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為作者在核電施工現(xiàn)場做設計代表期間所處理的相關問題的總結,部分問題是由設計原因造成的,對于核電廠的設計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倒送電;施工問題;設計
1 物項碰撞
碰撞問題是現(xiàn)場最常見的問題,不僅是倒送電區(qū)域,全廠各子項都存在這種問題。發(fā)生碰撞的一般是屬于不同專業(yè)的物項,如托盤和管道。此類問題的解決原則一般是:哪個移動起來方便移動哪個。一般是托盤讓管道,管道讓設備,但還是要根據(jù)現(xiàn)場空間情況、施工緊急程度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 圖紙問題
2.1 設計深度不夠
倒送電區(qū)域圖紙的設計深度遠不如核島。TC樓電纜豎井在圖紙上只給出了位置和尺寸,沒有給出固定方式,安裝公司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通過現(xiàn)場變更申請給出方案讓設計確認。這種處理方式非常方便,如果由設計人員在圖紙上畫出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
對于小三箱的固定方式,設計院的圖紙上都沒有給出。網(wǎng)控樓、220KV輔助開關站、6KV輔助配電間三個子項的墻體都是灰磚砌造,全靠梁和柱子承重。膨脹螺栓打進灰磚砌造的墻體無法打力矩。針對這種情況給出的方案是:30kg以下的箱子仍采用膨脹螺栓固定但不打力矩,用扳手擰緊即可;30kg以上箱子采用通絲螺桿固定,螺桿兩端加墊片。
穿管敷設的電纜路徑、感溫電纜路徑及電纜從主橋架進入盤柜的方式在圖紙上都沒有體現(xiàn),此類問題都是安裝公司通過現(xiàn)場變更申請確認的。
2.2 到圖時間晚
有些安裝圖紙是在土建施工完成之后才到,該埋的管沒埋,造成較大返工量。
2.3 專業(yè)之間溝通不夠
6KV配電間及網(wǎng)控樓0m的380V配電間、直流配電間都是沒有吊頂?shù)?,但空調室內機及燈具都是采用的吊桿安裝方式,非常難看。網(wǎng)控樓蓄電池間是有吊頂?shù)?,卻采用了吸頂式的防爆燈。說明電氣對土建吊頂情況是不了解的。這種問題如果發(fā)現(xiàn)的早,可以用FCR更換安裝方式;如果發(fā)現(xiàn)時設備都已經(jīng)采購了,已來不及更換,影響美觀。
GB廊道T4、T7、T10、D1段中間一路橋架設計時,未考慮廊道頂部的人孔及安裝孔,如圖1所示。這種問題修改起來還是比較方便,把立柱移到橋架對面。
TD廠房直流分配屏0LBM004AR底座尺寸為800×800mm,土建基礎預埋件間距為650×650mm,如圖2所示。墊鐵尺寸是150×150的,如果4塊墊鐵只放一臺柜子,650的間距是夠用的,但TD廠房是和二期遠景工程共用的,中間兩塊預埋件是共用的,只能對右邊兩塊墊鐵進行修補。
設計對設備信息了解不夠也會造成很多問題。網(wǎng)控樓蓄電池室的巡檢儀的監(jiān)控器裝在直流配電室,巡檢儀和監(jiān)控器之間及兩組蓄電池的巡檢儀之間的電纜敷設方式圖紙未給出,沒有提前埋管。巡檢儀是直流盤柜廠家自帶的,安裝位置及電纜連接都是廠家設計的,應該是廠家沒有向設計提埋管要求,導致埋管遺漏。解決辦法就是利用現(xiàn)有埋管。每組蓄電池有4根動力電纜的埋管通向直流配電間,將兩根動力電纜穿一根管,騰出一根管子給巡檢儀電纜用。
倒送電一階段區(qū)域室外安裝設備沒有考慮防雨要求。根據(jù)《小三箱技術規(guī)格書》對防護等級的要求,“安裝在常規(guī)島、BOP廠房內則為IP325;安裝在廠房室外則為IP655”。根據(jù)實際到貨情況,室外安裝的13個風機就地動力箱和室內的完全一樣,設計院沒有把小三箱的安裝位置信息提交給廠家。小三箱的生產周期還是比較長,為不影響調試還是把這幾個動力箱裝上了,并要求廣火制作防雨罩。如圖3所示。設計也發(fā)了改單,提高后續(xù)到貨動力箱的防護等級,對其替換。
