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是指文辭語意已盡處;讀是指誦讀文章時較為短暫的停頓。因此,明辨句讀是讀懂文言文的起點。閱讀文言文首先要學(xué)會斷句,斷句的基礎(chǔ)是基于對文章意義的整體理解。
一、抓虛詞,特別是語氣詞和連詞。虛詞主要起聯(lián)詞組句的作用。語氣詞常常用在句尾,表示不同的感情色彩,連詞多用在兩個句子之間,連接兩個句子或詞組,它們的位置往往是斷句的標(biāo)志。例如:《呂氏春秋·察今》中的一段: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時也時不與法俱在法雖今而在猶若不可法故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先王之所以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為法者人也而已亦人也故察已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與我同耳有道之士貴以近知遠(yuǎn)以今知古以所見知所不見故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魚鱉之藏也嘗一脬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diào)。
二、抓兩個相同詞的連用。文言文中兩個相同的詞連用,如果不是形容詞重疊,就往往從中斷開。例如《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孫臏嘗與龐涓俱學(xué)兵法龐涓既事魏得為惠王將軍而自以為能不及孫臏乃陰使召孫臏臏至龐涓恐其賢于己疾之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欲隱勿見齊使者如梁孫臏以刑徒陰見說齊使齊使以為奇竊載與之齊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
三、抓人物對話的起止。文言文中表示人物對話開始的標(biāo)志多有“曰”字,掌握這個特點,往往可以一目了然把對話部分和敘述語句斷開。例如《孟子見梁惠王》的一段: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yuǎn)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
四、抓句式的對比和對偶。古人作文講究行文整齊,特別喜歡用排比和對偶句式。例如《滕王閣序》的一段:
時維九月序?qū)偃锪仕M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于上路訪風(fēng)景于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云銷雨霽彩徹區(qū)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五、抓選項斷點不一致的地方。上面所說的四種辦法只能斷出整個篇段的基本輪廓,對于不容易斷開的句子,還要細(xì)心推敲每個詞語的意思,聯(lián)系上下文的意思及句式特點,既要瞻前又要顧后,才能確定出合適的斷句位置。例如2016年全國高考語文II卷: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承憲懷禍藏奸/窺覬儲貳且廣結(jié)術(shù)士之流/曩陛下重懲科場/冒籍承憲妻每揚言事由己發(fā)/用以恐嚇勛貴/簧鼓朝紳
B.承憲懷禍藏奸/窺覬儲貳/且廣結(jié)術(shù)士之流/曩陛下重懲科場冒籍/承憲妻每揚言/事由己發(fā)用以恐嚇勛貴/簧鼓朝紳
C.承憲懷禍藏奸/窺覬儲貳/且廣結(jié)術(shù)士之流/曩陛下重懲科場冒籍/承憲妻每揚言事由己發(fā)/用以恐嚇勛貴/簧鼓朝紳
D.承憲懷禍藏奸/窺覬儲貳且廣結(jié)術(shù)士之流/曩陛下重懲科場/冒籍承憲妻每揚言/事由己發(fā)用以恐嚇勛貴/簧鼓朝紳
本題斷點很多,但其中大部分?jǐn)帱c是一致的,考生先要排除這些斷點相同之處,再對比點不一致的地方。本題斷點不一致的地方有三處:一處是“窺覬儲貳且廣結(jié)術(shù)士之流”,此處關(guān)鍵要注意對“且”這個連詞的理解?!扒摇笔恰岸摇钡囊馑?,表明有進(jìn)一步的意思。連詞多用在兩個句子之間,連接兩個句子或詞組,它的位置往往需要斷句。這樣,就排除了A、D兩個選項。二處是“曩陛下重懲科場冒籍承憲妻每揚言”,此處關(guān)鍵是對“冒籍”的理解?!懊凹北疽馐恰懊懊斕妗?,是動詞。在這里動詞用作名詞,指“冒名頂替的人”,顯然要置于上句,而不能置于下句。如是,也就排除了A、D兩個選項。三處是“承憲妻每揚言事由己發(fā)用以恐嚇勛貴”,此處有兩個關(guān)鍵點:一是對“發(fā)”的理解,“發(fā)”是“揭發(fā)”,其主語是“事”,在“事”前必須斷開;二是“用”“以”均是目的連詞,同義復(fù)用,在其前應(yīng)該斷開。這樣就排除了B選項。故C項正確。
另外,斷句所解決的是句與句之間的大停頓,而在每一句之中小的頓挫和換氣,也涉及到對語義的理解和表達(dá),閱讀時同樣須要恰當(dāng)處理。這首先要學(xué)會斷詞;是詞,要作為一個整體來讀,不是詞不要他們隨便組合,硬把他們讀到一起。其次,要把句子的中心詞和連帶成分弄清楚,閱讀時在恰當(dāng)?shù)牡胤酵nD和換氣。
王之秋,教師,現(xiàn)居甘肅寧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