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論壇問卷調查中心
何為全球性大國
當被問及“在您看來,全球性大國有哪些標準”時,“在國際重大事項上具有發(fā)言權和影響力”“科技發(fā)達,擁有國際領先的技術”“經濟實力強,經濟總量規(guī)模名列世界前茅”“文化認同度高,價值觀具有全球傳播力”“軍事實力強大,擁有先進武器”“政治文明優(yōu)勢突出”位列前六位,得票率分別是71.05%、68.42%、62.11%、54.71%、46.47%和40.42%?!白匀毁Y源豐富”“人口眾多、地域廣闊”等則得票率相對較低,分別為26.58%和21.56%。在“您認為當今世界哪個國家是全球性大國”的調查中,美國以94.56%的得票率高居榜首,中國、俄羅斯、德國、日本等緊隨其后,得票率分別為90.17%、86.54%、62.28%和53.31%。
以上調查結果反映出:第一,全球性大國必須大而強,在某種意義上,強更重要。
第二,全球性大國必須軟硬兼?zhèn)洌泴嵙?、硬實力同樣重要。硬實力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科技上,經濟上,軍事上。在軟實力方面,一個國家的文化、價值觀能否被認同,政治文明是否具有突出優(yōu)勢,關系到一個國家在綜合國力競爭與博弈中所處的位置,關系到一個國家的對外吸引力和影響力。
第三,全球性大國必須內外兼修,在國際舞臺上具有廣泛的影響力。
中國作為全球性大國,已獲得國內民眾普遍認可。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fā)展,中國已經躍升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至2014年,中國GDP總量已近英國的4倍,德國的3倍和日本的2倍多。中國軍事實力已進入世界一流水平行列,其高科技裝備占全軍的比重雖少于歐美國家,但綜合戰(zhàn)斗力毫不遜色。中國以9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面積排名世界第三,版圖遼闊。橫跨歐亞、東接西太平洋、西接中亞,在亞洲大陸的地緣政治優(yōu)勢明顯。截至2014年底中國大陸總人口達13.6億,仍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調查結果顯示,中國作為全球性大國的十大關鍵支撐主要體現(xiàn)在:政局穩(wěn)定,社會和諧發(fā)展(占比90.33%);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共同面對全球挑戰(zhàn)(占比85.25%);經濟實力強,前景看好(占比83.47%);具有大國發(fā)展戰(zhàn)略與大國思維(占比80.12%);軍事強大,擁有核武器等現(xiàn)代化軍事裝備(占比78.62%);政治文明優(yōu)勢突出(占比75.81%);開放程度高,倡導“命運共同體”(占比69.33%);地大物博(占比62.67%);地緣安全,長期實行睦鄰友好政策(占比58.33%);人口眾多(占比40.26%)。
從以上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第一,國內政治穩(wěn)定是中國作為全球性大國最關鍵的支撐因素之一。
第二,在國際舞臺建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對中國獲得全球性大國認同極為重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共同面對全球挑戰(zhàn)”,正在作為一個對世界負責任的全球性大國,努力“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呼吁,無疑是中國作為全球性大國的關鍵支撐,也是世界歡迎一個崛起的大國的重要理由。
在“您是否認同中國在亞太地區(qū)的影響力( 0~5分,分值越高,認同度越好)”調查中,高達22.22%的調查者選擇了5分、27.78%的調查者選擇了4分、38.89%的調查者選擇了3分,僅有7.51%、3.60%的調查者選擇了2分和1分。同時,在“您是否認同中國已經成功塑造了負責任大國形象?(0~5分,分值越高,認同度越好)”調查中,17.51%的調查者選擇了5分、32.62%的調查者選擇了4分、30.04%的調查者選擇了3分,僅有16.21%、3.62%的調查者選擇了2分和1分。由此可見,中國已在亞洲地區(qū)建立了自己的大國地位,成為“亞洲地區(qū)性大國”,且中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已經深入人心。
第三,經濟實力是打造全球性大國的堅強后盾。中國經濟有巨大的潛能、回旋余地、內在韌性,增長動力源很多,發(fā)展后勁很足,完全有條件長期保持較高水平的增長。這也是受訪者認為中國“經濟實力強,前景看好”的重要原因。
第四,在和平與發(fā)展的時代主題下,大國思維和大國戰(zhàn)略是中國展現(xiàn)作為全球性大國應有之義。中國正在以開放心態(tài),與世界各國一道積極推動完善國際體系建設。
中國崛起還有哪些短板
面對當今國家社會紛繁復雜、勢力傾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是勢不可擋,但中國與世界強國相較,還是存在著相當程度的差距。在“成為全球性大國,中國有哪些短板,請選擇您最認同的選項”的問題調查中,“區(qū)域發(fā)展不平衡、城鄉(xiāng)發(fā)展不平衡等問題嚴重”(占比48.75%)、“法治體系仍不健全,法治現(xiàn)代化有待發(fā)展”(占比42.71%)、“中華文化傳播力和認同度還不太高”(占比35.63%)、“政府管理體制改革不到位”(占比24.06%)、“腐敗問題較為嚴重”(占比23.85%)、“與周邊鄰國存在領土爭端,存在不安全因素”(占比22.53%)、“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下行壓力大”(占比20.94%)、“中國外交的世界影響力還需加強”(占比18.13%),位列前幾位。從調查結果看出,中國的短板還有很多,自身遇到的很多問題都需要正視。
除此之外,中國還應當注重打造對外傳播話語軟實力。當被問及“您是否認同西方社會對中國迅速崛起充滿疑慮和擔憂(0-5分,分值越高,認同度越好)”時,44.44%的調查者選擇了5分、27.78%的調查者選擇了4分、22.22%的調查者選擇了3分,僅有14.02%、5.56%的調查者選擇了2分和1分。當前,隨著中國的崛起,外部世界,特別是西方國家對此頗有疑慮,“中國威脅論”就是其中一個比較典型的論調。在此背景下,中國如何消除國際偏見,糾正曲解誤讀,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構建中國話語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成為推進大國軟實力建設的首要之義。
(摘自《人民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