6KV配電間室外的火災報警設備(聲光報警、手自動切換開關、緊急啟停按鈕、放氣指示燈)也是沒有防水功能的。這幾個設備都比較簡單,不帶電的情況下雨水不會導致其損壞,但目前不敢對其調試,只能等防水型設備到貨后替換。
2.4 產品選型問題
倒送電各子項的誘導式應急燈設計型號為YYD20-J100 32W,據(jù)廠家反饋這種型號已經(jīng)停產,最終更換為勞士L332 5W。L332是LED的,同樣的亮度更為省電。
2.5 設計經(jīng)驗問題
以網(wǎng)控樓380V配電間和直流配電間為例來說明供電方式的修改。TC網(wǎng)控樓一般是一臺空調就地動力箱給兩臺空調室內機供電,原設計供電方式如圖4所示,同一房間內的兩臺室內機由同一動力箱供電。修改后的供電方式如圖5所示。如果采用原供電方式,某一臺動力箱出了故障整個房間溫度會迅速上升,影響房間內機柜運行。如果采用修改后的方案,某臺動力箱出了故障,可以保證房間內至少還有一臺空調在運行,房間溫度不會升的太高,兩臺空調可以起到互為備用的作用,類似于核島的AB列供電。
這種設計思想能夠提高供電可靠性,設計時應有用電設備專業(yè)和電氣專業(yè)共同確定。
3 施工問題
3.1 土建施工誤差
綜合廊道墻面不平造成橋架托臂無法安裝。最初安裝公司采用加墊鐵方式處理,但槽鋼裝上之后發(fā)現(xiàn)平整度太差,很多地方需要加4塊墊鐵,膨脹螺栓打入深度不夠,如圖6所示。膨脹螺栓打入深度應該到色標記處才合格。
針對此問題由土建施工單位將立柱安裝處的墻面打磨平整。以前核電站綜合廊道橋架一般都是托臂直接通過膨脹螺栓固定在墻上,如圖7,對平整度要求較低。現(xiàn)在用的是如圖8所示的安裝方式。支架變了但圖紙中對墻面平整度要求在圖紙中沒有體現(xiàn),土建施工方仍按以前的方式施工。
圖8的做法和圖7做法相比,裝完之后質量肯定會更好一些。以前的GB溝墻面肯定也是不平的,直接在墻上裝托臂,同一列托臂不同層之間肯定會長短不齊。這種做法的缺點就是成本高了,對墻面平整度要求也高了。
現(xiàn)場實際情況一般不會像圖紙上那樣理想化,土建誤差造成的問題較多,從技術上無外乎加墊鐵和打磨土建結構。但這種問題往往涉及土建和安裝兩家施工單位,中間牽扯費用問題,一般由商務部門進行協(xié)調。
3.2 對標準理解有誤
根據(jù)GB50150-2006《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18.0.1/4條要求:電力電纜交接試驗包括金屬屏蔽層電阻和導體電阻比測量試驗,此試驗要求電纜兩端屏蔽層均引出。從輔變到6KV配電間 6KV開關柜的中壓電纜在進行此項之前,安裝公司已經(jīng)把電纜頭做好了。根據(jù)DL/T5161.5-2002第3章《電纜終端制作安裝》要求,單芯電纜金屬層一端接地,所以安裝單位在制作電纜頭時只將電源側(輔變側)電纜屏蔽層引出,負荷側(盤柜側)未引出。要想進行金屬屏蔽層電阻和導體電阻比測量試驗,必須將已經(jīng)做好的負荷側36個電纜端頭破壞掉,重新制作。
其實DL/T5161.5-2002對于電纜終端的制作只提到了金屬層一端接地,沒有明確指出引出線制作問題。引出線不僅僅是用來接地的,做試驗也要用。
4 結束語
文章列舉了核電現(xiàn)場倒送電子項施工中出現(xiàn)的物項碰撞、設計問題、施工問題,指出了設計過程中的相關注意事項。設計人員應加強和相關專業(yè)及設備廠家的溝通,確保不同部門之間設計信息的一致性。
參考文獻
[1]GB50150-2006.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S].
[2]DL/T5161.5-200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規(guī)程第5部分電纜線路施工質量檢驗[S].