到中華民族兒女在面對外辱、大敵當前的情況下,共同的祖先是血濃于水的情感歸宿,黃帝成為了凝聚中華民族的精神領袖,不分黨派,其共同的目標就是維護中華先祖留下的產業(yè),為了這樣的目標,可以暫時捐棄前嫌,共赴國難。

2.空前危機,育成對“中華民族是一個”認同

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前,中國已被各種分離主義勢力弄得四分五裂,日本是最不愿意看到中國統(tǒng)一的國家,抗日戰(zhàn)爭給中華民族帶來的一個重大的意義就是在危急時候,中華民族空前團結,各種分裂的勢力最終瓦解,中華民族各族兒女終于在這個時候牢牢地凝聚在了一起。

為了幫助學生認識到抗日戰(zhàn)爭對于“中華民族是一個”的認同所起到的積極作用,筆者出示了以下材料。

材料5:1929年召開的統(tǒng)一善后會議未能就裁軍達成協(xié)議。軍閥割據消失得異常緩慢,軍事統(tǒng)一全國的目的從來就沒有實現過。國民黨內有一派反蔣勢力集結在廣東,而云南、四川、山西、新疆等地的軍閥只是表面承認南京中央政府的領導。中國共產黨1934年前在江西、1934年后在陜西一直是一個地區(qū)性獨立軍事集團。日本軍隊則從1931年起在滿洲、1933年起在熱河和河北的部分地區(qū)形成了一股由外國勢力控制的地方軍事力量。

——〔美〕費正清《中國:傳統(tǒng)與變遷》

材料6:盧溝橋事變發(fā)生后,分離主義運動依然沒有停止,顧頡剛在《中華民族是一個》中說:“日本人在暹羅宣傳桂、滇為撣族故居,而鼓動其收復失地。某國人又在緬甸拉攏國界內之土司,近更收納華工,志不在小?!?/p>

——馬勇《抗戰(zhàn):中國復興樞紐》

問題:從上述材料思考抗戰(zhàn)前夕中國是怎樣的一個危急狀況,分裂的原因來自于哪些方面?在學生回答完這個問題之后,筆者進一步出示材料請同學思考,在全民族面臨亡國的危險的時候,我們是怎樣反應的呢?根據材料7思考為什么抗日戰(zhàn)爭是民族自覺史的開端?根據材料8、9、10歸納概括民族的自覺性表現在哪里?根據的所學和已有的知識經驗說說材料10的情況是怎樣做到的?

材料7:《大公報》載文說:“幾千年來,中國人所懷抱的觀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識和國家觀念,始終沒有打入我們老百姓的骨髓里,直到現在,敵頑攻進來的巨炮和重彈,轟醒了我們的民族意識…… (今天)我們從亡國滅種的危機中,開始覺悟了中國民族的整體性和不可分性。這是民族自覺史的開端, 是真正的新中國國家的序幕?!?/p>

——晏陽初《農民抗戰(zhàn)的發(fā)動》

材料8:著名思想家熊十力在顛沛流離之際撰寫《中國歷史講話》,倡言五族同源,以為:“中華民族,由漢滿蒙回藏五族構成之。故分言之,則有五族;統(tǒng)稱之,則唯華族而已。如一家昆季,分言之,則有伯仲;統(tǒng)稱之,則是一家骨肉也?!薄@是抗戰(zhàn)時期中國思想界的一大貢獻,也是民族危機空前時刻所尋找到的重要思想資源。由此,中國人方才有理由相信:“日本人決不能亡我國家,亡我民族,亡我文化?!?/p>

——馬勇《抗戰(zhàn):中國復興樞紐》

材料9:上海的炮聲應該是一個信號,這一次中國人民真正團結成一個整體了。我們把個人的一切完全交出來維護這個“整體”的生存。……我們?yōu)橹褡宓纳骐m然奮斗至粉身碎骨,我們也絕不會滅亡,因為我們還活在我們民族的生命里面。

——巴金《一點感想》

材料10:日本的侵略激起了中國人的愛國主義情緒,并且隨著戰(zhàn)爭的繼續(xù),這種情緒日益加深。到1937年,國民黨和共產黨結成反對日本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到1941年,他們成功地牽制了一半的日本軍隊——大約75萬士兵。

——〔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對于這個問題,學生的回答是非常踴躍的,學生根據所學和積累,歸納總結了以下方面:先進的知識分子的引領,國共兩黨的合作,各民族的團結一致、地方軍閥的抗戰(zhàn)、華僑的積極參與、中國共產黨在敵后實行的抗日民主政權等,通過這些方式團結在了一起,這是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重要因素。

