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雪梅
摘要:數學語言的培養(yǎng)對提高數學思維能力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我們在進行加強數學語言課題研究時,發(fā)現學生在課堂思維十分活躍,語言交流十分充分。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重視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這種現代數學教育觀的形成,使得在語文課堂中十分強調的語言訓練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日益受到重視。眾所周知,思維和語言是密不可分的,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是思維的工具,學生的認知過程和認知結構均需通過語言來表達。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案例從教師、學生、學習內容等三個方面闡述了自己的思考
關鍵詞:數學語言;教師;學生
要大膽地變數學課為“說話課”,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習慣,讓他們多說話。這就要求教師應為每個學生提供說的機會,要為學生的“說”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使學生的不同意見能夠得到充分的表達,互相交流、爭論,以形成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的廣泛的信息交流。因此,在教學中要根據課堂教學實際,注重課堂中的有機組合,充分激發(fā)學生興趣、培訓學生的數學語言、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教師在教學中對概念、法則、術語的敘述要準確,不能讓學生產生疑問和誤解。為此,在教學中要堅持做到:一是對概念的實質和術語的含義必須有個透徹的理解。二是必須用科學的術語來講解。教師的語言力求用詞準確、簡明扼要、條理清楚、前后連貫、邏輯性強,所以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素養(yǎng),通過教師語言的示范作用,對學生的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響。
一、在學生口頭表述中,訓練數學語言語言表達能力
為了使全體學生的數學語言都能得到訓練,在課堂中改變那些形式化的小組合作,靈活運用“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大組交流--練習評價”的訓練模式,在課堂教學中貫徹以 “語言訓練為主線、思維訓練為主體”的教學思路,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話要說、有話可說,并在積極的評價中,使學生說的熱情得到激發(fā),能力得到提高。
1、獨立思考。在討論前,小組成員先獨立思考,再分別說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傾聽,然后討論形成集體的意見,這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fā)展。
2、小組討論。在學生獨立思考初步感知的基礎上,由4~6人為一組的相互提問、相互幫助、共同商討,解決問題。并由該小組的小組長進行歸納整理,準備在大組交流,發(fā)表見解,小組長可以輪流交換,這樣在每節(jié)課中人人要說話,使那膽小的、口頭表達不好的學生能逐步提高。這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使學生非正式的口頭語言向非正式的書面語言轉化。
3、大組交流。學生在小組討論后,學習熱情處于高漲,教師也因勢利導,組織大組交流,為學生再次提供了交流信息,共同學習的機會,從而使信息渠道全面暢通,學生的語言表達逐步得到完善,也使他們的思維得到了一次升華。大組交流時,先由一組發(fā)言、匯報,其他各組作出評價和補充,必要時,組與組之間進行討論、爭辯。最后,師生共同對知識進行歸納,形成共識。
4、練習評價。課內練習是學生鞏固知識的必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檢驗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它在學生自練的基礎上,互相評議、互相批改,通過相互討論、相互評定來達到主動探索和共同提高的目的,在評議過程中,讓學生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有時出現了有代表性的問題,教師沒有急于直接講解,而是由全班討論來解決,再讓學生用規(guī)范的數學語言來表達,使其思維得到螺旋式上升。
二、在學科的不同內容中,發(fā)展了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數學語言表達是否完整、準確、簡潔而有條理。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在不同課型其說的培養(yǎng)側重點有關。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但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重視對學生說的培養(yǎng),而且在不同課型其說的培養(yǎng)側重點也不同。
1、在概念教學中重視讓學生說出本質。概念教學中教師重視了讓學生描述出概念的本質,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不但能說出定義、定理、公式、法則和性質的具體內容,更要說出概念關鍵詞句。而對于近似概念,則讓學生說出了他們的共同點與內在聯系和混淆之處。
2、在計算教學中重視學生說出算法。在計算教學中,加強算法教學,重視說的過程,既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計算方法,又能發(fā)展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 因此計算教學中教師重視了說的培養(yǎng),讓學生說算法、說運算順序、并要介紹自己的多種算法,以及優(yōu)化的理由。同時對于計算中的錯誤讓學生說出錯誤的原因及自己的看法,使學生的觀察力、注意力、思維能力也得到了同步的發(fā)展。
3、在幾何圖形教學中重視讓學生說出其特征。幾何圖形的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更能發(fā)展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因此,我們在幾何形體的教學中重視了學生說的培養(yǎng),讓學生通過討論、交流說出其特征及與生活的聯系;還重視了讓學生參與公式的推導過程,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口述公式的推導過程,把知識的獲取與發(fā)展數學語言有機結合起來,激發(fā)了學生對空間的探索欲望,抓住契機,發(fā)展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