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小鹿
高中物理教學力求在掌握基礎理論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教學實踐中,物理教師不斷地學習和挖掘新的課堂教學方法,取得了顯著成效。
高中物理學習能力操作能力物理實驗一、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培養(yǎng)
都說“親其師則信其道”。在教學的過程中,師生之間的關系對于教學的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高中時期的學生正處于情感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追求民主、友好、和諧的學習氛圍,而對傳統(tǒng)的“管教式”教學模式則有較強的排斥心理。這就需要我們能夠注重師生之間教學關系的處理,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人格,相信學生、鼓勵學生,對于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采取“分層教學”,以便能夠使他們獲取不同程度的能力提升,同時也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在教學《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位移的關系》這節(jié)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機場跑道的長度是隨便確定的嗎?跑道的長度和什么因素有管呢?如果我們知道一架飛機降落時的速度以及勻減速的加速度,那么能不能算出能讓飛機安全停下來的跑道長度呢?通過問題情境的設計來激發(fā)學生的物理思維,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另外,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要重視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通過學習小組的創(chuàng)設來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有時候比教師的教學引導能夠更好的實現教學的目的。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最大的提升,學習興趣也得到了充分的激發(fā),其學習自主性也就得到了更好的體現。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
自主學習是一種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jiān)控的學習方式,主動性是自主學習的基本品質,它在學生學習活動中表現為“我要學”?!拔乙獙W”是基于學生對學習的一種內在需要。學生學習的內在需要,一方面,表現為學習興趣,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另一方面,表現為學習責任,只有當學生自覺地擔負起學習的責任時,學生的學習才是一種真正的自主學習。教學中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學生的認識沖突,借助問題和任務激發(fā)學習動機無疑是一個好的途徑,而由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是比較好的做法。學生會迫不及待地閱讀課本,想從書中找到答案,這樣學生就產生了自主學習的濃厚興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物理實驗是物理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支撐了物理學科的整體構架,為物理理論的建立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因此,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離不開實驗的指導。但是有些教師往往忽略了實驗的教學,不愿意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物理實驗的教學上,直接造成了學生重理論、輕實驗的后果。所以,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對物理實驗不重視的態(tài)度。首先,讓學生了解實驗。在做實驗前,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實驗的目的和意義,只有明確了學習的目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其次,讓學生動手實驗。實驗教學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動手實踐,學生在了解了實驗步驟之后,就需要自己親自動手操作,在實驗的過程中不能過于膚淺地把注意力集中于奇妙的實驗現象上,而應該認真地觀察,并完成實驗報告。再次,讓學生反思實驗過程,達到對知識的升華。學生應該對實驗的猜測、現象和紀錄進行熱烈的討論和思考,讓學生認識到實驗中的長處和不足,揚長避短,從而能夠不斷地追求物理實驗的進步。
四、學生的探究學習
探究學習就是學生通過對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一種科學的學習過程。在探究式的教學中,教師需要通過設置問題情境,通過實驗、調查、信息收集與整理,表達等交流活動,經歷探究過程,讓學生自主、獨立地發(fā)現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獲得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tài)度的發(fā)展。例如,在學習《電磁感應現象》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根據教材內在邏輯和人們認識事物的心理進程提出探究性問題:當通過回路的磁通量發(fā)生變化時,產生的感應電流的方向如何判斷?教師給學生提供相應的實驗器材,讓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探究,在現象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假說,由教師引導學生設計實驗驗證。
五、因材施教,搞好課后分層教育
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指導他們閱讀一些課外書籍,拓寬知識面。激勵他們多動手做一些課外實驗,多注意研究解決物理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也可以開展一些課題研究,還可以適當地做一些難度較大的題目。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學校開設的物理競賽小組、物理活動小組等等。對大多數學生,應給他們布置適量的作業(yè),以“跳一跳,夠得到”為基調,這是調動他們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既要留給他們必要的自主空間,又要提出具體明確的要求。
綜上所述,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今后塑造高科技人才提供了助力,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所倡導的一種學習模式,尤其像物理這樣探究性比較強的學科,有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楊世秀.小議高中物理課堂學生能力培養(yǎng)策略[J].現代閱讀,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