設計意圖:上面六則材料包含了三層含義,其一是學生通過分析材料,深入地理解了日本侵華的背景,具體來說,因為當時日本的主流觀點認為中國的分裂是日本的國家利益所在,他們進行的是一場維護日本生存的戰(zhàn)爭,注定了這一場戰(zhàn)爭是日本蓄謀已久的戰(zhàn)爭,戰(zhàn)爭的狀況對中國來說一定會非常慘烈;其二是深入理解當時中國的政治現狀,內因和外因都造成了中國分崩離析的嚴重危機,是一盤散沙的中國,為學生理解抗日戰(zhàn)爭是“中華民族是一個”的族群認同奠定基礎;其三是幫助學生理解空前的危機帶來了空前的機遇,中華民族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刺激下振作起來了,學生們會根據所學和已有的積累,調動與運用知識,給他們一個展示的平臺,同時培養(yǎng)歸納總結的能力,中華民族是一個整體的觀念成為中國人的族群認同,分離主義運動漸趨結束,一個全新的現代民族國家得以確立,浴火重生,進一步明確了“中華民族是一個”的觀念認同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所形成并成為抗戰(zhàn)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

3.生死之戰(zhàn),育成對民族精神的認同

讓中華民族凝聚在一起的當然是一種民族的精神,“精神是一個民族的文化氣質和文化品格,它深刻地影響著民族的生存發(fā)展??谷諔?zhàn)爭的勝利不僅是政治上的勝利,也不僅是軍事上的勝利,而且還是精神的勝利,因此也是文化的勝利。文化的核心是精神”。①為了幫助學生認識抗戰(zhàn)期間是民族精神的認同的形成與彰顯的重要時期,筆者出示了以下兩組材料。

第一組材料:

材料11:下圖為張漾兮先生1939年的版畫作品《遺囑》,畫中有如下文字:“我們奮斗犧牲,是爭取你們的光榮生存。我遺留土地,你們要永世地保存完整。不準妥協(xié)、投降、賣國偷生。”

材料12:楊靖宇將軍生前和死后都受到日軍的極大敬畏。他陷入絕境后,日軍派叛徒向他勸降,他說:“老鄉(xiāng),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了,還有中國嗎?”這句話至今在天地間回響。它讓人觸到了信仰的力量。……楊靖宇將軍犧牲后,日軍解剖了他的尸體,胃里只有草根和棉絮,沒有一點糧食,在場的日本人無不受到莫大震撼。日軍頭目岸谷隆一郎流了眼淚,長時間默默無語。史料載,這個屠殺中國人民的劊子手,“一天之內,蒼老了許多”。此后,岸谷隆一郎窮畢生精力研究中國抗日將士的心理。研究越深入,他內心受到的折磨越大。最后,他毒死了自己的妻子兒女后自殺。他在遺囑中寫道:“天皇陛下發(fā)動這次侵華戰(zhàn)爭或許是不合適的。中國擁有楊靖宇這樣的鐵血軍人,一定不會亡?!?/p>

——劉亞洲《精神——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

70周年》

問題:分析上面兩則關于《遺囑》的材料,他們思考“民族精神”的角度有什么不同,“民族精神”的內涵和共性是什么?從中我們可以得到什么啟示?

學生通過對同一主題對比強烈的文字的分析與比較,深刻地領會到了民族精神的內涵,退讓、求和,軟弱、怯懦,不可能換來別人的尊重。只有擁有了“民族精神”的民族才值得尊敬。

第二組材料:

材料13:1937年8月,淞滬會戰(zhàn)爆發(fā)。從全國各地趕來的中國軍隊,以傷亡25萬人的巨大代價,奮力抵抗3個月,常常整連整營地戰(zhàn)死。美國總統(tǒng)特使埃文思·卡爾遜觀戰(zhàn)一個月后,致信羅斯??偨y(tǒng)說:“我簡直難以相信,中國人民在這樣危急的時刻是那樣齊心協(xié)力。就我在中國將近十年的觀察,我從未見過中國人像今天這樣團結,為共同的事業(yè)奮斗?!倍驮趲啄昵埃袊v國際聯(lián)盟代表顧維鈞陷入痛心疾首的境地。日本發(fā)動“九一八事變”時,關東軍不過萬人,中國駐東北的軍隊卻有25萬人。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不僅讓東北淪喪、生靈涂炭,還受到國際社會的鄙夷和嘲弄。當顧維鈞向各國代表逐個求援,得到的回答是:“你們自己都不抵抗,怎么能期望別人替你對付日本?”

——賈永、孫承斌《“這一天”,中華民族

浴火重生》②

材料14:然而,這場戰(zhàn)爭是以覺醒了的中華民族為對手的戰(zhàn)爭,不是以蔣介石政府為對手的戰(zhàn)爭,因此,即使汪精衛(wèi)投降,即使蔣介石本身也動搖,但中華民族的意志是不會動搖的,中日甲午戰(zhàn)爭,日俄戰(zhàn)爭和日德戰(zhàn)爭都是以政府為對手的戰(zhàn)爭,因此,打敗了敵軍,就挫傷了敵方政府的戰(zhàn)爭意志,變成日本的勝利,但在以民族為對手的戰(zhàn)爭,即使在個別的戰(zhàn)斗中戰(zhàn)勝幾百次,只要挫傷不了民族抗戰(zhàn)的意志,就不能成為全局的勝利。

——〔日〕井上清《日本歷史》①

問題:分析第二組材料,思考抗日戰(zhàn)爭與近代以來的戰(zhàn)爭有哪些變化和不同,呈現出這些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根據這組材料和所學史實說明劉亞洲先生的觀點:“南京大屠殺之前,中日雙方的戰(zhàn)斗還是勝負之戰(zhàn),南京大屠殺之后,雙方已是生死之戰(zhàn)。日本軍閥驚訝地發(fā)現,僅僅過去40年,這個大陸種群已經變得有些陌生了。甲午戰(zhàn)爭中,中國人只有兩種情景,一種是悲慘,另一種是非常非常悲慘。抗日戰(zhàn)爭中,這兩種情景改變了:一種是堅強,另一種是非常非常堅強?!雹?/p>

學生根據老師的點撥從多角度認識到抗日戰(zhàn)爭所體現的民族精神,第二個問題學生通過材料和所學,分析甲午戰(zhàn)后的各個政府對帝國侵華的反應與抗日戰(zhàn)爭的不同進行了對比分析,比如甲午戰(zhàn)后清政府簽訂了《馬關條約》,隨后又簽訂了《辛丑條約》,辛亥革命尋求帝國主義的“中立”,袁世凱與日本政府簽訂了二十一條等等,中國人的命運自然是非常悲慘,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預習導學列舉了正面會戰(zhàn)和敵后抗戰(zhàn)的主要史實,如在1938年打破敵人的計劃,將戰(zhàn)爭拖入了相持階段,論證了抗戰(zhàn)是以國共兩黨為主體,進行了全民族的抗戰(zhàn),絕不放棄,最終取得了抗戰(zhàn)的勝利,讓日本人看到了中國人的堅強,民族精神得到了彰顯。

設計意圖:這兩組材料的選取有三個考慮,其一是材料本身所起到的震撼性的效果,學生通過兩組對比強烈的材料多角度地認識到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內涵;其二是讓學生調動和運用已經具備的知識,運用分析、比較與歷史解釋的方法思考抗日戰(zhàn)爭與近代以來的戰(zhàn)爭有哪些變化和不同,認識到抗戰(zhàn)所形成的民族精神是近代中國在歷次反侵略戰(zhàn)爭中從來沒有達到的高度,進一步幫助學生認識到抗日戰(zhàn)爭是育成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階段。其三是抗日戰(zhàn)爭不僅使新的現代民族國家得以確立,而且在精神上獲得新生,在一定程度上抗戰(zhàn)的勝利就是民族精神的勝利,這個古老的民族開始了新的生命歷程。

抗戰(zhàn)勝利的意義,早已超出戰(zhàn)爭勝負本身。它不僅意味著,近代以來中國第一次取得抗擊外敵入侵的完全勝利,重新確立了中國的大國地位,而且意味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成為時代精神的象征,國家意識和民族認同成為國人心中永不傾倒的價值追求。在今天,這樣的民族認同意識還會繼續(xù)發(fā)揚光大,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起著重要的作用。

【作者簡介】朱華,中學一級教師,北京市古城中學歷史教師。

【責任編輯:王雅貞】

猜你喜歡
抗日戰(zhàn)爭勝利抗戰(zhàn)
堅持就是勝利
9月歷史大事記
我們家的抗戰(zhàn)
我們家的抗戰(zhàn)
堅持
勝利的手勢
抗戰(zhàn)音畫
孩子們的抗日戰(zhàn)爭
孩子們的抗日戰(zhàn)爭
抗戰(zhàn),在未被占領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